APP下载

探析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

2019-12-02蔡红军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游戏教学初中体育培养

蔡红军

[摘   要]体育游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同时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友爱、互助、团结的精神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文章就体育游戏在培养学生团结精神中的优势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有效开展游戏教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体育;游戏教学;团结精神;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7-0026-02

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道德修养,培养团结互助的意识和精神品质,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当前很多初中生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同学之间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不知道互相帮助,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体育游戏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意识和精神品质,让学生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一、体育游戏在培养学生团结精神中的优势和作用

1.利用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结精神,教师要积极开展群体作业,引导每一个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增强学生参与感,激发学生责任感,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认识到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和团队意识。比如,足球是一项集体活动,要求参加足球运动的学生掌握基本的足球技能,如射门、停球、盘球、传球、带球过人、铲球等,在此基础上还要具备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保证配合默契,行动流畅。因此,在学习足球这项体育运动时,教师可以将学生以24人为一组分成两个小组,一部分人围成一个圆圈,另一部分人围绕圆圈进行带球训练,走“S”形路线。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再加大训练难度,围成圈的学生可以做起跳、转身、抢球等动作,一定要注意这些动作是假动作,不能触碰带球同学的身体,以免发生受伤情况。然后带球学生和围成圈的学生互换角色,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够最先完成带球训练。这样的集体活动正好符合集体体育运动项目的宗旨,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获得平等的机会,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同时还能激发其责任感。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会自觉遵守规则,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从而达到培养团队意识和团结精神的目的。

2.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品质

游戏过程中,学生会共同合作,齐心协力,互相接纳,流露心声,实现精神融合和情感一致,可以在无声无息中拉近与同学之间的距离,让友情更加牢固。其次,游戏活动的趣味性可以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学生自发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所以内心是轻松愉快的,从而能够收获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处在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思想开放,处于发展人际关系的最佳时期,而体育游戏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让他们之间的配合更加协调,促使友谊获得升华。在游戏中,学生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其乐融融,共同成长。体育游戏中拥有丰富的德育元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学生集体的团队游戏需要参与者拥有集体意识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品质,这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协作互助、团结奋进的意识和品质;学生的能力总会有强有弱,优势学生可以帮助弱势学生,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让学生之间关心互助,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和奋斗勇气。比如,体育游戏“救护伤员”中,每一名参与游戏活动的学生都需要扮演一个角色,肩负起角色的任务和责任,这种责任制约在道德规范中同样存在,可以起到引导学生行为的作用,对学生友爱、互助、团结优良品质的培养具有帮助。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多和学生交流沟通,给学生提供合作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以团队为单位思考、分析问题,尝试解决体育游戏中遇到的难题。另外,游戏过程也是学生释放自我情感的过程,在游戏,学生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和同学沟通交流中,感受游戏带来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3.用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取长补短”“抱团取暖”是团队精神的核心,每一个团队成员都要将集体荣誉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为集体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教师要借助体育游戏来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让学生明白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要为了集体荣誉去努力奋斗,从而打造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反向操练”的体育游戏活动,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反的动作,比如教师说“向左转”,学生就“向右转”,反之亦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活动,一名学生发出指令,相邻的小组成员根据指令做出正确的动作,要求快速反应,不能超过三秒钟。如果正确则由执行指令的学生向下一名小组成员发出指令,然后以此类推,中间若出现错误则重新开始,最后看一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游戏活动,并给予惩罚和奖励。为了集体的荣誉,学生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力求减少失误,缩短完成时间。通过这类体育游戏活动,学生更加团结,配合更加紧密,大大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二、开展体育游戏的几点策略

1.精心做好准备工作

教学之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布置场地、准备器材、排除不安全因素等,在讲解游戏活动时,应整理队形,集中学生注意力。讲解过程要简明扼要、描述到位、准确流畅,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明白具体规则并深刻牢记。必要时,教师应加强讲解和示范的有機结合,通过边示范边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要领。

2.合理进行分组分工

在组织游戏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游戏活动,有的活动需要引导员,有的活动需要进行分组,在选择引导员时,应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积极性。分组时可以采用固定分组、报数分组、队长选人等多种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不管采用哪种分组方法,都必须做到人数相同、实力相当、公平合理。

3.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游戏教学,帮助学生扬长避短,促使学生获得最大发展。我国古代的孔子就善于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为学生量身打造符合其身心发育特点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被总结为“因材施教、因人制宜”,旨在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提高与发展。这一教学方法不但是我国古人教学的结晶,也是现代教学中所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具有丰富的、重要的现代价值。实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起到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体力情况,如果运动量过大或不足,要及时调整策略,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4.游戏中做好指导监督

游戏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团结精神的培养和锻炼效果,教师要加强观察,了解学生的行为特征,发现问题及时修改游戏规则,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教师如果发现违纪现象,要及时制止,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合作游戏的顺利开展,最终达到理想的团结精神培养效果。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用团队的游戏方式激发学生的默契度,最终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精神。

[  参    考    文    献  ]

[1]  冯佳威.试论体育游戏与团结精神协调的策略[J].田径,2018(4):50-51.

[2]  刘福林等编著.体育游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3]  程大林.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J].青海教育,2018(Z1):51.

[4]  王柳絮.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方法和措施[J].新教育时代,2015(11):39.

(责任编辑 诺   依)

猜你喜欢

游戏教学初中体育培养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