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位浅析
2019-11-30张伟宏
张伟宏
摘 要: 研究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握研究方位,扩展研究范畴,研究西方思想文化话语体系影响和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传承,研究育人环境影响和具体教育教学实践范畴,推陈出新、求实创新,加强发展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方位 思想文化体系
在明确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应加强相关研究,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思想文化、教学对象、教学环境、育人环境、办学主体、组织保障、办学能力、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心理发展、认知能力、评价机制等方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增强育人实效。
一、加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1.加强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教育方略的研究。中国在奋发前行的征程中面临各种挑战,中华民族崛起的历史使命、中国发展方略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长期努力和艰苦奋斗才能逐步实现。必须在充分研究祖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把握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门各类指导文件的主旨要义,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祖国发展和教育工作领域中的任务和作用,在意识形态领域为祖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位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一些教育工作者把握不住祖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过于强调知识技能而忽视思想意识和人格品质的培养。由于思想领域存在物质化倾向,导致教育领域产生一些思想认知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脱离现实和发展要求,背离教育目标。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方位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性研究,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育人实效。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文化体系研究
1.研究西方思想文化话语体系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西方文艺复兴带来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促使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力大发展,进而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产生深刻变化和深远影响。西学东渐对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新时代,以马克思主义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范畴的思想文化体系在中国占主导地位。多角度地研究西方思想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很有意义,不仅可以借鉴优秀思想文化,而且可以防范意识形态风险。
2.研究传统优秀思想文化,夯實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强调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等,近代以来,思想文化西学东渐,中华思想文化在世界新旧殖民主义及其思想狂潮冲击的夹缝中艰难生存,然而西学终究没能击败我们。中华思想文化自我觉醒,中华儿女一代又一代在思想领域艰苦卓绝地斗争,使中华思想文化屹立东方,巍峨不倒而精神抖擞。以国学为代表的传统思想文化生机盎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形成的民族性、传承性不可取代。
3.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体系研究应当求实创新。近代以来闭关锁国带来的思想文化落后,导致的国衰民弱记忆犹新,中国思想文化需要在与世界先进文化的交流涤荡中进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文化体系应当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发展自己的创造性和先进性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为己任,为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更进一步展开应用研究,以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研究新时期育人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各种教育措施和手段对人产生的一种思想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影响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新时期社会快速变迁,教育环境发生变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研究教育环境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极其重要的参考意义和现实意义。
1.研究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形成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品经济社会,市场经济观念下形成的思想政治意识不同。随着我国人口更替,所处时代的经济文化环境日新月异,物质文化影响巨大而深远,学生群体和管理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多样的认知,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产生深刻的影响。
2.研究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我国政治文化实现主流文化体系,对思想文化建设有积极意义。容易统一思想,形成统一认识,为国家建设发展扫清思想认识障碍。在运行中,应注意防范,墨守成规、形成思维定式。在研究政治文化环境影响时,要特别研究其表象环境和社会潜意识环境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3.研究社会思潮和心理意识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变迁加快,形成各种社会阶层、社会群体,相应产生各种阶层和不同群体的社会意识,形成各种社会思潮。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同时存在一种社会分层的潜在心理意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产生影响,需要重点研究。
4.研究校园文化环境影响。一方面,要加强校本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研究。校园文化环境本身受历史传承、办学能力、办学水平、地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影响,不同层次院校之间有层次性和差异性,影响育人氛围和效果。另一方面,要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校园亚文化圈或者说校园边际文化范畴,探究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高育人针对性。
5.研究家庭文化环境影响。不论从施教者还是受教者看,受家庭教育背景、家庭及宗族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人格特性,对二者具有影响。站在育人角度看,通常会影响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认可程度和教育教学效果。研究家庭文化的影响可以对一定群体或特定案例提高针对性。
6.研究网络文化环境的影响。从现实生活看,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高等教育的学习生活领域更明显。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看,网络载体所承载的内容对施教者和受教者的思想行为影响很大,当前和未来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重要课题研究方位。
7.研究社会其他事物环境影响。从宏观方面研究办学单位区域文化属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人文状况等的影响;从微观方面要站在校本研究的角度上,研究办学单位的组织环境、制度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等育人环境,使校本育人环境研究更具有实践性意义。
四、加强高校办学主体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范畴的研究
1.研究高校办学主体。高校举办者一般是各级政府部门,也有社会力量,举办者通常情况下指定办学者,因此各级办学者一般是秉承举办者的思想,通常政府指定办学者一般是行政事业价值取向,社会办学者一般是市场价值取向。研究高校办学主体的办学价值取向、办学理念、办学能力、办学水平等办学主体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特殊意义。
2.研究具体的组织人事机制。首先要研究关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各项组织人事机制。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至关重要,需要组织人事机制体制给予制度性保障和现实调教,各级办学主体需要构建合理有效的组织人事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略的执行过程中,它决定着领导力和执行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组织人事机制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目标任务的成败。
3.加强人力资源研究。具体到各办学单位,人力资源状况的多寡优劣不尽相同,具体情况要具体研究,并且研究不能停留于形式。因为体制机制的问题,当务之急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的应用型校本研究,首先研究校本现状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师资水平,发挥人力资源效能,其次研究人才和人力资源的引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人力资源状况的解决,不能停留在“等、靠、要”的思维定式下,而是要要研究如何挖掘自身潜能,再考虑外在条件下的提升。
4.研究工作作风、师德师风、校风学风的提升。提升工作作风能带动学校的整体校风和学风的转变,才能提高施教者和受教者的整体素质。优良的师德师风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水平的体现,更可以将其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般的方式影响、传递、承袭给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学生;优良的校风学风将使高校师生专注于求学问道。
5.研究高校学生群体。要研究所属办学单位学生的层次,包括知识文化水平、认知能力、认知水平、认知程度等;要研究各个层次学生群体的心理状态、思想状况、生活状况、学习状况等,如有特殊需要,还需要进行个案研究。根据学生实际状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实践,不能泛理论化教育教学,正所谓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6.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载体、过程和创新等。不僅要按照国家指导内容展开教育教学,还要结合教育对象的客观实际,研究具体的教育教学组织、教材教法、教改措施和适合教育对象的教育教学创新模式。本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的角度,不拘泥于形式,广泛开展内容、方法、载体、过程和创新等具体实践性研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
7.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现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教育部门的一种自我评价,往往停留在纸面效果的一种评价模式,与社会评价有一定距离。应当从以下两方面研究其评价:一方面,研究评价指标体系模式,在动态变化过程中调整、完善评价体系模式,使其具有客观性、合理性、完整性、科学性。另一方面,结合或引入第三方的社会评价模块,研究评价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实效性,研究其如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升,能否实现教育目标和价值。
五、结语
由于高校所处高等教育的层次性、差异性的事实存在,以及各种育人环境带来的影响,要在尊重普遍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总结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范畴。应当从校本成果的实际出发,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发展创新教育教学实践,完善教学评价,提高教育教学实效。要“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坚持遵循规律,勇于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实施;坚持协同联动,强化责任落实”[1]。研究校本特色的、系统化的、动态调整的、强化实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具体实施方案,抓落实、促执行,形成与时俱进、常抓不懈的育人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Z].教党〔2017〕62号.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