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队伍深度融合的路径探析

2019-11-30赵文崛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6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路径探析深度融合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队伍整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主力军,两者深度融合形成合力,有助于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现1+1>2的教育效果。而实际上,两只队伍并未建立起有效沟通,没能形成合力。本文旨在探讨两支队伍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增强育人实效。

关键词:辅导员;思政课教师;深度融合;路径探析

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思政课教师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应用,辅导员则侧重于学生个体思想政治的实践教育,这两支队伍既有截然不同的分工,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目标和任务都是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然而,思政课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和科研层面,要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才能体现学科的价值。辅导员如果仅仅停留在处理学生日常事务的实践经验上,不注重总结经验提升理论水平,那么年复一年的工作也只能是循环往复,制约自身发展,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这两只队伍还没有形成长效育人的合力。因此,有必要整合高校现有教育资源,探索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方法,充分发挥两支队伍的长处和优势,必定会形成1+1>2的效果。

一、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队伍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这两支队伍各有优势,相互补充。从目前高校实际来看,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教师队伍呈现独立状态,辅导员主要承担学生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处理,思政课教师主要忙于自己的授课任务和繁重的科研任务,两支队伍各忙各的事,联系较少,难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造成这种独立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辅导员自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欠缺。辅导员作为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水平十分重要,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背景较为复杂,科班出身的比例较小,有些院校的辅导员并不是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大部分辅导员所学专业是围绕着学校的办学专业,没有相应理论学科的支撑,又没有生活的阅历,只能扮演一位上传下达的中介者,其大多数政治理论水平还达不到思政课教学的要求,甚至一些辅导员从未踏上过讲台上过课,在语言组织上、表达能力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理论水平有限,在指导学生活动的过程中不能把实践内容提升到理论高度,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成效不明显。

(二)思政课教师的实践能力普遍不足。思政课教师整体理论水平较高,在课堂教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非常有限,不如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而辅导员更多的时间忙于学生具体事务性工作,很难将学生的具体思想状况第一时间传递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此,二者没有发挥应有的团队合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队伍缺乏交流。目前,多数高校没能搭建起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队伍间的交流平台和途径,由于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分属不同的主管部门,思政课教师属于教学系统,辅导员属于学生工作系统,工作性质的不同,造成两支队伍交流甚少,在有限的交流过程中,也只是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并没有深入沟通交流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两支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没有起到各自发挥长处和优势、相互弥补的作用,没有实现1+1>2的教育效果。

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深度融合的可行性

(一)有利于贯彻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大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因此要从多方面关心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素养,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怎样才能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引领作用,是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局的重大课题。通过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进行现有的教学团队和管理队伍队的整合,各自岗位的职能融合于一体发挥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合力,是贯彻中央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二)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发挥两支队伍各自的优势,形成两支队伍合作、互助、互补的教育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思政课教师的优势是理论功底强,弱势是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不准确不及时,如果将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相融合,即能立足于理论指导实践,使思政课从抽象的理论转变为指导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生活实践的理论基础,能够更好地融入学生的生活,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现实意义,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创新。

(三)有利于壮大专业教师的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的公共基础课,多为大班教学,课堂人数众多。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师生比逐步加大,课堂授课压力逐日增加,同时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侧重于课堂理论教学,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个性需求等不甚了解,甚至有的教师照本宣科,教学变成简单的说教,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许多学生课堂睡觉、玩手机成为普遍现象。而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详实的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个性特征,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改变传统教育方式,授课更具针对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一)辅导员可以选择性地参与思政课的集体备课。按照《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43号令)精神,高校应鼓励辅导员上思政课,而且要大胆接受有思政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加入到思政课的教师队伍来,让辅导员担任思修课、军事理论、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课程,参加思政课的集体备课,有利于辅导员掌握教育的重点难点,正确把握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二)建立双方信息沟通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二者是分工不分家,需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引导与配合,增加两支队伍交流学习的机会,拓展交流的广度与深度。例如,由学工部与马克思主義学院牵头,形成定期交流制度,互通信息。对学生近期的思想状况、日常表现、学习情况、以及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及时进行沟通,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既有利于辅导员把握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况,又有利于思政课教师因材施教。

(三)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两支思政队伍可以实现调查研究资源双方的共享。比如,对入校新生进行的“心理普查”、每年一次的“思想道德状态的调查”、对毕业生进行“就业状况调查”等,将调查结果提供给思政课教师,为教学指出重点与难点,辅导员利用这些数据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指导日常工作,从而达到了齐抓共管的效果。

(四)合作互助,互换角色。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相互帮助,转换角色,积极参与到对方的工作中去。对于一些具有思政学科背景的辅导员,根据其工作能力和日常表现,可给予转换工作岗位成为思政课教师的机会,或是积极鼓励提倡思政课教师转岗成为辅导员,参与授课班级的日常管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邀请辅导员参加,针对热点问题,共同商讨,切实解决问题,这样更有利于了解彼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足之处、实现两支队伍合力育人。使实践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更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困惑。

(五)改革思政课考试制度。改变以往期末考试成绩的评价方法,加大日常考核分值,以灵活的方式评定成绩。日常表现考核由辅导员负责,期末试卷考核由思政课教师负责,这样能够使学生更重视自身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又强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

(六)提供科研平台,整体推进。大学生思想动态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提供丰富的科研资源,二者可组成研究团队,针对思政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专项课题研究。辅导员利用了解学生的优势,可以从学生中获得一手资料,形成真实有效的研究报告;思政课教师利用理论基础和学科优势,更容易组织材料和挖掘理论深度,两支队伍通过共同研究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建设和学生管理制度建设的开展,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为思政课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经验,又能为辅导员提供理论学习的机会,进而更有效的提高两支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因此,两支队伍融合的越密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就会越显著。

参考文献

[1] 杨锴.高校輔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情况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8,4.

[2] 张筱青.浅谈思政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的相互交流融合[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年19期.

[3] 许柳青.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交流机制研究[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

作者简介:赵文崛(1984.10- ),男,汉族,河南新乡人,河南工学院经济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师路径探析深度融合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
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路径探析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