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转变

2019-11-30罗红梅

学周刊 2019年33期
关键词:转变教学理念高中历史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高密度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学生课程紧张,学业任务重,教师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满堂灌。这种挤压式的教学模式抹杀了各学科本身的趣味性,让原本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变得死气沉沉。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虽可在短时间内见到成绩上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理念;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3-007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3.070

高中历史知识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人文以及艺术的内容,并且还有许多演绎的故事和历史事件中折射出的人情世故、处世智慧。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中,教师照搬照抄课本的现象十分严重,导致历史知识局限性过于明显,趣味性难以发挥出来,学生的学习十分被动。另外,教师课堂满堂灌的现象比较普遍,学生难以发挥主动性,只能按照教师的思维方式被动学习,影响了学习积极性。新课程的提出对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提出了质疑,要求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下进行新的教学探索。

一、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转变

新课程在很多方面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角度,新课程高度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在过去,教师在教学中很难对素养的培养形成一个综合的概念和体系,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往往比较片面和单一。

新课程更重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颠覆性改变,因为在此之前的教学都是教师占据课堂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很少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转变也体现在很多方面。

(一)教师主导向学生主导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是课堂的主要方式,无论是课前的备课还是课堂的教学,都是教师一人完成,没有学生的参与,更不会听取学生的意见。在这种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历史教学都是依照自己的教學经验和教学判断进行的,很难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针对性教学。学生也很少有在课堂中发表自己意见和看法的机会,学习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在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将课堂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通过不断探索,推进课堂进程。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和知识探索中来。

(二)课堂形式由固定型向开放型转变

传统课堂有固定的教室,固定的教师,还有固定的教学方式,甚至连教学结构都一模一样,这种固定的教学过程,不仅限制了学生探索的能力和兴趣,还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的活跃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的学习突破各种固有模式的禁锢,通过自由的课堂形式生成多种多样的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并在多样化的教学过程中,形成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思维品质,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品格的形成上形成互动和相互影响。

开放的历史教学课堂会极大地将历史的趣味性和丰富性释放出来。在学习过程中,这种趣味性和丰富性也会让学生产生极大的满足,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查阅资料,扩充自己的学习内容,满足自己的学习欲望。同时在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在不断探究和思考中对历史进行一定的加工,产生自己对历史的见解,同时指导学生自身的生活,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指导实践。

(三)重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包含了很多历史兴替、朝代衰亡的历史规律和人物的处世智慧,包括“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以史为鉴,可以正衣冠”等。学习历史不仅是了解过去所发生的事情,还能在历史的学习中总结经验教训,用前人的经验为自己提供实践的指导,并在学习历史经验的过程中总结做人做事的道理。因此,新课标提出的历史学科素养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用历史分析法分析历史发生发展的必然趋势,用客观和科学的态度去判断自己当下的现状,用在历史学习中总结的经验教训指导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去感知历史带给人思想上和行为上的引导作用。首先,教师要利用历史中的人文故事,用历史人物的优点去引导学生,用历史人物的缺点去鞭策学生。同时要进行探究课堂的开发,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和独立思考的结合中去感受人物和历史的立体感,通过交流各自的体会,学会从不同的方面分析和辨证历史的现象,学会科学的方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帮助学生从历史学习的浅层知识中突破表象,认识到历史学习的真谛,能更深入地了解历史,完善品格。

二、结语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历史的教学理念要面临很多方面的改变,而这些改变中最重要的还是学校和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之上,学生的学习才会更加自由、开放和具有生成性,才能更加灵活和深入。

参考文献:

[1]左庆云.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转变[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

[2]王志坚.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的角色转变[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33).

[责任编辑 李 媛]

作者简介: 罗红梅(1974.11— ),女,汉族,甘肃民勤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转变教学理念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