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宜州仫佬族依饭节道教祭祀音乐田野考察
2019-11-30谢美琳罗相巧
谢美琳 罗相巧
(1,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2,河池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 河池 546300)
一
仫佬族,自称“伶”或者“谨”是由百越族群中僚人的一支发展而来,在很多典籍中记载仫佬族属于“伶种”。仫佬族很早就生活在岭南地区,并以稻作农耕为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仫佬族本身的历史非常久远,可上溯至百越、西瓯、骆越远古时期。
仫佬族最大的特点是有本民族语言而无本民族文字,[1](82)这一特点导致了仫佬族在很长一段历史长河中没有具体的文字记载,直到仫佬人开始使用汉文字之后,仫佬先民才对本族的信仰、生活等各方面有一个简单的记载。因此,纵观历史文献,关于仫佬族的历史记载非常少。现在市面上销售的书籍以及官网上关于仫佬族的学术性文章也是屈指可数的,在这些书籍和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是当下的一些专家和学者完成的。
仫佬族及其道教祭祀音乐活动是伴随原始民族民间宗教、娱乐和劳动而产生,与人们认为能主宰万物的神紧密联系在一起。道教梅山教派的师公,是整场仫佬族依饭节民间祭祀音乐仪式的文化持有者,道教师公的法事仪式,推动着整个依饭法事活动的开展。在仫佬族依饭节祭祀的过程中,道教师公(梅山弟子)的念唱经文都是用汉文字写成,而师公的所有音乐表演使用的是当地的方言——仫佬语。因此,这给我们的田野考察带来了一些便利,至少在文字上我们不需要请当地人进行双语翻译。这些用于依饭节法事活动的念唱经文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为本文的宗教音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向。
仫佬人从诞生之日起至今一直居住在中国西南部的十万大山深处,这里的生存环境非常落后,仫佬人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他们对自然界、社会、人类本身的许多现象充满了未知和不解。仫佬人在自然力面前表现得非常的无能为力,于是他们把造福免祸的希望全部寄托于神的意志,希望通过膜拜自然来获得自然神的赏赐,以便摆脱困难。于是,仫佬人希望通过祭神来保护人畜平安,并对支配自己生活的自然力自然地产生了膜拜,祭祀活动在仫佬族地区变得十分的频繁和重要。
道教是对仫佬族宗教信仰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外来宗教。直至今日,由于道教中的梅山教派具有浓厚的仫佬族本族特色,已经成为仫佬人仪式活动的主要教派,并且梅山教派已经走进了一般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每逢有人生病或者发生自然灾害,必定会请梅山派的师公来做法事。仫佬人坚定的认为梅山派的师公能够主持各种法事仪式,沟通人神,祈神保佑,求福消灾,并且法力无边。
仫佬族最重要的道教法事活动就是办道场,仫佬族的道场仪式主要有3 种,[1](83)分别为:依饭节法事道场、丧事道场(又称为打斋道场)、打醮道场。仫佬人因惧怕鬼邪,所以驱鬼、赶邪、敬神成为仫佬人一种不可缺少的道教祭祀活动,如依饭节法事道场就是其中最重要一种道教祭祀仪式。
二
本次田野考察,笔者同罗相巧老师一起,于2018年11月12日凌晨5点从宜州市城西住所出发,当天亲自驾车前往罗城县大梧屯观看依饭节表演仪式。本文内容,主要是自本次田野采风整理成文。
依饭节已经成为了仫佬人重要的传统祭祀文化,其承载了仫佬人所有的寄托与希望,是仫佬人骨子里不能离开的一股精神力量。依饭道场是仫佬族特有的道场,是集仫佬族宗教信仰诸神之大成的宗教活动,其所祭之神非常广泛。仫佬人希望通过梅山弟子的法事活动,来实现族民们所有的愿望。于是每隔三到四年,仫佬人在冬至以后,以村屯或宗族(冬)为单位举行集体性道教祭祀,以求驱灾除难、保寿积福、族人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依饭祭祀仪式由二到三位梅山师公严格按照程序做法事。依饭法事一共六大内容(程序),具体如下:
安坛请圣
请圣环节是依饭法事活动的开端,这一环节相当于现今的迎接宾客的作用。道教师公身穿道袍,嘴里念唱着经文的同时,还伴随着武打动作(由2 到3 位师公根据具体的经文内容,精心、详细设计武打动作),其目的是为了迎接各路大神降临到活动现场。
师公的迎宾仪式是有一定顺序的,师公戴上哪种大神的面具(见图1,戴着大神面具的师公入场。拍摄时间:2018 年11 月12 日上午8:30,拍摄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罗城县大梧屯。拍摄者:谢美琳),这类大神就按要求来到现场就席入座。
图1,戴着大神面具的师公入场
主家屋内设立香案,村民们用红色的纸分别写上36 位(此处的36,只是范数,有可能1 幅面具管辖好几位拥有类似经历的神灵)神灵的名字,并且供奉上12 种清筵(素食),这12 种素食都是平时百姓食用的日常生活必须食品,比如:茶叶、黄豆等。远道而来的各位神灵在主家屋内可以尽情的食用这12 种清筵。
在梅山师公将诸位神灵接到法事现场并安顿好饮食后,师公要立即进行“安厨”仪式,这是因为整个依饭祭祀仪式中的贡祭品都是由厨师和灶王准备的,对其进行特定的法事仪式,以表仫佬人的敬重。坐坛师公谢元双锣鼓开场,行坛师公谢帮能手拄拐杖,斜背斗笠,先后正对、背对祭坛正壁弯腰行鞠躬做揖礼,并用仫佬语念唱着《启坛焚香通用科》第一页的“又请厨司历用”部分。在行坛师公反复三次鞠躬之后,将手中的三炷香火插到贡桌上用矿泉水瓶子做成的米筒中,然后师公一手持公鸡的鸡脚,一手持公鸡的鸡头,在空中大写“画鸡字令”,以示仫佬人对宗教及宗教图腾文化的敬仰。至此,安坛请圣环节宣告结束。
点牲
我们一行人乘车从宜州市往罗城县的途中,除了看到沿途连绵不断的山耸立在四周,感觉像一座难以找到出口的迷宫外,其次就是印入眼帘的带有公鸡图样的图腾。这种图腾文化遍及各家各户,每一户房子左右二侧的墙壁上,都有用红色涂料画有公鸡图案的图腾,这种图腾文化深入仫佬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展现出对宗教图腾的忠贞信仰。点牲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巩固仫佬人的图腾文化(见图2,仫佬人的图腾信仰公鸡。拍摄时间:2018 年11 月12 日上9:40,拍摄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罗城县大梧屯。拍摄者:谢美琳),突出仫佬人对图腾信仰的重视。
图2,仫佬人的图腾信仰公鸡
在点牲环节中,道教师公专门使用公鸡来祭祀(或者可以认为是款待)远道而来的各路神灵们。这充分体现了仫佬人对神灵们的敬仰,对本宗族道教祭祀的重视。
道教祭祀开始前,道教师公会通知村民凑足36 只鸡,然后由师公在36 只鸡中筛选其中的1 只,并进行宰杀。宰杀过程中的鸡血,需要装到放了盐和水的碗里。师公端着这碗血水向围观的村民们走去,并口里念唱经文。在场的村民们也跟着和唱:“啊娓”。[2](51)经过师公与村民们的相互反复对唱与合唱之后,师公将手中的血水给在场的村民各饮一口以示同心竭力。
接下来,师公点燃(本人及同伴在进行实地调查时询问过梅山师公:为什么要将鸡与贡品点燃,有何特殊意义?师公回答道:火可以去除晦气,带来好运)一卷红色的纸,并用已经燃烧了的红纸象征性的点燃已经被宰杀了的公鸡和现场摆设的其它供奉神灵的物品,然后用食指在空中大幅度的比划“超生度命”4 个字,以表示仫佬人设计点牲环节的最终用途是对图腾文化、各路神灵的敬意。
劝圣(即敬神)
当各路神灵们都来到了祭祀现场后,道教师公会引导在场的各路神灵们进行用餐即摆上12 种荤熟制品进行供奉,我们将这一环节称为劝圣。
12种荤熟制品包括:猪类制品中的猪头、猪尾、猪肉、猪心、猪肺、猪肠、猪血、猪腰,还有鸡、鸭和酒。
12 种荤熟制品囊括了仫佬人一年中生活主要的食材,祭祀贡品成为了仫佬人的一种生活习俗。在此环节中,各路远道而来的神灵经过师公的热情邀请后齐聚一堂、尽情畅饮,品尝仫佬人为神灵们准备好的12 道荤熟制品。
唱神(即跳神)
唱神环节是仫佬人进行依饭节道教祭祀的主要内容,是整场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这一环节的用时是整个祭祀仪式最长的。随着唱神环节的到来,依饭节道教祭祀也随之推向了高潮。
道教师公戴上各位神灵的面具,以念唱、舞蹈(武打)的形式将各位神灵一一请到舞台中央。[3](80)师公按照上帝的旨意将经文排列成序,神灵们按照经文的顺序依次出场。师公每请来一位神灵,就戴上该方神灵的面具,伴随着锣鼓乐声开始念唱(见图3,师公念唱请神。拍摄时间:2018年11 月12 日上9:40,拍摄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罗城县大梧屯。拍摄者:谢美琳)。师公的念唱经文内容是叙事性的长篇小说,长篇小说将每一位神灵的身世都介绍的很详细,道教师公给每一位神灵念唱经文的时间维持在5 分钟左右,如念唱经文《梁善利候王》:
图3,师公念唱请神
前神送福归筵上,梁善利候王来赴临。
且唱梁王初出圣,当初出圣有原因。
莫佬便要句佬唱,莫拿句客又来沉。
父母家有有米仓,牛羊又有几百个。
兄弟商量做生意,拿钱上州去贩盐。
担盐回到下船夜,连时那当无有船。
只叹八郎他性急,盐不与你又何能?
又叹贼蛮他性恶,连时开枪乱戳你。
第三枪来对兄肚,连时失命去里茅。
………………
母我不信出来看,正是子我又得回。
子我里身照样旧,底脚又穿双干靴。
中腰根带金扣, 头上插朵牡丹花。
兄弟商量来贺喜,说是杀猪又杀羊。
母我欢喜讲杀猪,父我欢喜讲杀羊。
杀猪杀羊未吃了,不知八郎对哪去
他去上天朝玉帝,玉帝奉勅与他回。
又给葫芦并药带,葫芦药带内有药。
八官得勃就不在,别玉帝转回家。
世间人多不信,我就放药下底江
人人得吃就成病,个男个女病纷纷。[4](158)
本经文叙述了梁王从出生到经商到最后受害归西的整个过程,是一段精彩而又曲折的故事。以上这段经文是用汉语写成,但是,在师公做法事的全程都是用仫佬语念唱。师公在表演念唱的同时,相应情境的武打动作是一定要有的。师公将念唱与舞蹈(武打)结合于一身,再加上师公本身的演技,使整个仪式现场逼真,让在场的村民觉得具体面具下的神灵附体一般,他们所崇拜的神灵真正通过道教师公的法术来到了仪式现场。
团兵(即合兵)
团兵环节再次巩固图腾信仰。道教师公手持一只村民事先准备好的公鸡,并沿着舞台行走一圈。在走圈的时候,师公嘴里念唱着一定的法事咒语。一圈待毕时,师公突然用自己的牙齿咬破公鸡的鸡冠。鸡冠的血慢慢渗入事先已经准备好的酒杯中。
酒杯中的鸡冠血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被师公象征性的点在村民用芋头、红薯做成的牛、猪、羊等动物的模型上,以预示来年好收成,一部分分给在场的村民,村民接过酒杯后象征性的各饮一口,以表示同心齐力。
送圣(即送梁九)
送圣是依饭节法事活动的最后一道程序。在此环节中,道教师公用仫佬语念唱,并用汉文字写成《送梁九》[4](164)的经文。《送梁九》具体经文如下:
当初公我做官大,当初我的祖父当大官,
家我富贵个个有,我们家里富贵人人都有钱。
禾也分我有十仓,分给我的谷子有十几个仓库。
牛马家有几百驼,家里有牛马几百头(匹)。
见弟思量做生意,兄弟商量去做盐生意。
个个讲贼使来杀,那些讲贼话的人便杀出来。
他就开弓射,那些實贼张开弓箭就射出。
第条請他尾有药,每条箭头都涂有毒药。
萧射来对我着,一萧射来便射中我(九官)。
九官性命失内草,九官被射死倒在草丛里。
兄弟商量作主意,兄弟就商量决定。
砍杠扎轿抬回来,砍来木杠扎轿抬回家。
抬得九官回家放,把九官的尸体抬回到家里放。
内家大小哭西沙,全家男女老少哭得非常痛心。
便请和尚来开路,就请和尚来傲道场。
绕钹开灵做沉镲,敲着铙钹为九官超度。
便请委景来点地,又请来地理先生找坟地。
有口圣地在尾山,找得一块很好的坟地在山顶。
拿到山上葬圣地,把梁九的棺椁抬上山顶安葬好。
七日七夜又转回,到了七天七夜他又显灵回来。
梁十出来得见他,梁十出来见到梁九。
说是兄我对哪回,就问哥哥你从哪里回来?
兄弟商量来贺喜,兄弟高兴就来贺喜。
娘我喜欢讲杀羊,我妈妈高兴就叫杀羊。
本经文叙述了梁九去做生意,贩盐回到半路被抢劫的盗匪毒箭射死的故事。在《送梁九》表演环节中,由一位师公扮演梁九,这位师公犹如梁九附体一般,一手持竹竿,并在竹竿的一侧绑上一只公鸡,一手提酒壶,边表演边喝酒,并且装作喝醉了的样子,嘴里还不时的说着粗话(此处的粗话是指性质低俗的言语)。被“梁九”附身了的道教师公,在念唱完经文后,放下手中的竹竿、公鸡、酒,然后手里拿起村民事先准备好了的一个猪尿泡,“梁九”拿着猪尿泡沿着在场围观的村民发问,问题的内容范围很广,涉及了天文、地理、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如果出现村民回答不上“梁九”的提问,“梁九”就拿着猪尿泡砸其头部,以表示梁九对于后人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监督与教育子孙后代的作用。
问答环节结束后,“梁九”向负责依饭节法事祭祀活动的4 为头人敬酒,头人以同样的方式向“梁九”回敬。“梁九”喝完酒后,顺手推翻身旁的座椅,拿着猪尿泡就向村口跑去,并用力将吹胀了的猪尿泡踩破,猪尿泡的破碎意味着一年的霉运以及不好的事情就会远离宗族村民。随即村民放起了鞭炮,到此,整场道教法事活动结束。
据依饭节道教师公在本次仪式结束后向笔者透露,依饭节每三年会举办一次大庆。在笔者整理这些田野资料的同时,也期待着2020 年的大庆的到来。
三
依饭节道教祭祀仪式对于仫佬人来说意义非凡,仫佬人除了获得通过师公的人神沟通带来好运之外,还收获了由街坊邻居、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借观赏依饭道场之机,所带来的情感互动,可谓是一举二得。仫佬族依饭节道教祭祀自从2006 年获得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受到了更多的外界关注与保护,希望依饭道教祭祀活动得到更多重视与发展。
注释:
①梅山教是巫术色彩浓郁的教派,其神灵和法术深受道教影响,因起源于湘中的梅山而得名。据张泽洪先生《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梅山教研究的文化意义》一文所述,广义的梅山指湖南中部的雪峰山东蔍,狭义的梅山仅指雪峰山东麓的北段,包括今新化县和冷水江市的全部,以及安化县、涟源市、新邵县的各一部分。从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来,梅山地区就是瑶族先民梅山蛮的聚居地,梅山教也是最先在瑶族民众中兴起,带有浓厚的瑶族民俗文化特征。
②大梧屯位于中国西南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管辖下的罗城县内。解放前,罗城全境不通公路、铁路,一条古驿道也没有。水路运输比起公路、铁路等陆上交通稍微好点,有武阳江下游寺门-小长安-牛鼻河段,贝江下游三防(今属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河段,东小江下游天河-祥贝(今属宜山县)-宜山河段,可通航小木船,直达柳州。但滩多水浅,运载量不大,运输周期长。解放后,罗城县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是水路,其次是日益完善的陆路和铁路。由于罗城县内群山围绕,交通相对于其它大城市还是落后很多。可能是由于罗城县大梧屯整体经济不发达,或者是交通带来的困扰,而导致其依饭节活动一直以传统的模式被传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