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班集体

2019-11-30李之清

学周刊 2019年33期
关键词:真心倾听健康

摘 要:在班务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若能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尊重和宽容学生,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一定能够得到学生的信赖和尊重。对于学生来说,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位良师,更是益友,教师和学生只有坦诚相待、互相尊重,班主任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另外,班主任要能了解学生的想法,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交流;真心;倾听;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3-001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3.010

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担负着决策与管理、组织与协调、教导与服务等多重责任,如此,班主任必须具有一套符合社会、学生、家庭等需要的角色行为。一个成功的班级管理者其行为首先应有细心、耐心和爱心,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奉献身心。所以,广大班主任在班务管理工作中,要用心构建一个良好健康和谐的班集体。

一、用心交流,建立合理的班级制度

(一)爱心如母,打好德育基础

要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教师必须要像慈母一样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的前提是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例如家庭状况、思想状况、性格特点、学习水平、兴趣爱好等。班主任在了解了学生的具体情况之后,不仅方便以后的教学工作,也能为今后班级的德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真心如父,制定班级制度

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能是引导,而不能左右,因此,我建议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当然,班规的制定需要全体同学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因为班规一旦制定出来,就必须严格执行,此时班主任要像一位严父一样严格管教自己的学生。围绕一定的奋斗目标,每个同学写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班规,由班干部汇总以后交到班主任处,并由班主任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和建议,然后再逐步地反馈给每一个学生。学生针对反馈回来的班规再进行公开讨论,最后投票表决每条内容是否通过。通过的内容形成班规,由全班同学、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遵守。

二、用心交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一)坦诚相待,尊重学生

在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班主任只有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时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学生对教师爱的情感才会进一步产生,这样,班主任的爱和尊重才能温暖每一位学生。此外,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学习成绩、班务纪律、教学秩序等方面的讨论和交流时,一要掌握好尺度,避免与学生发生冲突和较劲。班主任要爱护学生的尊严,有问题可以单独和学生进行交流,尽量尊重他们的内心世界。

(二)学会倾听,增进理解

倾听是一门艺术,虽然不难做到,但很多班主任都忽略了这一点的重要性。情况往往是这样的,班主任讲得多、教育得多,学生只有听的份。即使是犯错误的时候,学生还是只有听教师说话的份。这种单向的说教几乎谈不上是交流,直接后果就是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班主任要和学生做朋友,首先要学会倾听:学生有困难的时候要倾听;学生取得了好成绩的时候要倾听;学生有不满的时候要倾听;学生犯了错误为自己辩护的时候,还是要倾听。班主任对学生的倾听倾注了班主任对学生的包容和关心,也是班主任真诚对待学生的体现。

三、用心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班主任管理一个班级时,不仅要做到言传,更要做到身教,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榜样和表率。班主任只有自己时刻身体力行,才能理解到当学生的不容易,从而改革教学和管理方式。如果班主任不切实际地给学生安排过于繁重的任务,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还容易激起学生的叛逆心理,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严重紧张”。教师的以身作则可以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激发他们纷纷效仿,进而形成一种奋起直追的良好学习状态。通过共同的学习和体验,班主任和学生很容易形成某种共鸣,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在一个全班同学共同努力、积极上进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相互感染,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局面,促进学习成绩的进一步提升。

(二)换位思考,因材施教

换位思考就是教师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班主任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了解学生所处的状态,尊重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因材施教,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相关问题。班主任不仅要自己学会换位思考,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不仅要替学生着想,也要让学生替班主任着想。班主任不仅要了解学生,也要让学生了解班主任。因为只有相互了解、尊重和关爱,教育才能焕发出无限的生机。

在平时,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的时候应该将心比心,对学生的批评教育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什么是错、这样做为什么错以及以后如何才能改正等,要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另外,班主任在批评学生的过程中要体现关切之情,要做到批评时不忘鼓励,尊重学生的人格,时刻感受他们的情绪,尊重其差异性。教育学生的措辞一定要恰当,忌讳尖酸刻薄,如此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顾海良.新世纪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基础教育,2001(11).

[2]陈荫蔭.如何创建良好的班集体[J].新课程(小学), 2013(8).

[责任编辑 李 媛]

作者简介: 李之清(1979.9— ),男,汉族,甘肃民勤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真心倾听健康
班主任如何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