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音乐

2018-03-06张洁君

琴童 2018年2期
关键词:仫佬族对歌糍粑

张洁君

仫(mù)佬族和仡(gē)佬族看起来就像两亲兄弟一般,名字差不多。其实,这两个民族多多少少有些沾亲带故,他们都居住在云贵高原上,祖先也算得上是同一拨人。不过,历史上并没把仫佬族当作一个独立的民族,直到1953年8月30日经过民族识别,仫佬族才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仫佬族服饰

与那些喜欢大红大紫的民族不一样,仫佬族喜欢青色。他们自己种棉花、染布、制作衣服,所以服饰特别朴素、简单。在以前,仫佬族基本不富裕,族里的男子一生只能缝制一件长衫,做客的时候穿。其他时间,他们穿琵琶襟,那是一种无领短衫,衣身宽大,其实也算得上是一件小马褂。仫佬族的女子穿着自己用土布制成的围裙,脚下是自己绣的布鞋,头上多用青布包头。她们喜欢白银和玉石制作的饰品,比如玉镯、银戒指、银环,只有在结婚等重要场合才会穿戴,这些也是陪伴她们一生的礼物。

丰富多彩的节日

仫佬族喜欢过节,基本上每个月都有节日可过,其中,要以3年一次的依饭节最为重要了。依饭节是在立冬后的吉日举行,全村舞狮耍龙,唱歌唱戏,连续进行3天。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准备老姜、鸡蛋、芝麻、黄豆、老公鸡、鱼以及猪的心、肝、肺、腎、肠等12种食品,用来制作供品,向祖先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农历十月初一是仫佬族的牛节。据说,这一天是牛的生日,为酬谢牛对人类的贡献。这天,仫佬族人会让牛休息,给它们喂食最好的饲料,还要用上好的糯米做两个糍粑,分挂在牛角上,牵牛到水边,让牛照见自己的影子,使它高兴,然后取下糍粑喂牛,这就是替牛祝寿。

喜欢过节的仫佬族,也擅长准备节日食物,他们会根据不同节日准备不同的食物。比如正月十五要捣糍粑,二月包粽子,十二月二十四要做汤圆、蒸年糕……节日多种多样,食物也十分丰盛。

依山傍水的仫佬族

仫佬族居住在大石山与土山、丘陵的交错中,依山傍水的他们做房子可谓有一套自己的心得。他们无论将房子建在平地还是山坡上,都要修一个高出地面30~60厘米的地台。地台是用火砖搭建,人住在一楼,所以冬天可以烧地炉取暖做饭。聪明的仫佬族人,会在地炉旁修一个水坛。冬天一到,水坛中的水被地炉加热,可以一边取暖一边用热水,一举两得。

仫佬族居住地资源丰富,特别是蕴藏着煤、硫磺等资源,有“煤乡”之称。采煤矿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与传统。由于以前科技不发达,仫佬族人挖煤多多少少会发生点意外。因此,他们挖煤时不许讲不吉利的话,慢慢地,成为他们的禁忌。

精彩纷呈的歌舞文化

仫佬族喜欢唱歌,特别喜欢对歌,就连恋爱、结婚都通过歌声来交流与表达。每年的阳春三月和金秋十月,族里的年轻人会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到集市上寻找对歌的伙伴,找到满意的伙伴后,就邀到风景美丽的山坡上开始对唱,一问一答,觉得满意后,互赠信物。最后托媒人通报家长,确定婚期成亲。这就是在仫佬族盛行的“走坡”仪式。

结婚当天,仫佬族还有“歌卡”的习俗。由新娘的亲朋好友将一些要求与问题用歌设置成关卡,让新郎来回答,通过了才能让他接走新娘。同样,新娘到男家村寨也得答出问歌才能进新郎的家门。由于对歌时间比较长,看热闹的人也很多,一般家里有喜事的主人会提供好吃好喝的招待客人,以保证对歌时精力旺盛,情绪饱满。这还不算,许多地方要“闹歌堂”,族里的年轻人会在洞房内外摆擂台赛歌,新郎与新娘对歌,男女唱答,十分热闹。看来,在仫佬族,不会唱歌可不行呢。

呜哇

会唱歌的仫佬族,可少不了乐器的伴奏。仫佬族喜欢声音高昂的乐器,比如铜鼓、笛子、唢呐等。其中,还有一种独特的乐器—呜哇。它用70厘米长的泡木树捅去木芯为筒,筒腰凿出两孔,筒的上端插一竹哨,很简单。它的声音也很单一,所以,仫佬族人只能在秋收时吹奏,春耕起便收藏不用。

猜你喜欢

仫佬族对歌糍粑
广西仫佬族古歌活态传承研究*
对歌昆虫
对歌趁年青
基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仫佬族特色村寨保护研究——以罗城大勒峒村为例
做糍粑
二十八,打糍粑
打糍粑
跳跳龙失踪
中国惟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庆祝成立30周年
腊月糍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