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网络给班级管理带来的新机遇

2019-11-30袁文昌

学周刊 2019年33期
关键词:网络班级管理

摘 要: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认清当前面临的形势,应对新挑战,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引导学生健康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班级;管理;网络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3-018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3.175

一、树立研究信息技术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新观念

中学班级管理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信息技术是班级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一个有效载体,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信息技术具有诸多功能,例如信息技术可以进行道德传播,也能够进行思想塑造等,班级管理工作者只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功能,才能保障学校和学生的道德提升。从传统媒体、互联网到微信公众号,在这一过程的发展中,传播技术和手段在不断创新,目标受众群体也越来越广泛,所采用的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但是同样,对其进行管控的难度也在逐渐加大。传统的班级管理宣传方法,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信息技术时代的需求。中学班级管理工作者必须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进行充分的研究,在进行道德教育传播相关工作时,积极采用信息技术,以此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品质素养。中学班级管理工作者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主要的工作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不断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利用平台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公平公开化

信息技术是一个可以发表自己观点的平台,班主任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及时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班级管理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能够把相关资料放入到信息技术中,多途径多形式分享,可以利用微博,也可以运用微信公众号,并且要积极引导学生,对班级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发表看法,并相互讨论。学生和家长就会利用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积极向上且充满正能量的言论,我们要积极加以引导,通过技术手段让更多的学生看到,对于一些不正确的言论和观点,我们要及时提醒学生,并引导学生接纳正确的观点。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他们通常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会利用微博等信息技术积极发表自己对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看法,也会提出一些建议,可能会引起其他同学产生共鸣。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要避免闭塞消息,必须要将相关信息进行公开,从一定程度上提升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透明性。对于学生提出的关于改进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也要积极和正确地去对待,对于合理化建议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展示出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对于意见集中的合理化建议,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相关部门应充分重视,择优选择落实,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三、网络为班级管理提供了一个新型的交流平台

“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而传统的家校联系,是以班主任为中心,通过家访、电话访问、手机短信、家校联系册、家长到学校等几种途径。学校的相关安排、学生的在校情况、学生的在家情况、也是通过这几种方式进行联络和沟通。这样的沟通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用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信息量受限制,反馈不及时,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教师的负担过重,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等等。

班班通“班级空间”、教学通“班级圈”建设,以及“班级优化大师”平台,都可以帮助教师更加高效、快捷地和家长进行联系,进一步密切了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如“教学通”的班级圈,班主任可第一时间时将班级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各种班级活动情况以及对学生的评价晒在班级圈里,使家长及时了解班级的最新动态,而家长也可以在里面进行留言、点赞,同时也可以随时将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晒在班级圈里,教师以及其他同学和家长也可以互动留言,极大地加强了教师、学生、家长的联动和互动。

“班级优化大师”中教师不但可以第一时间给家长单独发送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尤其是“待改进”扣分内容;表扬项目可以单独发送的同时在全班分享),还可以和家长一对一进行沟通交流,同时还能面向全班发送公告、布置作业、发起投票;每周一次的光荣榜数据生成后教师可以及时推送在班级圈或者微信群,让所有家长及时了解到孩子一周以来的表现。这样就使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加统一起来,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正如一名学生家长所说:“我现在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和教学通可以随时看到老师给孩子的评价,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课堂表现以及课间活动情况;能够及时跟孩子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沟通,在和老师们的交流中,他们还会指导我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让我们做家长的更好地配合老师一起教育孩子,双方共同配合把孩子教育好。”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同时加强了与家长的联系与交流,家校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和谐;同时还可以让教师和家长共同分享孩子不断进步所带来的喜悦,教师和家长能及时携手激励学生更进一步,开启了教师、学校、家长相互沟通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杨喜兵.论互联网+时代的中小学家校共育[J].成才之路,2018(3).

[2]陈焱.与城郊中学家长家校结合教育的沟通策略[J].好家长,2015(25).

[责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 袁文昌(1976.10— ),男,汉族,甘肃武威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网络班级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班级“四小怪”
不称心的新班级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