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进“三全育人”落地落实
2019-11-30刘磊
刘磊
摘 要: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切实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高校党委责无旁贷,应承担领导责任。高校院系党总支,必须发挥贴近广大教师和教育对象的优势,久久为功,推动“全员育人”入脑入心;持之以恒,围绕“全程育人”精准发力;绵绵用力,推进“全方位育人”取得实效。高质量推进“三全育人”落地落实,不仅是基层组织对于党委的响应,更体现了院系党总支立德树人的责任与担当。
关键词: 全员育人 全程育人 全方位育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教育界逐渐探索形成“三全育人”的理念[1],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而后,随着实践的发展,“三全育人”理念的不断推广、充实、巩固,并成为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科学的先进的育人理念和系统化手段。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切实打通‘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对“三全育人”的重要性予以肯定,并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指明方向。
一、久久为功,推动“全员育人”入脑入心。
“三全育人”重在育德,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和健全的人格,“育智”易“育德”难的客观现实,导致“全员育人”多停留在口头上,推进缓慢。在“三全育人”中全员育人的重点和难点是作为育人主体,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广大教师。难在何处?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教师育人意识与观念的淡薄,甚至不是教师育人的一般素质与能力,而是“智易德难”的教育特点与“趋易避难”“删繁就简”的人性特点[2]。
(一)提升院系党总支的政治站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关键是“全员育人”。因此,作为高校党组织的一级,院系党总支应把“全员育人”,思在心上,挂在口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提高政治站位,把“全员育人”落实落地当成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完成。在思想上、组织上、宣传上、政策上等方面,不断推进“全员育人”由理念转化为实践,使“全员育人”成为院系党总支常抓常新的一项持续性工作。
(二)提高院系党总支的学习效能,引领“全员育人”落地生根。
高校基层党支部根据党委组织部的要求,组织开展每月政治学习,内容整齐划一,确保了“规定动作不走样”。院系党总支可以适当在规定动作之上,加若干个自选动作,做到“自选动作少而精”。政治学习是每月院系全体教职工共聚一堂的时间,在这个时间点,除了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外,也是集中进行思想教育引导的最佳时间。“全员育人”理念要往实走,就是要通过不断强化,加强广大教师的认知。因此,院系党总支可以把“全员育人”作为自选动作,在每月的政治学习时间,通过不同的形式,反复强化。比如,通过身边先进教师育人典型事迹进行宣传;通过支部书记上党课,进行理论剖析和解读;通过相关研究论文的学习,找到适合教师的育人路径和方法;通过相关主题大讨论,广大教师各抒己见,等等。总之,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月月年年推进,必见成效。
(三)强化院系党总支的统筹功能,建立“全员育人”协同机制。
院系育人工作队伍除了专职辅导员队伍外,还有班主任队伍,班主任基本上是由专任教师兼任。两支队伍,两种力量,教育管理的思路与风格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然而,“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特别是一个正在成熟阶段中的青年大学生,更生动可塑,那么,是否应当依据教育管理思路与风格的差异,在教育管理的责任和边界上,完整划定哪些应该是辅导员做,哪些是班主任做呢?现实的情况恰恰是工作互有交叉,难以一分为二,必须相互协同。如何使两支队伍、两种力量,围绕立德树人,形成合力?院系党总支当发挥统筹协同功能,奏响育人的美妙和弦,而不是杂音。能用制度规范的大的原则和要求,当在充分征求广大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制度文本,按规则办;无法用制度规范的,属于二者职能交叉的中间地带,则需要发挥党总支的思想、组织优势,经常性地开展谈心谈话,帮助他们化解分歧、达成共识、愉快合作、协同育人,最终使学生受益。
二、持之以恒,围绕“全程育人”精准发力
“全程育人”是指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整个过程都纳入培养环节,不间断地施加教育影响,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院系党总支主动引领学生思想发展,以更高的要求、更严格的标准,培养和发展学生党员,形成以“德”为首,带动智、体、美、劳素质与能力共同提高,这不失为院系党总支“立德树人”的重要策略和举措。
(一)院系党总支精准动员,加强学生早期思想引导。
大一新生入校之初,对于大学的认识还停留在他人的讲解和自己的肤浅认识之中,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是新的,如同一张白纸,等待着大学描绘。因此,高校在新生入学之际,一般都着力加强校史教育、励志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这些无疑都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正确开启大学生活的钥匙。但是笔者认为,新生入校之初,院系党总支可以加强党史党情教育,早早在新生心中种下发展的“种子”,使新生确定发展的目标,不断提高其他综合素质。院系党总支委员、教工支部和学生支部委员和党员师生下到班级和寝室,面上宏观宣讲、点上微观交谈,把思想引导做到点面结合,精准动员,入情入理;组织党员学生开展个人成长事迹报告会,让新生从党员学长和学姐的经历中收获榜样的力量。
(二)院系党总支精准施策,加强学生中期组织培养。
大一新生大学生活开启之际,种下了发展的“种子”,接下来就是“培土”“施肥”。一般来讲,任何一个人的成长,如果是自然生长,就一定会比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来得慢一些。院系党总支在确定遴选对象的基础上,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要明确一个指导思想,即“两条腿走路”。第一条腿即学业,专业学习不能拖后腿,成绩排名必须在班级前25%,這是作为一名大学生的主责主业;第二条腿即社会工作,被组织上培养的学生要努力在班级、院系和学校里的学生组织中任职,“有了服务的平台,才有服务的意识”,在任职过程中不断为学校、院系和班级服务,服务于师生,从中既可提高能力,又可培养责任与担当。
(三)院系党总支精准服务,加强学生终期立志报国。
经过三到五年的培养,昨日的新生成长为今日优秀的毕业生。在他们即将步入社会的端口,院系党总支要关心学生党员的就业,做好相关就业服务工作。既要积极引导他们立志报国,用青春奉献祖国,以邀请服务基层的优秀校友,召开“毕业、感恩、奉献”交流会的方式,动员他们响应国家的号召,到基层去建功立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干事创业,又要为他们应征入伍,参加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西藏专招、新疆专招等,提供政策咨询和流程指导,使他们快速、便利、轻松入岗就職。
三、绵绵用力,推进“全方位育人”取得实效
“全方位育人”是指围绕学生成人成才,从思想、生活、学习、工作、情感、心理等全方位教育引导学生。院系党总支依据自身的角色定位,参与“全方位育人”环节,打造“全方位育人”品牌,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一)发挥院系党总支的方向引领作用,参与“全方位育人”环节。
院系党总支由若干名委员构成,总支委员除了要加强自身和其他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外,还要加强自身业务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院系党总支不能为了党建抓党建,而是要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抓党建。党总支委员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全方位参与学生培养的诸多环节,比如:科研论文指导、学科竞赛指导、社会实践指导、生涯规划指导、心理问题疏导、学生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等,并在指导、疏导、组织、策划中,用高尚的人格、认真的态度、真挚的情感、执着的精神,影响带动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而且,从师风师德引领上,总支委员的率先垂范,也会以实际效果,影响到院系广大教师,从而增强广大教师育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发挥院系党总支的创新示范作用,打造“全方位育人”品牌。
院系党总支在“全方位育人”环节中,要树立品牌意识。只有品牌才有生命力,才有强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才会产生持久的育人力量。品牌的生成需要若干年持续的积累,有可视的物化成果,而且在此之前,品牌的启动要有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思维。因此,院系党总支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的用心用力,对于广大教师是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而且品牌最终的生成也会刺激广大教师把育人的过程,转化为物化的成果。基于院系党总支的角色定位,可以充分调动的力量是学生党员队伍、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和广大的共青团员,围绕他们的专业和优势,结合国家的战略与规划,可生成的品牌有“教育扶贫扶智计划”“大手牵小手助力成长计划”。
参考文献:
[1]蒋广学,张勇.强化“全环境育人”理念 推动网络思政教育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4(22):33-36.
[2]朱平.高校“三全育人”体系协同与长效机制的建构——以全员育人为中心的考察[J].思想理论教育,2019(02):9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