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2019-12-02高玲
高 玲
(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4)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可出现低氧血症,导致神经系统和脑组织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病情严重时甚至可造成中枢性呼吸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医护人员应首先准确评估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病情,然后采取相应的抢救护理干预措施,以尽量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挽救患者的生命[2]。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早期护理干预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内七科就诊的4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11~73岁,平均年龄(31.45±2.76)岁;昏迷时间2~34 h,平均昏迷时间(9.73±1.24)h;中毒程度:轻度7例,中度10例,重度4例。对照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10~74岁,平均年龄(32.54±2.63)岁;昏迷时间2~35 h,平均昏迷时间(9.28±1.35)h;中毒程度:轻度8例,中度10例,重度3例。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将患者搬运到救护车上时,动作应尽可能保持平稳,使患者的颈部保持伸展,防止舌根后坠;对于呼吸停止和心跳停止的患者,应马上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以及人工呼吸,并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采取气囊给予人工通气;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皮肤黏膜和生命体征的改变情况,记录其苏醒时间;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抽搐症状,一旦发生抽搐,应当及时报告临床医师,严格遵照医嘱给予镇静药物治疗;遵照医嘱给予患者维生素C、细胞色素C、辅酶A以及三磷酸腺苷等能量合剂,以显著改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脑细胞代谢情况;插导尿管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多尿、少尿和泌尿系感染,留置导尿管的过程中必须对患者的尿道口做好护理,观察尿量和颜色的改变情况,患者清醒后尽早指导其开展膀胱收缩训练,以早日拔管;若患者气管的内分泌物较多,可使患者的头偏向一侧,对其口鼻分泌物及时地进行清除,以避免发生吸入性肺炎以及窒息,协助患者拍背和翻身,确保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起效时间。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记录两组肺水肿、脑水肿、肾功能不全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起效时间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以及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起效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起效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满意度: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度比较(95.24%vs 80.95%),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肺水肿、脑水肿、肾功能不全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肺水肿、脑水肿、肾功能不全以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4.76%(1/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9%(3/21)(P<0.05),见表3。
表2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n(%)]
表3 两组肺水肿、脑水肿、肾功能不全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人体由于在短时间内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进一步与血红蛋白发生结合而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的携氧功能丧失,引发全身组织缺氧,最终导致中毒性脑病以及肺水肿而危及患者的生命[3-4]。机体的脑组织对缺氧状态最为敏感,因而,受损的早期主要发生于脑组织,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甚至能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5-6]。早期使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护理以及治疗,缩短患者机体的缺氧时间,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保护其神经系统功能,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情况的关键[7]。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以及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水肿、脑水肿、肾功能不全以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4.76%(1/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9%(3/21)(P<0.05)。表明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以及起效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肺水肿、脑水肿、肾功能不全以及肺部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救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