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演类非遗项目的艺术化呈现与传播方式研究

2019-11-30吴凯

艺术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碎片化

摘 要:表演類非遗项目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化,如南京六合区的民歌鲜花调、洪山戏、南京白局、古琴艺术、昆曲、江南丝竹、高邮民歌。本文以表演类非遗项目的呈现、传播为研究方向,引导大众关注非遗项目、传播非遗文化。

关键词:多元体验;传统与现代;可视化尝试;碎片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传统文化需要保护,作为一名高校音乐教师,更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非遗项目、传播非遗文化。非遗项目的普及与推广,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保证。

1 表演类非遗项目的艺术化呈现

1.1 形式多样与舞台实践

表演类非遗项目的艺术化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舞台表演、影视作品、广场表演、课堂教学。据现有数据分析,南京表演类非遗项目呈现与传播方式大致分为展馆陈列、课堂教学、影视作品、非遗文创产品、互联网传播等。如何传承与发展非遗项目是每一位非遗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考虑的问题。

2018年5月,南京艺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与秦淮区政府合力打造了一台以南京非遗为主线的“非遗之光”大型综合文艺晚会演出。演出通过对晚会舞台的表演与实践,节目的创新与编排,打造南京非遗项目多元化的舞台呈现效果。

晚会节目以“非遗”为主线,舞台节目形式呈现出多元化、多融合的视觉效果,将舞台实践与艺术形式的多元体验相互融合。晚会具体节目形式有金陵古琴派、非遗原创歌曲、器乐创新、南京白局、昆曲与舞蹈、非遗情景歌舞等。“非遗之光”大型文艺晚会通过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展现出表演类非遗主题多元化的舞台实践效果,最大限度地贴近群众生活,传播效果更佳。

1.2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圆融

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是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和精神的载体,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生命。如何传承与创新是每个非遗人所要做的一件实事。

传统音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在非遗项目舞台实践中,我们做出了一系列节目创新。将非遗项目的传统元素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最终目的是打造中国非遗项目的艺术多元化,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圆融。

晚会非遗节目《琴与筝的诉说:诗画家园》将古筝与古琴两种乐器融合,取得了很好的表演效果。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第二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中国,音乐与诗歌历来密不可分,古筝曲、古琴曲更有着诗的意境。仔细观察历代作品,不然发现诗歌中必然有音乐,诗词与音乐的关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1]琴与筝就像是一对孪生弟兄,这两种器乐的对话,势必将舞台的艺术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体验。

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区的古老曲种,是一种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具有金陵地方特色。晚会非遗创新节目南京白局《南京的桥》,以说唱情景剧为主要表演方式,叙述南京主城桥的文化历史,通过音乐与说唱相结合,把南京的“桥文化”传播给全世界。

原先的南京白局表现形式过于单一,故事情节参差不齐,而晚会非遗节目南京白局《南京的桥》叙述的是南京桥的文化历史,配以南京方言曲种南京白局的演绎,更是表现得美轮美奂。同时,舞台上演员的肢体语言表演和舞台道具重新进行排列组合,编曲注入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呈现出创新的动态视觉效果,实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对话圆融。

1.3 舞台表演音乐形态的可视化尝试

舞台表演音乐形态的可视化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实现舞台表演与图形之间的交互,将动态的图形与音乐、表演者相结合,从而弥补传统舞台视觉体量变化的不足。

晚会非遗节目现代舞《书香金陵》,是将金陵刻经印刷传统手工技艺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影像的转换,共同配合完成传统手工技艺的视觉、听觉多维的剧场演出实验。金陵刻经印刷技艺是南京的传统手工技艺,享有盛誉。2006年5月20日,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何将这项古老的手工技艺搬上舞台,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是一项挑战。

晚会的主创团队利用数字媒体影像设计,与舞台表演者相互配合,将整个舞台活动视为当代舞台表演与影像装置艺术的交互,与舞蹈演员相融合;演员的肢体语言表演和舞台道具重新进行排列组合,并呈现创新的视觉效果,共同承担塑造观众体验的任务。利用数字媒体影像强化对比效果,弥补传统舞台视觉体量变化的不足,将金陵刻经印刷传统手工技艺达到音乐形态可视化的最大效果。

2 表演类非遗项目的传播方式

2.1 音乐元素的碎片化微信传播

现代人的生活呈现出时间碎片化、快节奏的特点,而微信的功能设计符合了现代人互联网浏览时间碎片化的特点,数量适当且短小精悍的微信内容也更容易引起受众者的阅读兴趣。

“微信内容传播的特点在于精准的分众化传播,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添加公众号,获取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与最新的知识。”[2]非遗项目的传播可以利用微信的传播特点开展进一步的推广,如可以定期将美丽的南京云锦刺绣艺术做系列推广,同时配上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民歌作为推广背景音乐,在微信公众号上分主题、分阶段地介绍南京云锦刺绣艺术各方面的知识;如介绍云锦刺绣中的图案、色彩要求、名称由来,云锦刺绣非遗传承人的访谈视频,使受众者能快速有效地了解南京云锦刺绣艺术知识。

微信的介入,让人们获得非遗项目的知识渠道更加便捷化,非遗文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古文物。非遗的传承人也可以利用微信传播特点,利用网络媒介与大众面对面地交流,受众群体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最感兴趣的非遗内容。

2.2 音乐元素的碎片化微课传播

非遗的传播与传承离不开学校的教育,通过构建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微课系列传播,拓宽教学专业的发展空间,同时使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展示南京表演类非遗项目的传播性。微课的教育理念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率先提出。表演类非遗项目微课系列课题研究,也为在校学生创造更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以南京表演类非遗项目传播为导向的微课制作理念,始终注重于南京表演类非遗项目的多元化和实用性。

如以南京白局《南京的桥》故事为基础,原创制作一系列有声作品,邀请传承人进课堂,选题方面小而集中,突出重点,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不超过15分钟)介绍南京的桥历史由来。微课录制的同时还穿插了PPT与多媒体为辅助设备,包括音乐元素、动画、文字以及网页的设计。音乐与说唱穿插其中,用节奏较强或舒缓的音乐元素作为主要背景音乐,配合说唱,录制画面简洁美观,时长13分钟。为了利于非遗爱好者观看,后期制作人员特意转换了MP4格式,便于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

3 结语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播与推广,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之一,表演类非遗项目的呈现和传播研究,为非遗项目的创新注入现代元素与多元化的艺术形态;并结合当下的网络自媒体传播特点进行创新,从而解决了非遗项目内容、形式单一,传播效果欠佳的问题。非遗的艺术道路前景是光明的,传播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位非遗人弘扬中国非遗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传承与保护非遗文化,引导大众关注非遗项目、传播非遗文化。

参考文献:

[1] 陈巧越.古筝古琴与中国古典诗词[J].课程教育研究,2014(6):238-239.

[2] 董颖钰.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传播研究[D].湖南大学,2017.

[3] 侍鑫.南京社区音乐与传统音乐文化共建的途径与策略研究[J].大众文艺,2017(10):145

[4] 张娜娜.表演类非遗项目的展陈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

[5] 屠艳.论微课设计与制作的三个维度——以微课“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的风格特征”为例[J].音乐与表演,2014(3).

作者简介:吴凯(1981—),江苏常熟人,硕士研究生,南京艺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

猜你喜欢

碎片化
数学学习的碎片化与整体化
碎片化与整体性: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路径创新研究
知识碎片化背景下增强高职思政课堂实效的对策
多屏时代图像的碎片化阅读
想象力都去哪了
“微时代”背景下碎片化学习在航海专业学生英语
中学语文“碎片化”阅读平台建设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