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产妇产后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睡眠影响的研究
2019-11-29黄珠
黄珠
(南平市政和县医院,南平,353600)
分娩是妇女生理和心理经历的重要应激,对提高护理质量的要求更严格。优质护理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研究重点,在产科护理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本研究将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观察优质护理对产妇产后睡眠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南平市政和县医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优质护理组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30.7±5.3)岁,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9.1±1.2)周;自然分娩27例,剖宫产13例,初产25例,经产15例;对照组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1.1±4.9)岁,孕周36~12周,平均孕周(39.5±1.5)周;自然分娩30例,剖宫产10例,初产24例,经产16例。2组患者的年龄、孕周、分娩方式、分娩次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无妊娠并发症、无合并其他系统疾病的健康产妇;分娩的新生儿无疾病的产妇;同意加入本研究的产妇。
1.3 排除标准 有精神疾病史、成瘾性药物服用史的产妇;除分娩外近期有其他应激事件的产妇;不同意加入研究的产妇。
1.4 研究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与常规产后护理:宣教产后知识、饮食指导、哺乳指导等。
优质护理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干预。主要从2个方面实施:1)产后出血及哺乳优质护理干预:a.产妇在入院时即进行宣教,采取卡片、影像资料等方式,应用产妇理解的词汇讲解产后出血、恶露、哺乳的相关知识。可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提前练习哺乳姿势。b.产后实施母婴同室,新生儿接受处理结束即裸放在母亲胸前,进行初次哺乳,由新生儿的吸吮促进产妇催产素的分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同时能够通过拥抱新生儿缓解产妇生产过程中的恐惧、消极心理。c.产妇及新生儿安返病房后,护理人员定时巡查,监测产妇的血压、体温等,检查恶露情况,及时发现出血量增加或感染等并发症的产妇,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指导产妇尽早下床活动避免发生静脉血栓,根据产后的伤口情况选择适宜的体位减少疼痛。d.指导产妇哺乳,讲解新生儿哺乳护理以及乳房护理的相关知识,对无经验的产妇加强哺乳方法的指导,根据产妇伤口情况以及哺乳熟练度采取坐位、卧位哺乳等;增加产妇哺乳的信心,尤其对母乳量存在显著疑虑的产妇,要给与适当心理沟通,避免其因此产生焦虑等情绪,进一步影响泌乳量和睡眠。饮食应以清淡、高营养、富含纤维素为主,可增加饮水量,减少动物汤类摄入。2)睡眠优质护理干预:a.了解产妇的睡眠情况,影响其睡眠的因素,并给与针对性的护理。b.针对有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产妇给与心理干预,对其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进行分析,帮助患者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同时与产妇家属沟通,获得家属的支持和配合,稳定产妇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对因哺乳、护理新生儿影响睡眠的产妇,可指导其哺乳结束后,由家属承担主要的新生儿护理工作,保证产妇睡眠量,使其随着产后恢复逐步适应产后的新生儿护理等。c.改善产妇睡眠环境,维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光线柔和,环境安静;生产后前1周限制探访次数及人数,避免产妇过度劳累;产后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影响睡眠的饮品,纠正不良睡眠习惯,睡眠饮用牛奶、聆听舒缓音乐,减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应用。
2组产妇入院前和出院前均填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产妇的睡眠质量,总分为21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2 结果
见表1。
表1 2组产妇睡眠质量变化分)
3 讨论
产妇是医院患者中特殊的群体,经历了妊娠分娩应激后外,其心理生理均经受了极大的变化,对高质量的护理具有迫切需求。优质护理是一个整体化、个性化的高效护理模式,能够为产妇的生理、心理提供全面的护理,满足产妇的诉求,因此,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应用广泛。陈新颖[1]在妇产科患者总实施优质护理的研究认为,优质护理对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的提高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产妇因应激导致激素水平紊乱,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可诱发宫缩乏力、产后出血[2],实施优质护理也可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3-4],对患者的尽快恢复提供保障。
良好的睡眠是产妇尽快恢复,顺利母乳喂养的前提,但产后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使产妇不能获得高质量的睡眠。本研究说明优质护理对产妇的睡眠状况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这一研究结论与相关研究结构一致。有研究显示[5],优质护理可以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改善产妇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对产妇实施产后优质护理干预能够调节产妇的心理、生理状态,达到改善其睡眠质量的目的,有利于产妇的恢复,是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