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自我效能感

2019-11-30吴俊英

文教资料 2019年26期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英语学习高职教育

吴俊英

摘    要: 本文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为基础,以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状况并结合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探讨培养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    英语学习    高职教育

引言

笔者是一位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十余年的英语教师,心里一直有一个困惑:虽然在英语教学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除了学生英语基础差这个原因外,还会不会有其他因素影响呢?笔者结合十余年的教学工作经验,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着重探讨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增强方法,希望为改进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现状提供一些有益的对策。

1.自我效能感理论解析

自我效能感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提出的著名社會学习理论,他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影响自己生活的事件及活动水平施加控制能力的信念”[1],并非是一个人真实的能力,而是该个体对自己行为能力的自我评估。同时这个结果会反过来调节个体对行为的选择及最终决定个体努力程度。通俗地讲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以什么样的观点看待自己并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反映了个体采取何种适当的行动面对环境挑战的信念。按照Bandura的理论,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人感觉、思维和行动都不同。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生活中遇到事情时会更积极、更主动,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选择更有挑战性的任务,并且为自己确立的目标坚持到底。由此可见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人们的决策质量和学业成就等。例如,学生知道只要努力学习英语成绩就会提高。“提高英语成绩”是“努力学习”这一行为的结果期望,学生对自己努力学习(以达到提高英语成绩的结果期望)的能力的自信程度就是自我效能感的体现。从这个理论可以理解:在导致学生学业不良的诸多因素中,自我效能感低下是一个核心因素。培养与增强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对促进高职学生的学业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2.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状况

本文釆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系197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调查学生应付英语学业的挑战或面对学习英语新知识、新概念时的总体性的自信心,从而了解他们的英语自我效能感。该量表共10个项目(每个项目最低得分1分,最高得分4分),涉及个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在测试中把10个项目的得分加起来除以10即为总量表分。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85份,最终计算结果:学生在本调查量表中总分为:21.9,平均分为2.19,显著低于国际平均水平2.86。在访谈中发现,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总是怀疑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表现为对自己英语学习信心不足,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容易畏缩不前、知难而退。由此可见部分学生自我效能感偏低,对学习产生影响,英语学习动力明显不足,不愿下太多功夫学习,更谈不上吃苦,存在厌学现象。他们自我安慰的语言就是:“学习英语与将来就业关系不大。”没有看到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自我效能感低。

3.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低的原因

导致高职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3.1僵化的评价机制使学生缺乏成功的经验。

由于学生初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模式不够灵活和有趣,评价机制相对机械僵化,导致学生在初高中英语学习中感受不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再加之在中学英语学习中的屡次失败不断降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英语学习不同于母语学习,它是学生在无任何基础下学习的,本身语言环境相对缺乏,一旦有过几次失败就会产生畏惧心理和无能为力的心态,产生习得性无助感,自我效能感随之降低,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学生存在这个问题。在与学生交流中发现,很多学生主观也想学好英语,可是总是怀疑自己是否有学好英语的能力,即使某次测验取得了较好或有较大的进步,也认为只是自己运气好而已,不敢相信自己真正有学好英语的能力。证明学生英语自我学习效能感不高,缺乏学好英语的自信心,长此以往养成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否定自己的习惯。

3.2不良的归因方式及学习策略导致学习效果低。

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因素,如能力和努力;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如努力不足。这种积极的归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2]。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往往采取消极的归因方式,将学习结果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如自身能力、教师、运气、任务等外在因素,这种消极的归因方式会削弱其自我效能感。通俗地讲学习策略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学习方法”,每个高职生的学习方法各有不同,学习效率有高低之分。调查还发现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缺乏学习策略。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一门交际工具,学习者的语言意识和语言发展、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都会影响学习者成功学习英语的效果,影响自我效能感。

4.增强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策略

英语学习的特殊性和艰巨性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高职教师的迫切任务。下面我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提出几点增强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策略。

4.1完善评价机制,增加成功经验。

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宗旨,为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今后在工作岗位继续使用英语的能力服务。因此,高职英语教学的评价功能不应该等同于初高中的评价,应该随教学目标和宗旨的改变而转变。高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注重发挥激励功能,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尽量引导学生采用一系列方法记录成果及不足,借助评价促使学生进行回顾和反思,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评价过程中看到点滴进步和潜在问题,培养广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的习惯,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和自我教育能力,不断增强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另外,在教学中努力创造使学生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成功是增强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的又一关键因素。制定教学任务时,教师要保持一个“度”。例如,若练习内容较难,就事先给学生一些关键词,让其采用连词成句的方式表达,降低活动难度,大部分学生能张开嘴,慢慢就觉得有兴趣,从而增强自信心;反之,若练习内容较容易,则难度加大,要求学生自己拓展练习,让他们用尽可能多的单词或短语说出来,这样学生感觉自己的能力还不错,自我效能感慢慢增强。

总之,只要教师把握好这个“度”,学生就有更多机会体验成功,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功是最有价值的,自我体验最深的,学生在学习中成功的概率更高,自我效能感慢慢增强。

4.2改进学习策略,培养积极归因。

高职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低的另一个原因是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在学习中失误和困惑不断积累,最后导致学生的自我评价变得越来越消极,自我效能感越来越低。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是增强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

自我效能感高、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一般具有较高的学习策略运用水平。不同的学习任务需要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策略,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用心指导学生英语学习具体策略和方法,使他们逐渐获得较高的学习策略运用水平,提高自信心和学习的有效性,并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最终提高学习成绩,增强自我效能感。当然,自我效能感与学生的归因方式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积极的归因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反之,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在教学和评价过程中要防止学生做出降低自我效能感的归因,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鼓励对学生的归因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指导学生归因,一方面要求教师学会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角度进行归因。

结语

只有当高职生的自我效能感体现出来,才能真正成为自我的主宰。无论面对今天的英语学习,还是明天的就业,才能斗志昂扬、无所畏惧。

参考文献:

[1]吴文龙,左倩颖,吴丽环,吕馨桐.自我效能感与大学英语学习效果的关系[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2015,28(1):136-138.

[2]王凯荣,辛涛,李琼.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2(4):22-25.

猜你喜欢

自我效能感英语学习高职教育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