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班组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9-12-02张亚运
□张亚运
一、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大容量、高效、环保的新型交通方式,对于缓解交通拥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我国城轨行业发展迅猛,截至2018年,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在建线路达202条,总里程达5520.9km,车站3,447座,投资额高达37,175亿元。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人才缺口,尤其是运营类专业人才。
班组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最基本单元,班组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运营安全、组织效率以及企业形象,并且班组管理对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此大环境下,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城市轨道交通班组管理》属于城运专业的拓展类课程,该课程授课学时共计44课时,其中理论讲授占22学时,课内实训占22学时。
二、课程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班组管理》是一门兼具理论、实践应用的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包括管理认知、人际交往技能开发、班组内、外部管理等内容,知识点丰富。其课程目标为:掌握管理学基础知识;熟悉有效管理的各类方法;掌握班组内部管理的各项措施;熟悉班组外部管理的要点,尤其是公共危机的应对处理。
由于是在新建专业的基础上开设,结合目前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该课程存在以下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课程积累不足。随着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该课程于2018年才开启首轮教学任务,课程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以及可供参考的教学经验。
(二)缺乏优秀教材。该课程在国家教材库中教材数量很少,且有关教材出版时期相对较早,对我国地铁运营管理的现状不能很好的相适应。
(三)教学方式不够丰富。由于专业起步晚,课程开课时间短,授课教师多以年轻教师为主,在班组管理方面的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课程的考核方式多以卷面考核为主,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改革
综合考虑各个因素,结合高职教育注重实践操作的特点,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研究,具体研究思路如下。
为更好地适应行业实际要求,拟采用行动导向法来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从城轨企业对运营班组的实际要求入手,通过到企业调研、咨询行业内的专家或资深人士等方法来确定学生在班组管理方面所需要掌握的技能,从而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
根据目标要求,提出以锻炼学生班组管理能力为目标的学习项目与学习任务,每个教学任务均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方法,以线上的移动教学助手作为辅助,多角度、全方位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教学改革技术路线图
通过企业调研,总结出该课程需要培养的职业能力如下。
(一)有效沟通能力。理解领导理论、激励理论;掌握沟通的概念;理解沟通在城市轨道交通班组管理中的重要性;熟悉有效沟通的障碍;掌握实现有效沟通的方法。
(二)人际交往能力。熟悉班组长的有效沟通方法;具备有效倾听的能力;能够及时从班组成员获得反馈的能力;理解不同的冲突类型;具有处理不同类型冲突的能力。
(三)班组内部管理能力。熟练处理班组日常业务的能力;熟悉车站的各类台账,了解不同台账的管理流程;掌握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理论;熟练解决班组内的安全隐患;熟悉员工考勤管理理论;理解企业文化,并有进行班组文化建设的能力。
(四)班组外部管理能力。掌握公共危机的应对措施;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其他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流程。
根据行动导向法教学的特点,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构建该课程的学习项目,如表1所示。
表1 学习任务表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并更全面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该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放弃了传统的只有期末考试的单一评价模式,增加了过程性考核,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评分模式,适当减少了期末考核所占比例。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突破口,在传统纸质作业的基础上,辅以适当的信息化线上练习(例如知识竞赛、情景模拟、桌面推演、实地调研等)。教师可根据学生在学习网站、学习APP上的表现,综合线下作业成绩,对每位学生进行更为全面的评价,也可对每位同学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四、结语
在学院“校企融合,学工交替”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将该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与行动导向法结合起来,通过与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和高科技公司合作开发实训项目,使得教师教学能力与实践指导水平大幅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有显著提升,能够更好更快地完成由学生到员工的转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有明显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