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

2019-11-30杨婷婷周丽莉

文教资料 2019年26期
关键词:同伴关系健康成长青少年

杨婷婷 周丽莉

摘    要: 青少年处于13周岁—20周岁,不仅在心智和生理方面有重大发展,而且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在父母与同伴之间,更多地选择与同伴交流这样一种全新的模式。分析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同伴关系发挥的影响作用,引导青少年掌握良好同伴关系维持方法,对其今后在成人社会更好地立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同伴关系    青少年    健康成长

同伴是一起经历、知道大多数事情的人。同伴关系指相仿年龄的人在彼此相互熟悉的环境、活动中共同成长,在青少年心理和社会能力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研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包括营养、生活环境、认知、自我概念及同伴关系等。因此,同伴关系对于青少年人格健康成长、社会交際能力及情绪影响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未来更应深入研究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有关同伴关系

(一)同伴关系性质

从本质上讲,对等关系可以分为垂直维度和水平维度。垂直维度指成年人(主要是父母或长辈或教师)与青少年之间的关系。横向维度指的与具有与青少年相同的社会地位和权利的同龄人建立的关系。与童年相比,青少年与同龄人相处的时间更多,与同龄人的互动更加频繁和复杂。

(二)同伴关系划分维度

同伴关系可以通过同伴接受和友谊区分,这是一种单向的方式表明青年群体喜欢或不喜欢个人。然而,友谊是双向的,表现出两个人之间的情感联系[7]。

(三)同伴关系形式

儿童时期,同伴关系多是直接与同班同学交流活动,比较单一。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范围相比儿童有了扩大,活动范围从单一的班级扩展到学校、社会,社交圈子不再局限于几个亲密伙伴。信息时代,青少年的社交风格逐渐从完全面对面地交流转向互联网。据统计,在420份问卷中,有10.6%的青少年表示会通过网络交友认识一些同伴,这个比例随着时间还在增长[1]。但是以往的面对面交往是主要交往形式,同班同学和生活中遇到的同伴依然是青少年的主要交往群体。

(四)同伴关系结构

青少年同伴关系是一种多层次、多角度的结构形式,体现在两种关系中:一是同伴关系。主要通过群体中青少年的态度反映,表现在他们喜欢或不喜欢对方,接受或拒绝对方。二是友谊关系。反映在两个青少年之间的情感联系上。此外,根据社会测量学测量的同龄人接受程度,青少年同龄人关系可分为以下类型:受大多数同龄人欢迎的青少年;有争议的青少年;被拒绝的青少年:大多数同龄人不喜欢的青少年;被无视的青少年:既不被同龄人喜欢又不被憎恨却被忽视的青少年[2]。

在这四种类型当中,受欢迎的和既受喜欢又受不喜欢的青少年群体地位很高,与不受欢迎的青少年相比有更多的朋友和更强的交往能力。研究发现,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社会能力和个体认知水平,使其身心健康成长;不良的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学业成绩、情绪及行为活动等有阻碍作用,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和犯罪等行为。由上述四种分类可以看出,同伴关系有不同的类型和水平,同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二者既可以作为对方的影响因素,又可以作为对方影响的结果。

二、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青少年期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一个阶段,是个性塑造、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生活态度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心理特征包括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情绪与理智的矛盾等,这些矛盾会在青少年期间一直反复使他们两难[3]。因此,如何帮助青年人解决这些冲突至关重要。青少年与同伴互动的时间相比家庭或者社会的其他成员来说是显著较高的,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起着微妙却极为重要的作用,利用同伴关系可以有效解决上述矛盾,帮助青少年确立自我。同伴关系质量与青少年健康成长息息相关,这里笔者列举现今研究最多的三个方面:

(一)同伴关系与交际能力

健全的人格简单来说就是对自身的一种正确的认识,并对自己的奋斗目标十分明确。人的一生中的人格发展集中在青少年时期,正如上文提到,青少年在与同伴相处中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会影响同伴关系的发展,同时同伴关系可以反作用于青少年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青少年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通过与其他成员的交流活动,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看待事物的基本观念。有研究表明,通过毕业班学生情况的调查表明,青少年认为自己跟同伴接触交往过程中获得的收益比从课堂上获得的要多。同时,住校的青少年与每天走读的相比同伴关系更和谐,因为住校的青少年有更多机会相互密切交流。在这些基本概念逐渐形成的过程中,促进自我认知和道德发展的同时对其社会适应、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发展产生影响。

(二)同伴关系与青少年情绪问题

青少年的生理、心理都处于高峰发展,随着学业压力与人际压力增大,遇到的生活事件与挫折增多。各种因素导致青少年产生情绪困扰,严重时还会影响青少年的正常生活与学习。青少年的情绪特点是:变化迅速,但不持久;比较强烈,但相对脆弱;感情,缺乏理性的控制;敏感,多愁善感。正向的同伴关系可以有效降低青春期的焦虑感和面对不稳定产生的恐惧感。反向对等关系的特点是被对等方拒绝或孤立,这些青少年容易受到社会焦虑和孤独的影响。受同伴欢迎、被同伴接受则会使他们体验到自尊与幸福。研究表明,同伴接纳水平高的青少年,相比受到同伴拒绝的青少年在处理问题事件时会更容易理性对待,且遇到烦恼时会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因为在同伴关系中如果遇到情绪困扰,青少年一般会向自己的亲密伙伴倾诉,同伴在他们有情绪求助时给予开导与安慰有助于缓解和调节这种消极情绪,受到同伴拒绝的青少年在情绪求助上得不到缓解和调节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其在与人交往及处理棘手事件时易产生暴躁、不耐烦的情绪[4]。因此,同伴关系的正向发展是青少年情感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同伴关系与学业成绩

对学业成绩与同伴关系的研究发现,学业成绩与同伴接受度呈显著正相关,学业成绩与同伴拒绝度呈显著负相关[5]。程立国和高翔的研究表明,学业成绩高的儿童与学业成绩中、低的儿童在同龄人接受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即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更容易获得同龄人的认可[6]。表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青少年的学习成绩越好,同伴接受程度越高,同伴拒绝程度越低;学业成绩越差,同龄人接受度越低,同龄人拒绝率越高。现如今,青少年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业成绩是评价他们学业水平的标准之一。青少年评价一个同伴时是首先考虑成绩。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学习成绩可能会影响他们是否受到同龄人的欢迎。特别是在我国这种特殊的教育背景下,更能体现出这一联系。学业成绩好的年轻人比较容易受到同龄人的尊敬和赞赏,同龄人也比较愿意和学业成绩高的青少年交朋友。

三、结语

同伴关系深刻地影响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于群体和环境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中。青少年时期的心理极为脆弱和敏感,因此同伴影响非常重要,尤其亲密朋友之间的行为和态度的相互影响远超过普通同伴群体。

良好的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或许可以作为指导青年社会发展的参考。但是,建立一个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益的好的同伴群体是不够的,还需要看到消极同伴关系的影响。只有两种情况都兼顾,才能深入发掘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3.

[2][美]费尔德曼(Feldman,R.),著.苏彦捷,译.发展心理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4.

[3]朱莹珍.体育保健课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2(34):343.

[4]陈少华,周宗奎.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4).

[5]王美芳.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拒斥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3(6).

[6]楊光艳.同伴关系的功能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J].衡水学院学报,2006(9).

[7]Bukowski W. M., Newcomb A. F.. Stability and Determnants of Sociometric Status and Friendship Choice: A  Longi tudinal  Perspective[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4,20(5):941-952.

猜你喜欢

同伴关系健康成长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同伴关系作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保护性因素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中生同伴关系的影响途径及启示
小学教育中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
因为有你,我才健康成长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