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用公共建筑防火构造检查实践与分析

2019-12-02广

山西建筑 2019年21期
关键词:防火门楼梯间吊顶

杨 广 平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随着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建筑工程高度、功能和规模也日益变化,保证建筑防火安全可靠使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建筑防火检查的作用也在日益显现。相关消防方面的社会制度改革也在进行中,2018年3月21日,消防职业化改革,国务院改革方案通过提案,公安消防部队转制,与安全生产、武警森林等应急救援队伍一并作为综合性常备应急骨干力量,由新组建的应急管理部管理;2018年10月9日,公安消防部队正式移交应急管理部消防局;2019年4月23日,修改新《消防法》公布,其中第十一条明确消防设计文件报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第十三条明确向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申请消防验收或备案。在此背景下,现就模拟走进一幢民用公共建筑,对其进行防火检查实践展开分析。

模拟公共建筑情形描述:某市一幢电信大楼,地下2层,地上12层,局部13层为电梯机房。屋顶为平屋面,女儿墙高1.2 m;室内外高差0.6 m,地下各层层高均为5.4 m,地上1层为展览厅,层高5 m,建筑面积7 600 m2,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2层为展览厅,层高3.9 m,建筑面积7 600 m2,划分为两个防火分区;3层~12层为办公,每层建筑面积1 200 m2,层高3.9 m,电梯机房3 m,建筑面积300 m2。检查中发现3层一个房间吊顶采用不燃材料耐火极限0.15 h,走廊墙体厚度240 mm,墙上设置暗装式消火栓箱800×650×240;地下楼梯间没有防烟前室,外墙保温材料为A级无空腔结构,该建筑内消防设施配置全部符合规范规定。

该建筑物立面图见图1。

1 建筑分类

建筑分类是民用建筑防火检查的基础,在建筑分类明确的基础上再进行耐火等级判定及后续的其他防火检查。

民用公共建筑,根据计算建筑高度可以分为单多层、高层(一类高层和二类高层),注意宿舍、公寓应符合公共建筑的规定。

建筑高度的计算,起算点为室外地坪标高,计算方法有5种:1)坡屋面时取檐口和屋脊的平均高度;2)平屋面时不计算女儿墙的高度;3)平屋面和坡屋面同时存在,有多种形式的屋面时,取最大值;4)台阶式地坪建筑,符合有防火墙分隔、各自独立安全出口、沿两个长边或尽头式消防车道三个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分别计算建筑高度;5)局部突出屋顶的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不计入建筑高度。

建筑高度经计算确定以后,进行建筑分类,分别分为单多层、高层(一类高层和二类高层):h≤24 m(或h>24 m单层)为单多层;h>24 m(有5种情况:1)高:h>50 m;2)胖:h>24 m有一楼层建筑面积S>1 000 m2的商、展、电、邮、财和其他功能组合;3)重:医疗、重要建筑、独立老年人照料设施;4)省级及以上电视、防灾、电力调度;5)藏书大于100万册图书馆),除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外的其他为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检查情况分析:根据以上方法,计算该建筑高度,对第一种情形进行分析:女儿墙不计算建筑高度,对第二种情形进行分析:局部突出屋顶的电梯机房建筑面积与屋顶建筑面积比值为245/980=0.25=1/4,没有大于1/4判断为不计入建筑高度,故建筑高度确定为室外地坪标高到屋面的高度0.6+5+3.9×11=48.5 m;结合建筑使用功能逐条对照是否符合一类高层的5种情况,发现h>24 m有一楼层建筑面积S>1 000 m2,所以判定该建筑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对建筑分类进行综合判定,做好最基础的,也是防火检查工作的第一步。

2 耐火等级

一类高层建筑、地下室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二类高层和单多层重要公共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不同的耐火等级由建筑相应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根据建筑分类确定建筑耐火等级,并对建筑构件进行耐火等级(燃烧性能+耐火极限)检查,检查依据如下所述。

一级耐火等级全部为不燃,二级耐火等级除吊顶为难燃外,其他全部为不燃。

以楼板为基准数据进行分析,一级耐火等级楼板为耐火极限为1.5 h,楼板、屋顶承重构件、疏散楼梯数据一样,原因是均为垂直方向分隔构件;数据开始递增2次,梁支撑楼板,加0.5 h为2 h;柱支撑梁,再加1 h为3 h,承重墙与柱数据一样;防火墙全部为3 h;上升至3 h后数据开始递减3次,楼梯间和前室的墙电梯井墙单元墙分户墙减1 h为2 h;疏散走道两侧的墙、非承重外墙再减1 h为1 h;房间隔墙再减为0.75 h;吊顶不燃0.25 h。

同样道理,二级耐火等级楼板(疏散楼梯、屋顶承重构件)1.0 h→梁(↑0.5)1.5 h→柱和承重墙(↑1)2.5 h→防火墙3 h→楼梯间和前室的墙电梯井墙单元墙分户墙(↓1 h)2 h→疏散走道的墙非承重外墙(↓1 h)1 h→房间隔墙(↓1/2)0.5 h→吊顶难燃0.25 h。

特殊情况:h>100 m,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 h。

放宽条件,共3条:1)二级耐火等级吊顶采用不燃材料,耐火极限不限;2)二级耐火等级多层(h≤27 m)住宅采用预应力楼板,耐火极限由原来的1 h,降到0.75 h;3)二级耐火等级的房间隔墙可以采用难燃0.75 h,原规定为不燃0.5 h;房间S≤100 m2时,房间隔墙可以采用难燃0.5 h或不燃0.3 h。

加强的条款,有2条:1)二、三级耐火等级的门厅、走道的吊顶应采用不燃材料,即顶A;2)三级耐火等级老、小、医、教(中小学)的吊顶采用不燃或难燃0.25 h(原来三级吊顶为难燃0.15 h)。

检查情况分析:根据建筑类别对应的规定耐火等级,一类高层应为一级耐火等级,但检查中发现3层一房间吊顶的耐火极限0.15 h不符合要求,应不小于0.25 h;检查中发现走廊消火栓箱体安装方式不符合要求,也就是箱体应安装为半明半暗,保证箱体后面有砌体,保证疏散走道两侧采用墙体分隔,耐火极限不小于1 h。

由以上方法和依据可以判断各种建筑构件是否满足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3 防火分区

对防火分区划分的合理性和面积正确性进行检查。

防火分区面积:高层1 500 m2,单多层一二级2 500 m2,三级1 200 m2,四级600 m2,地下500 m2(设备用房1 000 m2),设置自灭火增加1倍。注意:裙房的防火分区按照单多层确定(条件是裙房与高层主体防火墙分隔)。

放宽条款:前提条件有4个:1)一二级;2)功能是商店营业厅、展览厅;3)设置自灭火和自报警;4)不燃或难燃装修;有3条放宽:a.在高层内时,≤4 000 m2;b.在单层建筑或仅在多层的首层时,≤10 000 m2;c.在地下室时,≤2 000 m2。

人防中防火分区最大面积不大于500 m2,丙类2项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300 m2;丙类1项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150 m2,设自灭增加1倍。特殊情况:1)营业厅、展览厅设置自报、自灭、A级装修,最大防火分区不大于2 000 m2;2)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防火分区不大于1 000 m2,设置自灭火也不能增加。

检查情况分析:该建筑地上1层展览厅7 600 m2,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是不正确的,因为放宽条件的第2)种情形明确说明是展览厅仅在多层建筑的首层才能放宽到10 000 m2,而该建筑为一类高层,所以防火分区面积只能根据放宽条件的第1)种情形放宽至4 000 m2,1层展览厅至少应划分为两个防火分区。同理判断2层划分为两个防火分区是正确的。

4 防火分隔

对防火分隔部位进行检查,检查是否进行分隔,耐火极限是否符合要求。

对分区分隔进行检查:1)地下室楼梯间: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高差大于10 m或3层及以上地下室采用防烟楼梯间,其他采用封闭楼梯间,地下室楼梯间应在首层采用不大于2 h防火隔墙分隔并应直通室外,开门采用乙级防火门;2)总建筑面积大于20 000 m2的地下商店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2 h楼板分隔,相邻区域连通采用防烟楼梯间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3)高层住宅与非住宅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2 h不燃楼板分隔。

对防火分区内的功能分隔进行检查:都是不小于2 h的防火隔墙,如变压器室之间、变压器与配电室之间。

对防火门进行检查:1)防烟楼梯间的门除作为20 000 m2地下区域连通功能是甲级外,其他都是乙级防火门;2)设备用房全是甲级防火门,消防控制室是乙级防火门(人防中是甲级);3)剧场、电影院、礼堂采用甲级防火门;4)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甲级防火门。

对防火门开启方向进行检查:1)每个房间人数不大于60人且每樘门疏散不大于30人,开启方向不限;2)设置在变形缝处的防火门,应设置在楼层较多的一侧,保证门开启后不跨越变形缝。

对防火卷帘进行检查:防火卷帘的宽度:除中庭外,防火分隔部位不大于30 m时,卷帘宽度不大于10 m,防火分隔部位大于30 m时,卷帘宽度不大于该部位宽度的1/3,且不大于20 m。

对防火分隔设施进行面积测量:1)防火隔间:a.建筑面积不小于6 m2;b.甲级防火门;c.门的距离不小于4 m;d.装修A级。2)避难走道:a.3 h隔墙+1.5 h楼板;b.防烟前室使用面积不小于6 m2;c.甲门+乙门;d.装修A级。3)防烟楼梯间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小于6 m2,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时不小于10 m2。

检查情况分析:地下室楼梯间没有设防烟前室,说明是封闭楼梯间,经计算该建筑物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高差为:5.4+5.4-0.6=10.2 m,满足高差大于10 m,而根据以上判定依据,应设置防烟前室,改造为防烟楼梯间。

5 外墙保温

无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1)人密场所的建筑为A级;2)除住宅和人密场所的建筑:a.建筑高度h>50 m为A级;b.建筑高度24 m24 m为A级;b.建筑高度h≤24 m为B1级。外墙保温材料采用B1,B2级时,除夹心墙(50 mm不燃材料保护)外,每层设防火隔离带,高度不小于300 mm,屋面与外墙设不小于500 mm的防火隔离带。建筑外墙装饰层:h>50 m为A级;h≤50 m为B1级。检查情况分析:外墙保温材料为A级,符合规范要求。

6 结语

以上通过模拟建筑物,从建筑分类、耐火极限、防火分区、防火分隔、外墙保温五个方面对民用公共建筑防火构造检查实践与分析,在体现检查内容表述简洁化的论述下,实现了防火技术检查的串联性和逻辑性,对日常防火检查工作具有一定的应用服务价值。

猜你喜欢

防火门楼梯间吊顶
客厅的中央空调装在哪个位置更合适
楼梯
更正
浅析防火门在消防监督检查中的问题与管理策略
地下疏散楼梯间防烟设计探讨
防火门在消防监督检查中的常见问题及产生原因
吊顶式冷辐射空调施工技术
浅谈防火门
楼梯间 要小心
简洁杉木装饰吊顶 打造高雅自然居室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