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类独立学院建立职业岗位模块化课程体系初探
——以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为例
2019-11-29周步高谢欢黄毅勇曾鸿鹄乐毅敏
★ 周步高 谢欢 黄毅勇 曾鸿鹄 乐毅敏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南昌 330004)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是江西省13所独立学院中唯一一所医药类本科院校,被列为江西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十所试点院校之一,自2001年独立办校以来,根据国家中医药发展纲要、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要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打造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抓住国家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及地方经济发展升级的大好机遇,经过十余载的探索,初步建立了与职业岗位能力对接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1 我校在独立院校发展道路的一些思考
1.1 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招生制度、评价方式上与母体学校存在很大的同质性,同时,按照教育部26号令,为不断夯实办学基础,充实办学条件,全面达到独立学院办学的各项指标要求,通过教育部考察验收,取得独立学院办学许可证,实施差异化发展,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必然道路[1]。
1.2 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可行性 国家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升级需要,给医药类独立院校转型提供了机遇。我校在举办医药类本科教育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我校自2001年办学至今,在依托普通本科办学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职业教育办学经验,高等教育进入常态化,由规模发展走向质量发展。由于医药护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职业属性,只需在已有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将极大地增加转型成功机率。
2 深化校院合作是有力构建与职业岗位能力对接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基础
通过与医院签订“合作办学培养协议书”, 学校、医院、学生签订三方“联合培养就业协议书”。 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组织人才培养工作,让医院参与制订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核标准等,双方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实习实训基地、课程开发、实训大纲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医院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学校与医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基于临床医疗需要的核心课程体系,共同参与教学和考核。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同步。抓好订单培养和委托培训工作,逐步实现全面对接,并建立起校院合作一体化办学的长效机制。
3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核心
学院在已有的师资队伍结构基础上,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积极打造一支兼具教师资格证书和本专业(或相应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既有从事本专业实践工作经历又有较强理论教学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通过采取全日制专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改造升级、教学实训基地兼职教师理论水平稳步提升、应用技术型本科师资队伍结构优化等措施,采取自主培养、引进、外聘、与企业联合实施“双挂”等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有较高教学水平与职业岗位能力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制定教师进修和培养方案,促进教师在职成长,为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最终建立打下坚实的人才队伍基础[2]。
4 狠抓落实是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关键
围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由企业和用人单位全程参与课程建设,既要与专业基本理论相适应,又要与生产实践相符合,还要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加强核心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力度,积极推进“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主要措施包括。
4.1 课程体系设置方面 改革原有的按专业方向设计教学内容的框架,基于职业标准分解和提炼出从事具体岗位工作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构建体现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及评价标准体系。以专业选修课的方式,开设了12个教学模块(妇科、乳腺、五官、肛肠、康复医学、皮肤性病、医学美容、男科、灸疗、全科、医学影像、中医养生),突出了应用型、技能型,符合市场需求;同一类别不同专业学生可自主选择任意模块学习,打破专业限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按要求完成学业的学生,可同时获得毕业证、学位证和模块证书。模块化课程体系与学院人才培养定位紧密相关,既有别于一般本科院校过多强调理论教学,也有别于高职院校过多强调技能训练,真正做到了取两者之长,补两者之短,培养“宽基础、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4.2 教学方法改革方面 依据学科与专业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侧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侧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摒弃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实现课堂“双向互动”, 增强主动式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注重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整合融合,开展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将理论教学、现场教学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工厂模式, 使教学内容丰富而不单调, 教学过程生动而不枯燥,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3]。
4.3 教材建设方面 由于独立学院所使用的教材与一般普通本科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大同小异,针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教材出现了断档。而实施模块化教学,需要根据不同模块所要达到的目标、学生特点建设符合我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系列教材,切实把“模块化”教学落到实处,做到因材施教。设立教材建设专项基金,编写和出版一批能反映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特色的精品教材和突出应用技术能力实训指导丛书。
5 就业率和社会满意度高是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最终目标
人才培养的质量好坏主要是通过学生就业情况、考研情况及后期发展等社会评价体系来观察,自办学以来,我校在全省独立院校就业情况考核过程中始终排名前三四位,初次就业率在88%以上。然而中医药院校临床专业学生就业因受到学历层次、国家政策、就业形势、家庭环境等
多方面的影响,其就业情况在专业对口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其质量好坏最直观的证据是考研录取情况。从我校的考研录取情况来看(见表1),不难发现,临床专业模块化课程培养学生考研录取率占全系年度考研录取平均为46.69%,最高达56.41%,而考研专业与模块化课程培养方向一致者,其平均比例为35.73%,最高达46.34%。这一系列数据说明,临床专业模块化课程培养是我校临床医学系考研录取的生力军,同时其考研录取专业与专业模块化课程培养方向相符比例程度很高,说明临床专业模块化课程培养在激发学生临床专科专病的兴趣,提高其考研录取成功率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表1 近年来临床专业模块化课程培养学生考研录取情况分析
6 结语
作为一所医药类独立院校,如何在大学林立的局面中求生存、谋发展,是我校本科办学以来一直面临的核心课题。一直以来,我校主动面向地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特色兴校,坚持实践育人,努力搭建独立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着力打造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4],抓住国家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和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升级的大好机遇,力求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并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同时为同类医药独立学院发展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