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屏时代图像的碎片化阅读
2016-12-10王欢
王欢
【摘 要】随着读图时代的不断深化,媒体终端的飞速发展,多屏阅读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人们阅读图像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从最早将图像冲印成照片,发展到在电脑屏幕上观看图像,再发展到手机成为阅读图像的主要载体,再到现如今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云媒体技术的运用,图像可以在多种媒介终端之间快速传播,多块不同媒体屏幕同时掌握在阅读者手中,图像原本的呈现方式也在逐渐转变,人们阅读的时间越发不完整,趋向碎片化,认知也更加多元化。
【关键词】多屏;图像;阅读;碎片化
如今多屏互动可谓无处不在,它是指通过网络连接的方式,在不同的媒体终端,如电视、电脑、平板、手机、穿戴式智能设备等之间,进行图像、视频内容的传输、展示、互动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几种多媒体设备上的屏幕,通过网络就可以进行数据转换,我们可以在不同媒体平台上同时发布、展示、共享所感兴趣的内容。其中图像的传播是多屏互动中展现最多的一种方式。在多屏时代里,图片可以快速的从一个媒体,一块屏幕,传递到众多的屏幕,进行大范围的传播。
碎片化阅读指的是阅读者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通过网络进行的一种不完整的、时间被分割成小块的阅读模式。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进行长时间阅读比较困难。而图像的观看方式相对直观,能在零散的小块片段间隙里,看上一两张图片,无疑是获取资讯,打发时间的最好选择。多屏幕共存恰恰给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多屏互动与碎片化的同时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让图像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多屏阅读对于图像的影响
(一)图像的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
伴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手中掌握的能够用于阅读的屏幕越来越多样,图像的呈现方式与以往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专业摄影师外,已经很少有人会把所拍摄的数码照片打印在相纸上观看,也很少能看见有人拿出相册和他人图像分享。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接受在各种媒体的屏幕上观看自己和他人所拍摄的图像,数码相机像素的不断提高,屏幕分辨率的提升,让图像在屏幕上的显示效果超越了以往。图像呈现的载体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便捷、清晰且多样。可以说只要一睁开眼,屏幕就随处可得,图像到处可见。
(二)图像的来源趋于多元化
屏幕多了,读图的人就多了,图像的来源也逐渐丰富了起来。随着4G时代的到来,各类多媒体设备的功能被广泛地开发出来,它除了提供屏幕阅读的功能外,拍摄功能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指标。以往只有专业摄影师通过昂贵的数码相机才能拍摄出的精美图片,现如今,每一个用户都可以通过手中的多媒体设备获得。人人都是摄影师,每个人都是图像来源的提供者和分享者。我们可以随时把身边感兴趣的画面记录下来,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发布出去,瞬间出现在他人的屏幕上。从图片拍摄,到分享,再到点赞、评论,在不同的屏幕间完成。对于移动终端用户而言,一部4G手机,通过上网所能获得的图像信息内容,早就已经超过了一座传统图书馆里摄影画册所能提供的影像内容。想看什么最新最快的图像内容,只需简单搜索一下,马上就会快速且大量的呈现在各种屏幕之上。
(三)图像的传播更新速度加快
图像传播的速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便利快捷过。数码相机早已经通过WiFi和多媒体终端连接在一起,一张刚刚拍摄完成的图像通过网络,可以快速的出现在各类屏幕上,海量的图片内容快速的在几个屏幕之间同时呈现。几秒钟之内就可以传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而且视觉图像比起文字符号传递全面信息的速度要更加直观且迅速得多。例如在巴西里约奥运会上,每一枚奥运金牌产生过后仅仅几秒钟的时间,我们就已经可以在不同的媒体发布平台上,通过手中的移动屏幕,看到第一时间拍摄的新闻图片,从图像拍摄到发布至屏幕的过程,几乎可以做到在瞬间完成。
(四)图像分享的互动性加强
每个摄影师都渴望把自己拍摄的图像第一时间发布在网络上,和他人进行分享,并得到对方的互动反馈。以往受到条件的限制,图像很难在大范围内进行分享与互动,最多就是在小范围面对面的进行。而多屏互动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在微信、微博上和好友分享图像已经变得司空见惯。互动性的加强,提升了人们拍摄的兴趣,导致更多的图像被拍摄出来。据统计,网络上众多的图像类型中,以美女、宠物、晒娃、旅游类最受阅读者的欢迎,分享点赞的人数最多。图像分享互动的加强,导致了人们对于屏幕产生了严重的依赖,许多人已经养成了每隔几分钟掏出手机看一眼的习惯,生怕遗漏了他人的信息和评价,从而导致人们花费在屏幕上的阅读时间更加趋于碎片化。
二、碎片化阅读对图像传播带来的转变
以手机阅读为代表的碎片化阅读方式的出现不过几年时间,它发展迅猛、对于图像的传播带来了巨大的转变。以我们所熟悉的微信为例,它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上半年推出的一款手机聊天软件,只用了短短的五年时间,已经拥有了超过8亿用户,人们早已经习惯于在手机上通过它来分享图像,点赞。朋友间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不常见面,但是不能一天离开微信的朋友圈,这已经成为了大部分人生活的常态,如果生活中没有这样的碎片化阅读作为支撑,整个人仿佛与这个时代脱节。与此同时,十多年前还发展迅猛的传统纸媒已经纷纷转型,风光不再。曾经叱咤摄影界,传统图像阅读所离不开的柯达公司也因为阅读方式的转变,而一蹶不振,濒临破产。以苹果公司为代表的手机,平板生产厂商则得到了飞速发展,并成为了碎片化阅读时代里的一个全新符号。不断突破我们传统意义上对于影像认知的数码影像技术被源源不断的开发出来,全景相机,虚拟现实,在线视频直播,所有的这些对于图像的发展都是一个潜在的挑战,谁都不能保证屏幕上的图像碎片化传播在某一天不会被更新的数字展示技术所替代。
(一)图像阅读方式的改变
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和功能不断强大的以手机为代表的多媒体设备,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的好方式。多屏时代图像碎片化的阅读使得零散的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阅读的总时长显著延长,图像碎片化阅读的时间、地点、行为日趋多样化。
可以用作阅读的屏幕随手可得,屏幕中所呈现出的图像信息量越来越大,阅读者开始习惯于在不同空间时间切换不同的屏幕进行观看,而且越来越多的呈现出多屏同时观看的行为。据统计,9时、12时、20时是一天中的3个阅读高峰,临睡前则是碎片化阅读的最高峰。观看的场地也从PC时代集中在家中、办公室,延伸到室外、交通工具上。据统计,睡觉的床、厕所、公共交通工具成为碎片化阅读最主要的场所,使用的设备则遍及电脑、平板、手机和互动电视。用户在不同屏幕间产生了不同的图像内容需求和习惯,屏幕分工更加细化,例如用电脑处理数字照片,用手机刷朋友圈里的图片,用平板观看视频图像,阅读者一心多用,不同的屏幕在同一个时间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二)读图成为阅读的主流
读图在大众媒介中的流行,碎片化图像阅读的发展,标志着图像占据了传播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图像文化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文字的主导地位。
移动终端的技术创新,正在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图像在移动阅读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截至2016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56亿,在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群体中,92%的用户会访问社交网络,49%的用户会至少每天访问一次社交网络,而在社交平台上图像比起文字更能吸引用户的兴趣,其中使用者大部分时间是用来观看社交平台上的图像内容。图像的特点是瞬间性和直接性,所见即所得,在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方面,图像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时间并不充足的碎片化阅读中,有图像出现的内容常常更容易被点击,而文字字数过多,又没有多少配图的文章被阅读的几率通常会非常低。图像在短时间的阅读中更直接更深刻,读图成为碎片化阅读中的主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合理使用图像能明显提高阅读率,图像在碎片化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图像的阅读更加随机
虽然是碎片化的图像阅读,其实把碎片时间加在一起,一天内阅读的总长比起原先更长,获得的图像内容更加丰富。中国七成以上网民每天手机碎片化阅读时间超过3个小时,多屏时代的碎片化阅读带有极大的随机性,面对海量的图像内容,其实观看者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获得什么样的东西,屏幕上无时无刻充斥着大量花花绿绿并没有多少实际价值的图像,大把的时间被这种无效阅读所占据。而真正想要找到自己所需有价值的图像,则需要在海量的图像信息中耗费大把时间,如何在大数据中获得自己想要的内容,成为了一件难事。人人都是图像的接收者和分享者,通过屏幕我们每天都能获取海量图像,正因为碎片化阅读的随机性,看的快,忘记的也快。我们每天浮光掠影地阅读了大量的图像信息,除了能在茶余饭后增加一些谈资外,回想起来,也没有记住太多的东西。图像的阅读效果并不是那么好。
(四)经典图像越来越少
碎片化的图像阅读满足了信息的需求和娱乐的需求,碎片化的阅读注意力更加分散。图像的快餐化,同质化,使我们很少能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某一个图像上,即使精彩的图像能在短时间内给观看者带来一定的视觉上的愉悦,但时间稍微长一点,这种作用就逐渐消失了。屏幕上的图像被大量更新的图像所取代。图像阅读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导致人们阅读时缺乏思考,缺乏新意的图像根本无人问津,一旦有好想法的图像出现,瞬间就会被他人所模仿并取代。碎片化图像阅读中能被人长久记忆的图像越来越少,那些在印刷时代出现在书本上被人们津津乐道,成为永恒经典的图像,在碎片化阅读时代里将很难出现,所以才会有人说,这是一个缺乏经典的时代,图像也不例外。
结语
读图时代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多屏幕把我们带进一个全新的多屏互动时代。伴随着移动终端的进步,碎片化阅读悄无声息的影响着每一个人。图像的拍摄方式改变了,阅读方式转变了。在一天内我们同时使用多个屏幕阅读不同的图像。借助于互联网,我们足不出户也可以进行图像的互动分享,使得图像能够传播的更快。生活节奏加快了,阅读碎片化,但事实上我们花费在不同屏幕上的时间,接受和处理的图像信息比起以往要高出许多倍,其中大部分的图像对于我们是没有意义的,传播也是无效的。阅读了很多,记住的却很少,图像的多屏互动和碎片化是这个时代图像阅读最大的特点,这种转变无疑给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
[2]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网民数字阅读状况调查报告,2016.
(作者:江苏开放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讲师)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