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农村居民污水处理改造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9-12-02王智勇范振强帖靖玺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32期
关键词:因子分析影响因素

王智勇 范振强 帖靖玺

摘  要:在农村污水从零到一的背景下,大量的农村污水示范工程已经完成,但是闲置状况普遍,并且缺乏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但却鲜有学者对居民是否愿意进行污改进行调研,从而使得污改失去群众基础,因此文章调查当地居住者对污改的意愿以及影响因素,并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了解居民对污改的看法,从而为推行污改提供群众基础。

关键词:农村污水;改造意愿;因子分析;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9)32-0051-03

Abstract: With rural sewage increasing, a large number of rural sewage demonstration projects have been completed, but there many of them are idle, and there is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 from residents. However, few scholars have conducted research on whether residents are willing to carry out pollution modification, so that pollution modification has lost its support from the public. Therefor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willingnes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ocal residents to pollution modification, and carries on factor analysis through SPSS statistical software to know more about the attitudes of residents toward pollution reform, so as to provide a public basi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lution reform.

Keywords: rural sewage; willingness to reform; factor analysis; influencing factors

引言

随着我国近年来对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刻,我国逐步加大了对环境治理的力度。2017年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率分别超过60%和90%。然而在我国人口约7.6亿的农村居民及其所居住的200多万个自然村中的污水处理状况却不容乐观。其中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1]。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亦是农业大省,2017年末,常住人口9559.13万人,城镇化普及率为50%,农村居民众多,且河南省跨海河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河南省农村污水合理的处理和排放与我国水环境安全密切相关。

自2015年以来,我国相继推出新环保法、海绵城市、水十条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等环境政策,意在加强对农村污染的治理。同时农村进行相应的试点工程,但是试点工程的结果差强人意。北京市[2]、山东省[3]、辽宁省[4]、云南省[5]、湖北省[6]都普遍存在闲置、停运等情况,而农村污水处理示范工程较好的浙江省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7-9]。主要包括(1)农村污水设计标准过高;(2)建设费用过高;(3)农村居民对污水处理改造缺乏理解和动力[10-13]。河南省内贾鲁河[14]流域农村示范性污水处理工程也面临上述问题。农村污水的设计标准和建设费用的问题有学者进行研究,但是农村居民对污改的不认可和不理解却尚未有学者进行调研和解决。本文意在解决居民对污改缺乏理解和动力提供参考和建议,因此本文调查农村居民对农村污水改造的意愿并依此分析影响改造的因素,为政府提供适当的参考,从而保证农村居民在农村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根据河南省的流域的分布以及河南省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在河南省选取20个村落,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访问当地居民,共获18个县20个乡(镇)20个村的1102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問卷为1079份,有效率为97.91%。村落分布如图1所示。

1.2 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结合《全国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和农村居民个人对污水改造的意愿进行设计,调查问卷设计分为4大类23个问题,分别为基本信息、对污水改造态度及反对理由和对污水的认识及建议。

1.3 农村居民基本特征

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表1。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整体年龄在15~50岁之间(87.58%),文化程度普遍在小学到高中(73.21%)且大部分家庭以4-6人(68.77%)生活。农村居民生活用水习惯方面,半数以上的居民家庭(66.51%)日用水量在0-100L水之间,人均用水远远低于城市居民定额70-110L/(人·d)。34.94%农村居民的厨浴废水流向污水管网,其余65.06%废水通过直排汇入各种水体,56.81%居民家庭中仍然使用旱厕。综上表明,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基本特征迥乎不同,因此污水改造应切实符合农村居民生活特征,才能使得污改工程顺利推进。

2 农村居民态度分析

农村居民对污水的态度的评价采用李克特量表,将满意度分为很讨厌、较讨厌、一般、较不讨厌和不讨厌5个等级,并将满意度为“很讨厌”的态度赋值为5,“较讨厌”赋值为4,以此类推,“不讨厌”赋值为1,可计算出农村居民对污水态度的评分(表2)。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对街上污水横流态度的最终得分为3.46,不满意度高达69.2%,表明居民对污水有强烈的厌恶态度。

参考文献:

[1]王洪臣.探索农村污水治理的中國之路——浅议农村污水治理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J].给水排水,2018,54(5):1-3.

[2]李宪法,许京骐.北京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普遍闲置的反思(Ⅰ)[J].给水排水,2015(6):48-50.

[3]赵芳.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前景展望[J].临沂大学学报,2010,32(6):100-103.

[4]杜松林.当前辽宁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7).

[5]赵祥华,谷唯实,候娟,等.云南省农村污水处理现状与技术模式[J].环境科学导刊,2015(6):63-68.

[6]范先鹏,熊桂云,张敏敏,等.湖北省三峡库区农村生活污水发生规律与水质特征[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4):5079-5083.

[7]武璐,王浙明,何志桥,等.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长效管理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40(11):6-9.

[8]李伟国,刘建锋,梁师俊,等.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选用原则与处理模式[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25(5):81-86.

[9]卜岩枫,许月明,卓明,等.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及处理效果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36(6):106-110.

[10]杨晓英,袁晋,姚明星,等.中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与发展对策——以苏南农村为例[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5(2):183-188.

[11]曹蕾,陆继来,周军,等.江苏省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评价[J].环境科技,2015(1):24-27.

[12]赵挺.对苏南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J].污染防治技术,2012(4):1-4.

[13]王学华,苏祥,沈耀良.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太湖三山岛农村生活污水研究[J].环境科技,2012,25(1):38-41.

[14]何新生,刘小雪,孙震宇,等.河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C]//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猜你喜欢

因子分析影响因素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二胎概念股投资价值分析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新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