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人格教育的指导思想及教育方法

2019-11-30赵宗信

学周刊 2019年33期
关键词:指导思想教育方法

摘 要:中职学校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育了诸多的专业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但目前我国中职生人格教育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对中职生进行人格教育是当今中职生教育的重点内容,教师应该按照科学、合理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法对中职生进行教育。本文结合自身相关教育经验,对中职生人格教育的指导思想及教育方法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中职生人格教育;指导思想;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3-000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3.005

中职生正处于重要的成长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想感情较为脆弱,也很单纯,很容易受到心理问题的干扰。在中职教育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促使其可以健康成长。

一、中职生人格教育的指导思想

中职生的人格教育应该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方向,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对中职生进行人格教育,其主要核心和指导思想是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中职学校的相关教育在社会稳定发展、学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教师应该明白教书育人的重要目的在于育人,而育人的核心目的在于培育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在中职教育中应该以生为本,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全方面综合发展。因此,在中职人格教育中,要以全面自由发展教育为指导思想。

二、中职生人格教育的教育方法

(一)选择最佳教育时机,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

所谓的最佳教育时机,就是打破学生固有的心理平衡之时。例如,当一个学生刚刚步入中职学校,对学校中的任何事物、人物都会感到陌生和好奇,感觉一切都是十分新鲜。一般情况下,学生都想知道自己的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因此,当初期接触老师的过程中,学生都会十分仔细留心观察老师的一举一动,细心聆听老师的每一句话,这也是教育的最佳时机。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则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样的人格是良好的人格、健康的人格。教师如果没有十分明确健康、健全人格的概念,可以通过网络搜寻相关的参考标准、概念等内容,并深入研究再讲给学生,使学生明确何为健康的人格,从而对约束学生的不良人格发展和倾向有一定的作用。

(二)加强班集体建设,营造学生健康成长氛围

在中职人格教育中,班集体的班风也十分重要,其可以影响到学生的一生。良好的班风还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可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同时,对班风的建设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首先,教师应该熟悉掌握班级内情况,进而抓紧班风建设。比如班级内学生的性别比例等,还有学生学习情况、喜好、特长等具体内容,学生的家庭情况等所有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都要详尽分析,并制订出班风建设的目标和计划,进而开展班风建设,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成长氛围。

(三)加强实践活动,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

对学生的最佳管理不是对其进行严格的约束,而是在学生进行学习和活动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观念、习惯。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明确自我管理的内容和意义,从而促使学生可以在自我意识中明白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有效避免学生对管理活动的抵触、对抗心理和情绪,也降低了校园中不和谐的人际关系的产生,从而提升了中职学校的管理效率和效果。教师可以采取学生的合理意见和愿望来制订相应的班级制度,从而使得学生的愿望、意志、需求得以满足,这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也会出于对自己负责的心理,产生自我约束、管理的观念,进而形成健康的人格。除此之外,在班級内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如演讲比赛、讨论会等活动来引导学生明白、了解正确的人格,学习人格教育的内容。

(四)家校形成合力,加强人格教育

一般情况下,中职学校的教育只注重学生在校的表现,而忽视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因此,应该在人格教育中将家庭、学校有机结合,将人格教育贯穿于其中,家长用良好的言行来感染学生,为学生做好榜样,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

对中职生进行人格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长期教育,需要将多种教育形式综合、配合,最后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但无论是利用任何手段、方法、途径,都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需求、兴趣为出发点,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征,从而促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以饱满的情绪进行学习,进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健全、健康的人格,促使学生全方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谷宁.构建中职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模式的探索[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2018.

[2]刘慧玉.中职语文课堂健全人格教育的教学策略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 赵宗信(1973.9— ),男,汉族,甘肃会宁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班级管理和学生德育教育。

课题项目: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高校与职业院校一般自筹课题《中职生人格教育状况的调查及其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8〕GHBZZ059。

猜你喜欢

指导思想教育方法
跳单、双圈教学设计
关于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的思考
一个都不能少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我校办学指导思想应重点强调的若干理念
新时期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创新与开拓
浅谈《管子》的作战指导思想
戚继光战争指导思想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