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之初探

2019-12-02羊琳

关键词:师生关系课件教学效果

羊琳

教学的效果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创建有效课堂。什么是有效的课堂?余文森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蒙受专家学者的启发后,我认为有效的课堂应该是这样的:一是完整、科学、易操作的课堂设计;二是教师富有激情;三是學生倾听思考;四是精讲精练,师生合作顺畅且高效。怎样才能构建有效的课堂呢?首先要反思找到自己课堂的低效行为。

1. 备课走形式,缺乏操作性。

初中知识较简单,教师们多忙于设计试题、检查听写批改作业,而不重视备课,缺乏“备学生”、“备方法”“探处理课堂生成问题的预案”这些必要环节,因准备不充分,导致上课随意性较大,教学过程进展不顺畅。

2. 课堂时间意识淡薄。

课堂的目标不是很明确,课堂进行很随意;教学环节衔接不自然 、不科学,逻辑性混乱,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师又费时重复,这种松散的状态下浪费课堂时间。

3. 雕琢课件,事倍功半。

多媒体课件能给英语教学与学习带来极大地方便,让许多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无法到达的时空形象化,让静止的事物动态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但过分强调课件,会让学生舍本逐末,分散注意力只关注课件形式而忽视语言内容,从而降低了教学效果。

认清了这些低效或无效的教学行为后,我们才能更好地构建有效课堂。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先谋后动,有效备课。

课堂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备课就是课前的准备,准备充分直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教学的目标一定要明确,设置的活动要促成目标很好的达成,而且要使得课堂教学过程的流畅,有逻辑性。

3.2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怎样导入新课、进行新授课、归纳总结、练习巩固及设计作业,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因此要善于根据课时特点来抓住重要,切忌“贪多嚼不烂”。比如8A Unit 6 I a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Section A Period 1时,所有的课堂教学始终围绕目标语言-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I want to be an engineer. —How are going to do that? —Im going to study math hard. 展开,先视频导入,呈现目标语言,用图片教新词,换词练句型,为听力扫除障碍,听后学生就目标语言进行说的练习水到渠成,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接着读含目标语言的短文,进一步输入重点。然后教师设境,举行记者采访两个的梦想,并记录关键词,接下来我和学生写文章Their dreams.最后通过明星自述理想规划升华课堂的思想教育。这节课教学效果很好。

3.3分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做后导,以做论导” 的原则,教师先只给予方法上的点拨,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给教师提供掌握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实际情况,为接下来的分层教学提供依据。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学生就有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堂课的教学效果。

3.4巧设活动,注重实效。

课堂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但什么样的活动是有实效的活动?首先,活动要围绕内容展开。每节课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课前一定先要理清思路,安排好让内容层层递进、使重点步步凸显、化难点各个突破的活动。其次,活动要难易适当。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关注好、中、差学生的各自需求,这样,学优生可以尽情表现,学困生也能根据所给的关键词讲上几句,不会产生“局外人”的感觉。再次,活动不要太具体,要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来激发创造性。

3.5精制课件,运用适度。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确为课堂创设了生动活泼的交际情景、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容量,但我们还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学的关键是钻研课本,做好课堂设计,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合理利用教学手段来达到教学的目的。适时、适当、适度地使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更好地培养与提高,才能不忘课堂教学的初心。

3.6全面了解学生,成就良好的师生关系。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很重要的因素。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只有教师主动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共性,更要洞察他们的个性;尊重、帮助、爱护他们;教师言传更要身教,自律,爱学习,让教师的人格魅力照亮学生成长的方向。

总之,只要我们把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精心做教育,始终把实效放在第一位,才能达到这样的一种境界:课伊始,情已生;课行中,情更浓;课虽终,情犹存。有效课堂也随之应运而生。

[1] 吴效锋. 新课程怎样教[M]. 沈阳出版社, 2002.

[2] 贾冠杰. 外语教育心理学[M].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

(作者单位:湖南省新宁县思源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课件教学效果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