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托克托县“双墙秧歌”调查
——兼论内蒙古的民间社火

2019-11-30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渔翁社火唱词

郭 宁 胡 君

(1,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2,呼和浩特《北方新报》,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40)

秧歌在中国北方地区,是一种颇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常常是民间社火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族民间歌舞文化的独特表达。

追溯秧歌的历史,我们发现,秧歌表演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就有对“村田乐”这种民间社火娱乐活动,有详尽的记载。形容灯会为“大率效宜和盛际,愈加精妙”。形容舞队为“连亘十余里”,“箫鼓振作,耳目不暇给”。[1](38)清代学者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也描述了秧歌与“村田乐”的关系:“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妇、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得观众之笑”。[2](94)秧歌的起源众说纷纭。一种说法认为,秧歌是在古代农民进行田间插秧时,为减轻劳作之苦而唱的歌曲。清乾隆进士李调元,在其笔记小说《南越笔记》中说:“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 一老挝打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谓之秧歌”;[3](14)还有一种说法,是把秧歌作为社日祭祀土地的活动的歌舞祭祀仪式来看待。祭祀是我国古代的风俗,《周礼·春官》:“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乐天畯。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4](465)表现出祭祀农神,祈求丰年是我们古代农民的美好愿望。祭祀活动大多以歌舞为主,逐渐形成了秧歌这一民间艺术形式。

托克托县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是呼和浩特市所辖四县之一。自明朝起,托克托县便逐渐随着走西口的移民潮,由原来的草原演变成为村落。“伴随人口的繁衍,社会的发展,城乡的形成,托克托县的民间社会也经历了一个由胜而兴的过程,这一历程与土默川的农业开发与‘走西口’浪潮密切相关”。[5](74)

本文的田野调查对象,就是诞生于托克托县的传统社火——双墙秧歌。为了更好地探究双墙秧歌这一民间社火,笔者于2018年11月,邀请呼和浩特《北方新报》特约摄影记者胡君一起,专程前往托克托县,对县文化馆程永乐馆长及“双墙秧歌”第三代传承人杨美丽老师进行采访,同时,获得了部分有关“双墙秧歌”的珍贵资料。接下来,笔者又于2019 年元宵节,再邀呼和浩特《北方新报》特约摄影记者胡君,同赴托克托县,观看传统社火表演并进行录制拍照。

本文结合两次实地田野调查,并结合“双墙秧歌”的文献史料、经典剧目、表演形式以及存续的问题等,在完成一份完整田野调查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对于这一非遗项目的思考,并涉及内蒙古西部农区民间社火的诸多内容。希望为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双墙秧歌”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社火,是内蒙古地区汉族民间舞蹈的统称,通常是农村和城市普通民众,为庆祝节日而自发举行的娱乐活动。清朝时期,为推动政治、经济发展,清政府推行移民戍边政策。蒙古人民精通牧业,却对农耕不甚擅长,因此“田土播种后,即各处游牧,谷虽熟,不事刈获,时至霜陨,亦不收敛,反谓岁歉”[6](1027)的状况较为突出,面对此状况,清政府派遣精于农业的官员来到牧区,农业发展成效明显,但总体不尽如人意。清政府与雍正十年(1732)宣布支持蒙古农业发展,自此形成了“从此内地民人以口外种地为恒产,蒙古人亦资地租为赡养”[7](卷4)的局面,使得大量汉族农民借“走西口”的移民潮进入内蒙古地区。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商业相继繁荣,吸引了大批汉族商人涌入塞外,同时也将各地的民俗文化传入内蒙古地区,丰富了文化的形式,尤其在新春佳节,来自各个地区和行业的人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和喜好,形成了祭祀、庙会、结社等组织形式来表达他们在节日期间的愉悦之情,为喜庆的节日添光喝彩。

“在土默川平原从牧到农的产业嬗变中,引发了以山西人为主的‘走西口’移民浪潮”。[5](74)其中不乏喜爱民间艺术的艺人,在定居内蒙古的同时,也带来了沉寂已久的汉族秧歌。在文化与文化的相互交融中,民间艺术也进行着交流的过程。一些秧歌兼收并蓄,推陈出新,衍生出了新的秧歌形式,并且促使了与地方戏剧的融合,“二人台”、“二人转”应运而生。每逢佳节,秧歌便成为人与人沟通,欢庆的最佳方式。在春节庙会时,商贾字号也会请艺人表演,以求得一年的生意兴隆。因此,落户于内蒙古地区的“双墙秧歌”,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且独特的民间舞蹈,据当地老人们说,距今有300年的历史了。

对于双墙秧歌的起源,在当地民间艺人中,也有不同的说法:“一是说明朝中期发端于陕西,后流传至内蒙古;一是说起源于明末清初,由山西流入内蒙古,两种说法各取所向,可均为脱离黄河文化的属性”。[8](331)

在实地调研中,表演“双墙秧歌”的民间艺人,对上述两种说认为都有可能,不论源自陕西还是源自山西,当地的百姓,就有从上述两个省份移民过来的。据老艺人回忆,实际的情况是:每年的正月十五,负责组织民间社火活动的公街会向各个商号要人来参与闹秧歌活动,有的商号没有这样的人才,有的商号人手稀缺,因此花钱到附近的村里雇人来闹秧歌便成为了各商号的选择。赶上没有商号邀请的时候,当地百姓自己也趁着闹社火的日子,自娱自乐地进行表演。表演的人中,以来自山西的居多,也有个别祖籍是陕西。

托克托县双墙村一开始是两个村子,分别为前墙村和后墙村,中间只隔着一条大路。这两个村子距离县城很近,约2 ~3 里,所以大多数商号都会选择去前墙和后墙雇人。经过几年之后,闹秧歌的活动干脆由前后墙子承担。这两个村子人口都不算多,单独一个村对于举办红火较为吃力,于是两个村进行合作,一起闹秧歌,双墙秧歌的名字由此得来,并在后期,前墙和后墙也合并为一个村,改名双墙村。

据文献记载,“双墙村的村民来自山西、陕西、河北各地。在举行社火活动初期,也曾请来民间艺人进行传徒授艺。双墙秧歌是在当地流行的蒙古曲儿、码头调等民间艺术沃土上,充分吸收了晋、陕、冀等民间艺术的丰富营养才逐步形成”。[5](81)当然,双墙秧歌成为今天独特的社火节目必然离不开内蒙古独特的人文环境,地理状况,社会生活,经济水平和宗教信仰等因素。在朴实的唱词中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真切的情感与鲜明的特色。

抗战时期,日军侵占了托克托县等县城,并在托县实行“移民并屯”政策,房屋被焚,村民妻离子散,流落他乡。“双墙秧歌”在那时也遭遇了灭顶之灾。当地百姓有好多年的时间,再未看到双墙秧歌的表演。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呼和浩特市与托克托县两级文化部门的共同抢救,才使得一度失传的双墙秧歌恢复部分内容。又经过几代民间艺人的不懈努力,双墙秧歌又在今天重现往日的光彩。

双墙秧歌精彩的节目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热爱艺术的老艺人经过世代提炼、加工并创造而形成如今的独特民间舞种。虽然来自民间,但经过不断的发展,其艺术化程度已经得到很大的提升。其中不少艺术水平很高的节目如《海蚌戏渔翁》在1958 年全国汇演中表现出彩,并获得奖项。在2007 年,双墙秧歌被自治区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 年,又在河南省鹤壁市举行的评奖活动中,由“双墙秧歌”传承人杨美丽老师参演指导的《竹马·老罕王进京》,经过层层选拔,现场角逐,获得第三届中国社火艺术节金奖(见图1)。⑤

图1.获奖证书

二、“双墙秧歌”独特的表演形式

(一)“双墙秧歌”独特的角色“分公子”

双墙秧歌拥有自己独特的表演程式,由“分公子”来点曲目。所谓“分公子”,是“双墙秧歌”中的行话,通俗些来讲,类似于我们现代舞台上的报幕员,他串起节目,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决定着在演出的场地和所要表演的节目,并且报出节目的名字,使两个节目之间可以连接起来。

但与现代舞台上的报幕员不同的是,“分公子”都是以对唱的形式来进行报幕的。“分公子”的角色,一般是由两个人来扮演,一丑一俊,形成鲜明对比。两个角色身着生角儿的服饰,以对扭对唱的歌舞表演形式在场上互动。在表演中,点到哪个节目,就由该节目组成人员一行人出来进行表演,而唱分公子的唱词也大多数是即兴发挥。例如:

我唱秧歌头一天,老婆骂我不要脸。有心打她两牛鞭,又是心疼又可怜。正月十五闹红火,大街市上人儿多。我的秧歌怎安排,头队鼓子唱上来。①

这时,被点到的头队鼓子,就会出场进行表演。表演过后,如果东家觉得还不尽兴,分公子还会烘托气氛,继续吆喝起来,鼓舞秧歌队进行更加卖力的表演,他们会继续唱到:

东家的鞭炮响得高,把我们兄弟难住了。

要唱咱们就好好唱,叮铃啷当惹人笑。②

分公子的唱词简洁明了,充分体现了“双墙秧歌”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即兴与草根的属性。质朴的唱词表现了节日的喜庆,这也是双墙秧歌充满魅力、深获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

(二)“双墙秧歌”的分类——“文秧歌”与“武秧歌”

“双墙秧歌”的表演者有100 余人,其形式和规模都比较宏大;表演剧目计约30 余个,并且分为“文秧歌”和“武秧歌”两种形式。因此,“双墙秧歌”被艺人们称之为“文武带打”[5](83)

文秧歌

文秧歌以歌舞为主要内容,是在陕西与河北秧歌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独特的人文环境与蒙古族文化元素进行的二度创作。通过表演方式、动作以及唱词曲等方面的改进,反映内蒙古地区的独特风貌。例如《踢鼓子》《海蚌戏渔翁》《竹马》等。在舞蹈动作特色上,“文秧歌”动作轻巧灵活,其表演技艺突出一个“扭”字,以“曲、仰、俯、撇”[5](84)为舞者主要体态,以“拧、晃、转、碾”[5](84)为主要动律,在传统秧歌技巧上同时融汇了蒙古舞蹈,与二人台步伐特点,感情细腻、朴素并且真挚,并以幽默、风趣、乐观的风格传递人物情感,经过加工提炼,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艺术风格。

武秧歌

双墙秧歌中的武秧歌(见图2)曲目很多,例如《孙悟空大闹老鼠洞》《武松醉打蒋门神》《三打祝家庄》《快活林》《三节棍》《七节鞭》《打渔杀家》《打焦赞》,主要是以武术表演动作为主。“一些艺人还结合了托克托县城关武术世家吴英、吴跃兄弟传授武术动作,在秧歌中加入了舞刀弄枪的情节,每到一处打开场子,便有几位身手矫健的的艺人手持刀枪剑戟表演一番……”[9](1884)内容丰富多彩,独具特色。

图2.武秧歌

武秧歌是把传统戏剧中的武打场面,应用在社火表演中,出现武术表演性质的对打场景,但它又不同于纯武术表演。表演者需根据脸谱、服饰等,扮演剧中人物,通过武打的形式,表演简单的剧情,刻画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武秧歌的表演具有固定的“程式”和“套路”,动作刚进豪放,武术技艺高超,出手不凡,使表演打动人心,情绪高涨。特别是匕首、暗器等的使用,在演出时常常给人出乎意料的感受。

(三)“双墙秧歌”的唱词

“双墙秧歌”的唱词,多至百首,不仅由负责报幕的“分公子”来表演演唱,真正上场的秧歌队,在上场表演的前后,也可以唱。因为大多都是即兴表演,所以,很多唱词不免存在低俗的内容,较为简单和粗糙。但这并不妨碍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唱词,有相当的艺术特色和自身的艺术价值。双墙秧歌的唱词,所涉内容很广,主要反映的是内蒙古西部地区农耕生活,有展现人伦道德的,有反映男女爱情,有的反映底层人民生活的,还有歌颂古代英雄人物事迹的等等。

下面的这段唱词《找鞋》,是“双墙秧歌”中经典的唱词:

一班子秧歌过来了,大姐姐就把二妹妹叫。

顾不上舀水扔下个瓢,抱上个娃娃往外跑,

门槛高,不拦倒,红鞋冒下丈二高。

裹脚布抖下一大包,今天才把个人丢了。

大姐姐寻,二妹妹找,找不见红鞋好心焦。

公爹知道还罢了,小女婿知道定不饶。③

这段唱词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旧社会妇女地位的低下。她们在封建的桎梏下,被迫裹着小脚,承担着家中所有的活。并且,在爱情上毫无自主权力。甚至都没有在正月十五出门看红火的自由,除非秧歌班子到了家门口,她们才能匆忙地看一眼,这才闹出了把鞋丢了的笑话。唱词生动幽默,使人忍俊不禁,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引人入胜,但却是通过简单的唱词控诉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不平等,反映了底层人民对生活的绝望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双墙秧歌”的另一曲目是《黑对头》,有一段唱词也很有意思:

阳嘙洒高黑黢黢,黑女子提得个黑箩头,

手拿一个黑铲头,来在黑家地里头,

扔蹦扔蹦挑开菜,黑小子放的对黑尖牛,

黑小子就把个黑女子看,黑女子就把个黑小子瞅,

不用你看不用你瞅,终究咱俩是黑对头。

旁人管媒我不嫁,倒坐南街开封府,

黑家鼓房订黑轿,黑锣、黑钗、黑号头,

还有四个黑轿夫。走了一夜没日头,

赖在黑家大门口,一进院,抬头看,

挂的一对黑灯笼,放的黑弓黑箭黑香头。

黑女子扔蹦扔蹦拜黑拜,黑小子扔蹦扔蹦磕黑头,

一拜爹二拜娘,拜完爹娘入洞房。

············

过上三年并二载,生下三个黑不溜,

大的所生一定墨,二的所生料炭猴,

所生三的生的好,起名就叫粪巴牛。④

这段唱词反映了黑小子和黑女子这对儿青年,在劳动中产生了爱情,并且坚定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坚持婚姻的自由,最终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

全段唱词抓住一个“黑”字,使得整个唱词主题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画面感也较为清晰,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入胜感,虽简单通俗,但整段唱词都彰显了一种青年男女追求幸福的坚定的力量,振奋人心,充满希望。

这段唱词充分运用了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故意将某些方面进行夸大,使唱词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喜剧特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像这样富有特点的唱词还有许多,其特点含义各不相同,在娱乐的同时也传递着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在这里,我们就不赘述了。

三、“双墙秧歌”经典剧目分析

“双墙秧歌”的剧目,包括“文秧歌”和“武秧歌”,共有近百个剧目,这里,我们挑出最具代表性的《踢鼓子》和《海蚌戏渔翁》进行分析。

《踢鼓子》

《踢鼓子》是载歌载舞的“双墙秧歌”表演形式,因演员踢腿击鼓而得名。《踢鼓子》的由来,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双墙秧歌”的老艺人周林宝,他是“双墙秧歌”目前能追溯到的较早的传人之一,他1931 年出生,是南街村村民。

老人讲述的“双墙秧歌”里《踢鼓子》的历史由来如下:宋朝时期有一位忠臣,百姓们称他为陆大人,为奸人陷害,被捕入狱。他的子女逃出京城后便四处流浪,姐弟两人以卖艺为生,《踢鼓子》就是他们演出的节目。他们走到哪里,便在哪里演出,所以这个节目在民间广为流传,很多地方都竞相演出,直至现在。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各地的踢鼓子根据自己的表演特点,形成了各自的风格特点。有的有鼓,有的没鼓,有的只有鼓架子,有的地方叫拉花踢鼓子等等,各不相同。

“双墙秧歌”中的《踢鼓子》流传至今,大约有160 多年的历史了。根据老艺人的回忆,位于黑河岸边的托县河口村,原本是一个水旱码头,十分繁华,南来北往的生意人,还有各种能工巧匠们,常常聚集在码头。随着经济的繁荣,文化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各地的艺人也纷纷赶来献艺。

《踢鼓子》就是来自河南的演员带过来的,再后来,由于包头市城市规模的扩大,交通要道便由河口镇转移到黄河下游的包头,河口村也变得萧条、闭塞起来。所以《踢鼓子》这个节目,自从流传过来以后,一直没有什么变化,较为完整的保留了它的原样。

《踢鼓子》是由男女二人共同表演的。男的扮演公子,身穿生角服装,戴着胡子,左手卡一个小鼓,右手持一个鼓槌,鼓是红色的,长度约为30 公分,形状是两头大,中间凹。女的扮演拉花姐,头戴花朵,身穿粉红色印花绸缎衣裙,左手提着长裙,右手持扇。(见图3)。

《踢鼓子》的舞蹈动作,也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男角扭秧歌步,两腿稍弯曲,给人以稳健、潇洒之美感,女角小碎步,走起来如同在水上漂,给人以轻盈优美之感。扭动时的基本特点有三节,即肩、腰、胯,在扭动时要松弛,柔软,形成一种有如傣族“三道弯”的曲线美感。肩部的动作尤其突出,在扭动时要上下前后自然地颤动,动作要轻松、活泼、协调,与蒙古舞中的碎肩极为相似。可见“踢鼓子”传入呼市之后,便受到蒙古地区传统舞蹈—蒙古舞的影响,使之有了蒙古地区民族特色。

《踢鼓子》舞蹈动作的形成,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由于河口村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自然条件差,生活较为艰苦,大多数人民从小就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长时间身体的负重,使人的体型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人的身体不仅变得粗壮,含胸驼背的现象也愈发严重。有很多人的躯体成团状,两腿稍弯曲,走路养成一种高抬腿的习惯,因此在表演时常出现一种曲膝略蹲、自然颤动或倒,身抬脚的形象。另外,过去《踢鼓子》中的女角,常由男性扮演,男扮女装之后模仿封建社会妇女神情体状,所以也常有扭捏、羞涩、含情脉脉的动作表情。这都受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人民的劳动生活的影响。

图3.《踢鼓子》表演

《踢鼓子》的舞蹈场次主要有以下几种:罗面场、平行场、押葫芦场(即8 字场)、里外罗成场、十字场、唱段场和结束场。

总之,双墙秧歌中的《踢鼓子》,其动作优美,轻盈潇洒,场次复杂,变化多样,节奏鲜明,跌宕起伏,风格迥异,热情欢快,演出结束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荡气回肠。《踢鼓子》有机联系了生活中的自然美和艺术中的典型美,使两者充分结合浑然一体,既表现了北疆人民的朴实、憨厚、勤劳、热情等特点,又抒发了高于现实生活的艺术审美情感,以更高级的方式呈现了农民的生活,反映了他们的现状,成为民间社火中独具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海蚌戏渔翁》

《海蚌戏渔翁》是双墙秧歌中最为精彩的一个节目,它流传于托县河口村。河口村位于黄河岸边,是古时的水旱码头和交通要道。这里的人们以打渔为生,滔滔黄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渔民。为了反映黄河岸边渔民的生活,讴歌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欢乐情景,当地的群众自发创作了《海蚌戏渔翁》这个节目,从明清时期开始演出,一直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并于1958 年进京表演,登上了大雅之堂,获得了骄人的成绩。

托克托县文化馆在整理挖掘民族民间非遗文化时,记录了托县老艺人周林宝的表演过程。

《海蚌戏渔翁》需要有三个人来进行表演,角色分别是老渔翁、海蚌和渔鸭子。这三个角色各有其独特特点,在表演中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其服装道具各不相同。

(1)老渔翁。老渔翁要身穿黄衣黄裤,头戴凉帽,脸上贴着胡子,肩上扛着钓鱼竿,惟妙惟肖;

(2)海蚌。海蚌身穿红色衣裤,头发梳成两个抓角,手握蚌壳。蚌壳高约为1.5cm,宽约为50cm,用竹条围成两个椭圆形外壳,然后用纸糊上。蚌壳外面着绿色,贴上若干金黄色原点。蚌壳需做成可张合式的,壳内侧需要订拉手以便于手握;

(3)渔鸭子。角色需头戴渔鸭子头部模型,身穿带有翅膀的白色衣裤和黑色背心。造型看起来不免有些滑稽,但却能生动表现出剧中幽默的元素。

《海蚌戏渔翁》(见图4)也有其固有的动作特点:老渔翁两腿稍作弯曲,走路时要大幅度摇摆,尽显老态龙钟之体态;海蚌则曲膝半蹲,左腿不动,右腿前后运动,两手抓着蚌壳做“张合”动作;渔鸭子走小碎步,两臂平伸,做飞翔动作。

《海蚌戏渔翁》是以舞蹈和哑剧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反映了黄河岸边渔民的生活,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

首先,通过海蚌和老渔翁之间的三次“交锋”,(第一次是海蚌夹住老渔翁,第二次是海蚌使老渔翁撒了空网,第三次海蚌被老渔翁抓住又放走)使得舞蹈内容生动、丰富,情节跌宕起伏,有了一定的戏剧性。一个“戏”字,也活灵活现的展现了海蚌和渔翁之间风趣幽默的关系。其中还穿插了渔鸭子的表演,使得舞台气氛更加活跃;

图4.双墙秧歌《海蚌戏渔翁》

其次,《海蚌戏渔翁》全程以舞蹈动作表现思想内容,渔鸭子的飞翔动作,海蚌的游泳动作,渔翁的钓鱼、撒网、下水、洗澡等动作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将人物和动物角色塑造的更加立体,富有生命力,从而使整个表演呈现出一种贴近生活的状态,并且具有浓烈艺术性;

再次,编排构思精巧,画面美丽也是《海蚌戏渔翁》的一大特点。老渔翁、海蚌和渔鸭子生动而富有戏剧性的表演,展现了生活的惬意与美好。海蚌在水中戏游,渔鸭子在天空翱翔,渔翁在岸边垂钓。其构思精妙,构成了一幅水上生活的优美画卷。再加上老渔翁黄色的服装,渔鸭子的黑白服饰以及海蚌姑娘粉红色的服装和绿色的蚌壳,色彩丰富鲜艳,整体画面颜色较为明快、艳丽,为故事情节以及表演效果增添光彩。

最后,表演自由,形式活泼。《海蚌戏渔翁》并没有固定的程式,也没有时间上的限制,表演中的每个动作演员都可以根据自己对于生活的观察和理解自由发挥,不同的舞者呈现出来的动作和表演效果也各不相同,动作的延长和缩短是根据舞者情绪以及表演节奏进行调整,但需要扮演角色的三个舞者相互配合,才能达到相映成趣的舞台效果。

总而言之,《海蚌戏渔翁》动作优美多姿,风格秀面典雅,整个节目充满了诗情画意,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若是要表演好这个节目,还需设身处地地体验一下渔民生活,体悟生活情趣,对其内涵有深刻理解,才能将舞蹈展现的更加活灵活现。

四、“双墙秧歌”的传承与发展

双墙秧歌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于清末民初达到发展的鼎盛时期。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在侵略军占领托克托县之后,双墙村几乎遭受灭顶之灾,房舍被焚,村民逃亡,流离失所。在那样一个战争纷杂的年代,国破家亡,农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因此双墙秧歌在那一时期几乎失传。

新中国成立前,群众艺术活动整体低靡萧条,奄奄一息。新中国成立之后,党的文艺政策和民族政策逐渐贯彻落实,促使我国民间文艺、社火等群众活动逐渐恢复。双墙秧歌作为我国民间社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重视。经过多年的努力抢救,恢复了其中一部分内容。但之后遭受了文化大革命的打击,并且伴随着老艺人的相继离世等一系列客观原因,双墙秧歌的原生环境发生了变化,之后的传承更加困难,令人堪忧。之后的秧歌表演一直处于无人问津,自然发展的状态之中,主动参与的年轻人日渐减少,双墙秧歌的发展和传承急需重视和保护。

2007 年,经过各方努力,托克托县文化馆将双墙秧歌这一传统社火,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托克托县文化馆馆长程永乐为我们讲述了申报非遗的过程(见图5)。

在采访时,他告诉我们:对于“双墙秧歌,”我们一开始先进行市级申报,紧接着再申报自治区级的。然后我们就开始组织人员拍片,进行资料的撰写,规整传承体系。项目申报后面就是传承人以及传承人的基本资料简介等等。将这些材料汇集,送到市级非遗部门等待评审。“双墙秧歌”的评审总体较为顺利,符合非遗标准和条件。所以能够申报成功。

近年来,双墙秧歌也作为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项目,受到了托克托县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团队,组织人员进行普查和整理,并且多次进入双墙村走访老艺人,组织这些民间文艺爱好者,对双墙秧歌经典节目进行排练,同时也对购置道具服装进行了资金上的一些支持。

图5.笔者(左)采访程永乐馆长(右)

这里,我们应提到杨美丽,这位“双墙秧歌”非遗项目的第三代传承人,她为双墙秧歌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5 年出生的杨美丽,自1969 年至1983 年,在托克托县歌剧团任主要演员;1983 年至2011年在托克托县文化馆任文艺辅导员;1984 年开始整理收集濒临失传的传统社火节目“双墙秧歌”,并亲自主演节目中的角色——《海蚌戏渔翁》中的海蚌和《踢鼓子》中的拉花姐。杨美丽老师自1984年开始骑着自行车每天往返20多公里,深入到双墙子村收集、整理、挖掘双墙秧歌第一手资料,拜师在周林宝、赵宽、李乐小名下,使销声匿迹的双墙秧歌再度呈现于人们的视野中。

1985年元宵节,双墙秧歌中的三个文戏《竹马》《海蚌戏渔翁》《踢鼓子》,在托县社火中崭露头角,重现风貌,杨美丽扮演的海蚌和拉花姐使观众耳目一新,并作为专题片在内蒙古电视台播放。自此,双墙秧歌这个传统舞蹈每年都会在元宵节进行展演,深受托县人民喜爱。杨美丽指导的《竹马·老罕王进京》在2015 年代表内蒙古民间艺术家协会参加河南省鹤壁市社火艺术节成绩优异,获得金奖,杨美丽本人也获得了该节目的优秀编导奖(见图6)。

“双墙秧歌”传承谱系一览表

出乎意料的是,杨美丽并非像传统传承人那样出生在秧歌世家,在参加工作前也并没有接触过双墙秧歌。凭着对双墙秧歌的热爱,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使得双墙秧歌恢复保留了部分经典内容。上世纪90 年代,民间艺术文化传承难以得到重视,加之人才的流失,杨美丽每年都会到乡镇中进行艺术辅导,帮助人们排练、演出双墙秧歌(见图7)。

经过不断的学习、指导再学习,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也使得演出技艺得到很大的提升,于2015 年10 月,被认定为盟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我们去采访杨美丽老师的时候,也正逢新春佳节,2019 年2 月18 日(农历正月十四),我们来到托克托县云中文化宫,由于双墙秧歌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会在云中文化宫进行大型展演,所以在正月十四这一天,所有的表演队伍都会在这里进行演出前的彩排,“寿阳鼓”、“握阁”、“高跷”、“云中鼓乐”、“河口老龙”、“托克托吹歌”等传统社火展示出其各自不同的风采,同时也为我们进行了一场“非遗盛宴”。从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二开始,各社火队伍就已经开始自行组织踩街表演。与呼和浩特市里不同,在这里,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节日的气氛,群众的热情使节日变得更加隆重。各街道张灯结彩,都在为一年一度正月十五晚上的表演作着充分的准备。我们对元宵节晚上的演出充满期待。

图6.杨美丽获得的优秀编导奖证书

图7.传承人杨美丽指导排练《海蚌戏渔翁》

2019 年2 月19 日(农历正月十五)下午,我们走在托克托县的街道上,鞭炮声震耳欲聋,人来人往,还有许多聚集在一起“闹红火”的群众。寒冬二月丝毫没有冷却人们的热情。演出晚间20:00 开始,从下午18:00 云中文化宫就开始聚集起了人群,等待着一场视觉盛宴。

晚间20:00,伴随着锣鼓和礼炮的轰鸣,璀璨的烟花在天空中飞舞,演出正式开始。我们看到了期待已久的双墙秧歌。这次搬上舞台的是双墙秧歌中的“武秧歌”,同时与“高跷”团队进行合作表演。首先上场的是“分公子”。“分公子”手持旗帜,伴随着“分公子的”指挥,演员各就各位。我们这次看到的是“武秧歌”中的《三打祝家庄》。《三打祝家庄》是我国四大名著中《水浒传》的故事情节,讲述了当年梁山好汉攻打祝家庄时,在头领宋江等人的带领下,各好汉乔装樵夫、渔翁等混入祝家庄,先后三次攻打,最终取得胜利。虽然只有大约8 分钟的表演,却精彩演绎出《三打祝家庄》的情节,叫好声连连,不禁让人拍手称快(见图8)。

与此同时,双墙秧歌的传统节目《跌跤人》也同时在台的两侧进行演出。《跌跤人》取材于蒙古族的摔跤运动,是由一位演员身背两个假人道具,匍匐于地,手臂垂直于地面,整个身体弯成拱形状,两个偶人对面置力,然后泼滚、翻腾,相互踢拌,作厮打状。滑稽风趣,逗人捧腹,舞的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亲和力,使人回味无穷(见图9)。

五、结语

双墙秧歌经历了繁荣—濒临灭绝—再度兴起的戏剧性转折,体现了我国对民间文化瑰宝的重视以及这一传统文化艺术本身具有不朽的活力和深刻的意义。双墙秧歌通过其唱词,故事情节,舞蹈内容等记录了朴实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阶级、政治、经济的现实状态,不仅具有娱乐作用,对我们今天研究当时历史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如今双墙秧歌虽然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在传承发展上还面临着难以忽视的问题:相关文献记载的缺失,老艺人的相继离世,年轻人的不重视,参与人数较少,无法形成体系等都是需要我们去面对克服的难关。单凭文化部门和传承人的努力,还是难以使双墙秧歌重绽光芒。对这一非遗文化的传承,仍需我们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发挥人们的创造性,为双墙秧歌注入新鲜活力,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将双墙秧歌传承下去,成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的瑰宝,也为其他民间社火的研究提供借鉴的意义。

图8.《三打祝家庄》

图9.《跌跤人》

注 释:

①至④为“双墙秧歌”剧目的部分唱词内容,笔者取材于托克托县文化馆,双墙秧歌第三代传承人杨美丽老师于2019 年11 月19 日发送的内部资料拍摄版本。

⑤图1:“双墙秧歌”传承人杨美丽老师指导的“双墙秧歌”剧目《竹马·老罕王进京》,获中国(河南·鹤壁)社火艺术节金奖。拍摄时间:2018年11月19日。拍摄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南郊托克托县文化馆档案资料室。拍摄者:郭宁。

图2:拍摄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南郊托克托县云中文化宫。拍摄时间:2019 年2 月19 日晚。拍摄者:郭宁。

图3:“双墙秧歌”是经典剧目《踢鼓子》,图片资料来源:由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南郊托克托县文化馆“双墙秧歌”第三代传承人杨美丽老师提供,取材于托克托县文化馆双墙秧歌申遗材料。拍摄时间:2019 年1月19 日。翻拍制作:郭宁。

图4:拍摄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南郊托克托县云中文化广场。拍摄时间:2019 年2 月19 日晚。拍摄者:郭宁。

图5:笔者采访托县文化馆程永乐馆长。拍摄时间:2018 年11 月19 日,拍摄地点:托克托县文化馆馆长办公室。拍摄者:胡君。

图6:获奖证书。拍摄时间:2018 年11 月19 日。拍摄地点:托克托县文化馆资料室。拍摄者:郭宁

图7:杨美丽老师指导排练《海蚌戏渔翁》,拍摄时间:2018 年11 月19 日。拍摄地点:托克托县文化馆资料室。拍摄者:郭宁。

图8:拍摄时间:2019 年2 月18 日。拍摄地点:托克托县云中文化广场。拍摄者:郭宁

图9:拍摄时间:2019 年2 月18 日。拍摄地点:托克托县云中文化宫。拍摄者:郭宁。

猜你喜欢

渔翁社火唱词
山西平遥:闹社火 展成就 盼发展
唱词(外一首)
闹社火
天宫院
那唱词本上,满是回忆
甘肃:新年舞社火,经久不息
神秘的“渔翁”
最会打鱼的渔翁
广西文场的曲词艺术特征研究
社火,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