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标准体系建设的思考

2019-12-02汪长明

教育与职业(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职业教育

[摘要]建设教育强国是新时代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在新的发展阶段最重要的建设载体是教学标准体系建设。在教学标准体系建设中要坚持“四个服务”的指导原则、“产教融合”的组织原则、“衔接有序”的体系原则和“动态调整”的机制原则。要有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和校级层面的专业和课程标准,有融通中职、高职和本科的体系化专业和课程标准,有相互联系、相互协同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师能力体系标准和顶岗实习标准。同时,要建设教学标准体系及实施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注重标准开发团队建设、流程建设、质量建设和制度建设。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标准;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汪长明(1963- ),男,湖北麻城人,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教授。(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的研究——以乌鲁木齐市职业教育集团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XJJC88000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9)22-0085-06

《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指出:“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建立健全对接产业发展的中高端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为此,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教育标准的分类、标准制定程序、标准体系框架、标准实施机制和标准管理机制。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时代,内涵和质量是职业教育建设与发展的核心目标,产教融合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平台,内涵质量建设和产教融合体系建设的重点和关键则是标准体系建设。要建立基于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类型、层次相互衔接相互融合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

一、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标准建设的原则

1.“四个服务”的指导原则。職业教育的标准建设首先要树立“四个服务”的指导思想,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在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人民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教育,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教育。将“四个服务”的需要体现在职业教育各种层次的标准体系建设中,体现在标准的目标及内容中,体现在标准实施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

2.“产教融合”的组织原则。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企业发展为宗旨,以提升就业质量为目标的教育类型。其标准制定及建设要突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本质规律,将行业企业评价从业人员的方式和方法有效融入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中,在各类标准的人才培养规格中能够反映产业技术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产教共建是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建设的灵魂和核心,是产教深度融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①通过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将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和新理念融入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之中,反映到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中”②,形成“夯实基础、规范训练—强化技能、能力养成”③的企业实训、素质提升的培养模式,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符合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3.“衔接有序”的体系原则。职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形成中职、高职、应用技术型本科相衔接,与普通教育相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其标准体系建设中,要建立衔接有序的教学标准制定流程及阶段性的标准,建立中职、高职、应用技术型本科相衔接的专业教育标准和课程标准,建立与普通教育相融通的知识及素质标准体系。在其教学标准建设中要充分体现“能力体系递进、目标体系沟通、内容体系衔接、实施体系完备、评价体系分级”④的原则,中职教育应突出职业基本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应突出基层岗位操作技能,其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将设计、规划、决策转化为现实产品;本科教育应突出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强调专业领域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以及解决复杂工艺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文化通识课、思想政治课、专业核心课、专业素质技能拓展课等相衔接相融通的教学标准体系,建立区域内相近专业、不同培养层次的各类课程之间的教学标准衔接和融通体系。

4.“动态调整”的机制原则。行业企业技术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变革、经营理念的发展都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建设带来影响,建立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使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时刻反映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现实状态和未来发展的趋势。要建立调研分析、教学研究、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开发机制,从“标准—计划—培训—教学—管理—评价”整体建构职业教育标准运行体系,建立定期研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的机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的生命在于实施,标准的权威在于实施。标准从文本走向实践是一项协同推进、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是职业教育教学标准持续改进的过程。

二、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标准的体系建设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按照适用范围可分为四个主要等级,即国家标准、区域标准、地方标准和学校标准,一般情况下主要有国家标准、区域标准和学校标准。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是基本的标准,它界定某一专业类别的基本人才培养规格;区域专业教学标准是针对区域行业人才需求而确定的区域性基本标准,它界定某一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是针对某一类型企业某些特殊岗位群的人才培养规格。

1.国家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是基本标准而非最高标准,它重点解决国家统一性与地区学校的多样性、差异性、灵活性之间的矛盾,体现了对某一专业类别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具有指导性、长期性和相对稳定性。因此,国家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是以专业大类而不是专业为基本类别进行开发,是以模块而不是课程为基本单元进行开发,是职业院校校级专业教学标准制定的重要依据。国家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要想真正落地,各地区各职业院校就要依据国家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研究和探索建立具有区域特色、地方特点、学校特色和行业特色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

2.省级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地方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和职业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要依据国家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及相关文件要求,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产业结构、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职业学校布局结构,“依照国家层面对于专业教学标准的规定,制定省级层面的专业设置、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相关标准,形成省级层面的特色”⑤。省级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是对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再创造、再加工,形成更加清晰、明确和各职业学校特色更加鲜明、体系更加完备的专业教学标准。它界定了专业层面的基本人才培养规格,为区域各职业院校特色发展明确了办学定位和方向。省级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是详细描述职业教育某一专业所面向的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专业实施条件等的规范性教学文件,它对区域内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等不同阶段所预期的教育结果有一个整体构思,明确了职业教育不同学程阶段学生应具有的基本职业素养和基本职业技能。

3.校级层面的专业和课程标准建设。各职业院校在明确了各自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专业教学标准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本校专业服务的行业企业类型和培养的岗位群。在产教融合办学机制下,研究服务行业企业对未来技术技能人才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及学生对职业教育的预期希望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明确和完善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培养规格、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体系等。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校企共同研制专业教学标准、核心技能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和教师职业素养及能力标准,并对制定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是否落实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体系的要求进行评价。校级层面的专业和课程标准要准确及时反映当地行业企业的制度文化、生产文化、环境文化,让学生在校内体验到真实的实践操作和职场氛围,最终达到能力培养标准化、教学环境职场化、教学内容应用化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目标。

三、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标准的内涵建设

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工程,它既有职业教育层次之间的衔接,又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既有国家的基本标准,又有区域和学校的特色标准。就某一职业院校的某一专业群来说,其专业教学标准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协同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师教学标准和学业评价标准四个核心要素构成的,是与其他层次职业教育协同研究与系统化培养的结果,是一个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的成果,是规范职业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

1.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学校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是对一个专业培养目标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职业能力和劳动态度的精准定位,是课程框架及目标、课程内容及设置、教学实施要求等专业教学要素的制度化规定。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框架下,单一职业院校很难完成高质量的专业教学标准建设,需要在区域职业教育集团的框架内,明确区域内职业院校相似、相近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以及某一专业中职、高职、本科衔接的不同人才培养定位。在此基础上,建立由行业企业专家、中职骨干教师、高职骨干教师、本科骨干教师、职业教育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团队,對服务行业企业的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对服务行业企业不同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行为能力的要求进行精准的研究及分析,确定不同技术等级岗位群对思想品德、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行为能力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中职、高职、本科各阶段专业人才培养在思想品德、文化素养、职业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具体规格及学生掌握内容标准的程度和认定标准,使中职、高职、本科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上形成初级、中级和高级相衔接,培养规格体系化的专业教学标准体系。

2.课程标准建设。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建设同样也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建立由中职、高职、本科专业课程教师,基础课教师,企业技术骨干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专家组成的课程标准建设团队,确立以思想品德教育为目标,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导,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以突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落脚点的课程建设原则,对中职、高职、本科各阶段不同课程教学的学生思想行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情感学习进行精准的行为定位,在此基础上策划“设计与规划学习活动”“教学与辅助学生学习”“对学生学习给予评估与反馈”“创设学生参与的学习环境”及“学生学习有效性的行为评价”。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的核心:一是建立基于学生思想行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情感学习等领域能力递进一体化的可测量、可观察的行为评价指标体系。例如,某一知识的学习就有“概念化→理解→应用→评价→综合”五个层次,这些层次的知识学习目标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及学习行为特征,在中职、高职、本科衔接课程中分别得到体现。二是建立基于学生行为表现的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标准。课程评价标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课程学习后学生在课程学习、企业实践及校园表现的基本行为特征;二是学生依据自身学习习惯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在教师指导下制定自身素养和能力的学习目标。因此,课程学习效果评价采用“共性+个性”“过程+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模式。教学活动设计则依据任课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能力,由任课教师自行创新、策划与设计。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建设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结果、一个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结果、一个教学实践及创新的成果。

3.专业顶岗实习标准建设。顶岗实习的标准建设一定要基于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顶岗实习标准的基本要求和地方企业生产的实际,在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下,确立学校特色可操作和可评价的顶岗实习标准,其内容要有明确的岗位类别、实习目标、时长要求、实习条件、实习内容、实习成果、考核评价和实习管理。学校层面的顶岗实习标准要有区域和学校的特色。在教育部颁布顶岗实习标准的基础上,要更加明确、更加具体、更加精准,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顶岗实习标准之中,建立每学年修订完善专业顶岗实习标准的机制。顶岗实习标准建设的质量取决于高质量的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和课程标准建设,顶岗实习标准最为关键的是校企合作确定顶岗实习培养的职业素养目标、能力目标、行业文化目标和行业规范目标。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提出的“六个下功夫”以及“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细化落实到顶岗实习目标和考核评价中,建立“顶岗实习标准”行业企业审核机制,使顶岗实习成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学的实施方案。

4.教师能力体系标准建设。新时代,“立德树人”是我国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院校教师能力体系建设中最重要的是政治素质建设,核心是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由于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职业院校的教师还应具有理实一体教学能力、专业实践技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一带一路” 倡议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这就需要新时代的高职教师具有“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校企合作和实施能力、技术研发与推广能力、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与技术应用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⑥,而行业企业的从业经历和企业技术研发推广经历是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们要针对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制定不同课程类型教师的能力标准体系,即理论课教师能力体系标准、理实一体化课教师能力体系标准和技能实践课教师能力体系标准。同时,我们要针对教师能力发展的五个阶段,分别制定不同阶段教师的能力体系标准。

四、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标准的运行机制建设

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标准建设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最重要、最复杂的一项质量工程,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必然成果,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标志性特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标准建设必将促使职业院校形成适应产教融合的教学运行管理体制和机制。在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标准建设中,要形成新的开发理念与原则、新的组织架构及主体、新的内容框架、新的开发技术与方法、新的认证与修订程序和新的质量认定标准。

1.标准制定的团队建设。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标准建设是一个涉及行业产业、职业院校和教育行政管理的系统性工程,其建设团队人员构成及人员素质能力对标准的建设及开发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成员应由多个企业的技术骨干、多所中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和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开发专家组成。企业技术骨干应该对岗位工作任务及流程有清晰的认识和见解,对岗位未来发展趋势有深入的研究,有技术研发的成果;骨干教师应具有企业工作经历、课程开发建设经历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经历;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开发专家应有实际开发应用的专业和课程标准建设的成果。团队成员应该保持基本的稳定,建立年度定期研讨的机制和时时交流探讨的平台。

2.标准制定的流程建设。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标准建设一定是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建设成果。第一步是在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内确定各自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形成区域内职业院校合理布局和专业设置;第二步是依据办学定位和中高本一体化培养方案,确定团队建设成员;第三步是深入研究服务行业企业产业链、技术链和人才成长链的内涵及规律,完成行业企业不同岗位的人才能力标准体系建设;第四步是依据行业企业人才能力标准,同时系统研究中职、高职、本科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定位及规格,研制相同或相近专业中职、高职、本科衔接的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第五步是各中职、高职、本科学校在确定的专业教学标准前提下,研制衔接有序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评价标准;第六步是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对标准实施的效果进行研究和评价,不断完善专业和课程建设标准。

3.标准制定的质量建设。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标准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各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因此,衡量标准制定的质量评价指标有两个:一是开发的专业课程标准是否将行业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对应的品德、知识、技能、职业素养、行为特征、劳动观念等有效融入教学实践之中,是否侧重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过程、结果与能力发展的程度及实施的时效性、有效性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评价,是否能够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水平及达标状态。二是是否形成了中职、高职、本科相衔接,体系化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機制;是否通过系统的职业教育标准建设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标准建设最重要的一环是建立专业和课程标准认定机制。各职业院校依据专业和课程标准,协同社会职业教育中介机构,建立具有本校质量特色的专业和课程标准的认定标准,通过社会职业教育中介机构定期对专业和课程标准建设的质量进行评价及诊断。

4.标准制定的制度建设。各职业院校要针对新的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标准建设制定有保障的制度体系,包括标准制定的调查论证、标准制定人员构成、标准制定流程、标准认定、标准实施及应用、标准质量评定、标准修改及完善、标准文本要求、标准制定经费支出规范等,使标准建设成为各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建立标准建设的研究机制,“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专业建设机制;对标行业、产业先进技术和标准,研发一批具有中国特色、院校特征且被国际认可的专业教学标准”⑦。通过标准建设的实践研究和实证研究,逐步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创新、改革和发展。

在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者要转变观念,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党在新时代的教育方针及政策,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建立类型教育为宗旨,深化产教融合,实现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建立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和高质量就业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持续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

[注释]

①李东江.共建教学标准是产教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J].江苏教育,2018(4):41.

②⑤胡茂波,王思言.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的价值诉求与实施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8(10):25,27.

③赵有生,姜惠民.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55.

④冯志军.加强教学标准建设深度推进课程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8):65.

⑥刘蓓,汪长明,供给侧经济发展模式下职教师资能力体系建设初探[J].机械职业教育,2017(2):56.

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1.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Z].2017-09-24.

[2]鲁武霞.职业教育的阶梯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徐国庆.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J].职教论坛,2017(30):1.

[4]姜霞.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对接职业资格标准研究[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7(10):52-56+71.

[5]邓红军,李若淳,孙元飞,等.基于标准化视角的优质高职院校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学术研讨,2018(8):118-123.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的通知(教社科函〔2019〕10号)[Z].2019-04-17.

[7]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教师〔2016〕10号)[Z].2016-10-28.

[8]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Z].2019-01-24.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职业教育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部出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
关注课堂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