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分宜县珍稀濒危保护药用植物资源分析及保护策略研究
2019-11-29钟卫红曹岚杜小浪慕泽泾
★ 钟卫红 曹岚杜小浪 慕泽泾
(1.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浙江 宁波 315000;2.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
江西省分宜县位于赣中偏西,袁河中游,东经114°29′~114°51′,北纬27°33′~28°08′之间,县境南北长约65公里,东西宽约36公里。东接新余市渝水区仁和、界水、九龙山乡和下村、欧里、观巢、河下镇;东南与吉安县油田镇相邻;南连安福赤谷、山庄乡;西连宜春市袁州区新坊、渥江、芦村、寨下乡和彬江镇;北界上高县田心、翰堂、南港镇和蒙山林场。县境南为低山区,北部丘陵,袁河横贯中部,间以平原岗地。地势南部略高,中部较低平。最高峰为大岗山,大岗山地区地貌形态主要为低山丘陵地形,整个地势西高东低,逐渐倾斜,山脊呈南北走向,大岗山主峰海拔1091.8米,是以变质岩为主形成的锯状陡峻中山地形,山峰重叠,山坡陡峻,水系不甚发育,河谷狭窄,多呈“V”字型,由西向东过渡到低山地形。区内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有2座,即大岗山和鄱官岭。分宜县复杂的地形地貌、生态多样性孕育了丰富的药用植物。
1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类和保护级别的确定
珍稀濒危植物和保护级别的确定主要依据是原国家环保局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编写,1987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第一册和1994年江西省林业厅制定,经省人民政府审定批准颁发的《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及《江西森林》[2]中发表的《江西珍贵稀有濒危树种名录》提供的标准和名录。其中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级别划分的标准是:
(1)国家级濒危(临危)的种类。是指那些在他们整个分布区或分布区的主要部分处于有灭绝危险的分类单位。这些植物通常稀少,地理分布有很大的局限性,仅仅存在于典型地方和常常出现在有限的、脆弱的生境中。他们走向灭绝的危险 ,可能是由于生殖能力很弱,其数量减少到快要灭绝的临界水平;或是他们所要求的特殊生境被破坏,被剧烈地改变或已退化到不能适宜他们的生长;或者是由于过度开发、病虫害或其他还不清楚的原因所致。
(2)稀有的种类。指那些并不是立即有灭绝危险的,我国特有的单型科、单型属或少种属的代表种类,但是他们分布区只有很少的群体,或是由于存在于非常有限的地区内,可能会很快消失;或者虽有较大的分布范围,但只是零星存在的种类。
(3)渐危(即脆弱或受威胁)的种类。是指那些因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所致,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在他们整个分布区的重要部分很可能成为濒危的种类。
(4)列入一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是指具有极为重要的科研、经济和文化价值的稀有濒危的种类。
(5)列入二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是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重要意义的稀有濒危的种类。
(6)列入三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是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一定意义的渐危或稀有濒危的种类。
江西森林编委会根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并参考有关林业部门办法的珍贵树种类别,结合江西省的具体情况,将江西的珍贵稀有树种进行了分级,其标准是:Ⅰ级珍贵稀有树种为我国中亚热带特有,并在科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而处于濒危状态的单型科或单种属植物。Ⅱ级是指在科学研究或生产利用上有一定价值,而且已濒危的种类。Ⅲ级是指在科学研究或生产利用上有一定的价值,目前虽未陷入濒危,但数量已日趋减少,且分布范围较狭窄,或者分布较广而零星分散的种类(江西森林编委会,1986)。江西省省级濒危保护植物级别的划分标准大同小异。
珍稀濒危等级(IUCN)根据个体数量下降速度、物种总数、地理分布、群族分散程度等准则将物种划分为9等级,具体级别是:绝灭(EX);野外绝灭(EW);极危(CR);濒危(EN);易危(VU);近危(NT);无危(LC);数据缺乏(DD);未评估(NE)。
2 分宜县天然分布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1-3],对分宜县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调查表明,分宜县内天然分布的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共有182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有7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有45种;江西省Ⅱ级珍贵稀有保护植物有12种;江西省Ⅲ级珍贵稀有保护植物有48种;其他省区珍稀保护植物有75种。IUCN等级为CR的植物有2种;为EN的植物有7种;为VU的植物有15种;为NT的植物有7种;为LC的植物有104种;为DD的有2种;具体物种信息见下表1。
表1 分宜县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
注:*指第二批列入中国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
3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致危原因
江西省分宜县地处中亚热带,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复杂,有省级自然保护区大岗山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为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环境多样,物种丰富。同时,分宜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现已探明并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达十余种,如:煤、钨、石灰石、石英石等。其中煤炭现已探明储量为1.1亿吨(其中烟煤约398万吨)主要分布在袁河以北9个乡镇。已探明分宜县石灰石储量为96,200万立方米,主要分布于分宜镇、湖泽镇、洞村乡,高岚乡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吸引着人们,从而形成了县内药用植物濒危的如下几个原因:
一是矿产的采挖,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开采场地的建设以及运输道路的修建等严重破坏了植被原有的生态环境,加之洗矿等产生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和山谷,破坏流域两岸的生态环境,而且破坏水体,影响深远。导致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受到威胁,甚至有些对环境较敏感的物种濒临灭绝。
二是生境的退化,导致适合药用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减少。经调查发现,分宜县许多林地原有植被砍伐后,未及时补种原有植被,而是换成了经济效益较高的竹林,致使原有适合药用植物生长的生境减少。
三是药用植物自身对环境要求严格,种群较小。有些药用植物种群小,自身适应性较差,天然更新能力较差。
四是对观赏性的药用植物过渡采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人们对观赏药用植物的认识也逐步增加。分宜县丰富的植物资源引来了人们对观赏植物的过渡采挖,造成了资源的破坏。
4 分宜县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保护策略
针对分宜县内药用植物濒危的原因,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以期能够更加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一是政府加强管理和监督,增加法律法规保障体系的建设,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情况下,注重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维护;二是加强对本县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对本县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进行全县范围内彻底的盘查工作,摸清植物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等,为更好地保护这些植物提供依据;三是建立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繁育基地,为保存县内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提供特定的种质保存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