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及优化对策

2019-11-30王彩霞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53期
关键词:财务内部控制优化策略企业

摘 要:在运营环境和业务结构日益复杂的背景下,财务内部控制在现代企业的战略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国内企业大多数创建时间相对较晚,而且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运营规模和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张,在管理体系构建方面普遍存在财务内部控制不完善的问题,依据内部控制理论分析相关问题的成因并探讨应对策略,有助于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强化内部控制机制。

关键词:财务内部控制;优化策略;企业

一、 财务内部控制的意义

(一)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现代企业的投融资模式复杂、同业间竞争激烈,加之企业业务覆盖范围广、内部经营主体多且财务资源分散,只有拥有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有效防范经营风险。而在现代企业运营中,财务管理的职能不再局限于会计信息处理和财务资源管控,而是具有战略决策支撑作用。所以,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是优化企业管理决策、规范企业内部各主体行为的基础,也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构建风险评估机制和开展控制活动的前提条件。

(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可以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程监控,实现企业内部各层级、不同部门之间的有效协同,动态汇总和分析财务、业务数据以及影响经济活动计划的信息,客观评价经营成果和各主体的工作业绩,以财务分析、风险评估报告等形式为管理层提供信息支持。一方面,可以使其洞察管理体系的缺陷并加以完善,保障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让管理层准确预判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的变化趋势,对投融资规划、管理策略做出前瞻性的调整。因此,强化财务内部控制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二、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不足及成因

(一)内部控制环境缺陷

由于国内企业创建和运营时间相对较短,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认知、治理结构和组织机构设计、企业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均有所欠缺,无法形成有利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体现为仅在形式上拥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但由于最高管理层的权责界定不规范,并未在实质上产生制衡关系。此外,财务、内部审计等内部控制关键部门和机构的岗位设置也存在问题,难以保障会计信息、审计结果真实可靠。而且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的内涵知之甚少,不利于预算管理等内部控制活动的进行。

(二)風险评估机制不完善

风险评估是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一环,为优化企业管理策略、调整既定经济活动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而现代企业运营规模大、业务流程复杂、风险因素多,要想有效识别和防控各类风险,必须根据企业经济活动特点、经营状况构建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但大部分企业目前还没有规范化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体现为没有专职的机构实时监测各个运营环节的风险源,无法动态监控预算计划执行、投融资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对资产债务结构失衡、现金流不足等风险没有足够的预见性。

(三)控制活动不规范

财务内部控制活动主要通过完善授权审批制度、监控预算计划编制和执行等形式完成,理论上企业的财务部门应合理分配岗位职能、科学设计业务流程,保障财务管理制度、规划和控制措施的执行。但部分企业由于运营规模和业务范围扩张迅速,导致财务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职权划分和人员配置不合理。既无法形成制衡关系并约束资金、资产管理行为,也没有明确经营成果评价、成本分析和经济活动计划优化调整的责任,达不到自我调试和适应运营条件变化的目的。

(四)欠缺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合作

财务内部控制的基础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财务、非财务指标,预测企业经营条件变化、客观评估各项经济活动计划的合理性,进而动态调整资源配置方案、优化管理策略。因此,只有保持内部各层级、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才能让负责成本分析、绩效考评等工作的人员及时获得所需信息和数据,并且把分析成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和管理岗位,以便准确预判形势并制订相应的控制措施。但由于企业内部信息传递渠道不完善,导致信息采集、分析和成果应用受阻,无法行使财务管理部门的信息预测、评价和监督控制职能。

(五)内部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

内部监督考核是保障财务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键,企业应建立规范化的内部控制、绩效考核机制,以便监督、约束财务管理工作,客观评价各项经济活动成果和各计划执行主体的工作业绩,进而执行相应的奖罚条例、落实激励措施。目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在这一环节的普遍问题是绩效考核指标不完善、没有系统化的评价标准,而且财务分析、内部审计工作无法独立完成,不利于客观反映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并优化内部控制体系,对预算、资产和资金管理相关主体也没有足够的约束和监督作用。

三、 优化对策

(一)强化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为了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企业所有者、管理层必须率先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价值,进而对治理结构进行必要的优化,合理分配监督、执行和管理权限,改进财务、审计等关键部门和岗位的组织结构,为构建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创造条件。与此同时,应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并宣传内部控制理论和企业的管理理念,提升所有员工的风险识别、成本控制和监督意识,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二)完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针对当前企业风险管理不规范、没有完善的风险评估指标的问题,应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战略明确风险控制目标。通过分析应收账款、资产管理等业务流程和所有经营环节的风险因素,根据其影响大小、发生概率进行分类监控。并且以能够反映资产债务结构、偿债和盈利能力的指标作为风险评估标准,在具体经济活动计划制订和执行过程中,跟踪分析和预测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必要时根据既定的风险防控策略发出预警,为管理层改进控制措施、优化运营决策提供建议。

(三)规范财务内部控制活动

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资产安全、提升企业战略资源的使用效率,而财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资金、资产和预算管理主导着内部控制活动。所以,企业必须通过优化授权审批制度、规范财务管理流程推进业财融合,以达到强化财务内部控制的目的。首先要整合所有业务流程并明确风险控制点,优化相关岗位职能分配和绩效考评方法,强化对相应管理环节的监控和信息支持;其次,构建完善的成本分析、绩效考评机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信息、数据进行跟踪分析,运用量化的指标反映各环节的资源投入产出,精确调控企业各类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使用过程。

(四)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

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不仅可以简化会计核算等岗位人员的工作、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有利于引入适合企业特点的信息处理方法、促进业财融合、强化财务内部控制。首先,鉴于目前大部分企业都有了ERP系统,可以通过统一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数据统计口径、规范会计科目设置建立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其次,逐步完善资产管理、费用报销等管理模块的功能,在线完成账务处理、审核各类业务申请,并且实现对企业资金收支的集中控制。

(五)强化内部监督考核机制

针对企业内部审计等监督机制不完善的现象,必须在规范组织机构设置的基础上保障审计质量,让相关人员可以不受干扰的完成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评审,以便对存在问题的环节采取纠正措施。此外,要完善企业的监督考核机制,构建可以反映经营成效、员工和部门工作成果的指标体系,并且规范考核流程和评价标准。一方面,针对预算管理、经济活动过程控制需要动态评价各项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为合理调整管理策略、实现管理目标提供依据,有效控制经营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则起到约束各主体行为、落实企业管理制度的作用,强化内部控制措施和计划的执行力。

四、 结语

财务内部控制是动态优化企业管理体系的基础,对于强化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有效控制各项经济活动过程起到了关键作用。针对当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普遍存在的问题,必须结合具体企业的特点探索优化对策,才能保障内部控制体系的完整和有效。

参考文献:

[1]姜雪梅.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12):98-99.

[2]黄秀娟.浅谈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优化及对策[J].文摘版:经济管理,2016.

[3]陈源清.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措施探讨[J].会计师,2017(3):44-45.

作者简介:王彩霞,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猜你喜欢

财务内部控制优化策略企业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现状综述
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部控制策略探究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