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配合预见性护理在胆道闭锁患儿术后中的应用

2019-11-29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胆管炎预见性黄疸

赵 爽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普通外科,辽宁 沈阳 110004)

小儿胆道闭锁是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肝内外胆管闭塞,目前临床以肝门空肠吻合术为主要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较多,术后患儿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肝硬化,远期疗效较差[1]。《金匮要略·黄疸病脉症并治》指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湿是黄疸病机的关键,湿热瘀滞是黄疸的病理原因[2]。因此早期采取预防性干预及健脾化湿、活血化瘀是治疗的关键。本研究采用加味茵陈四逆汤配合预见性护理治疗胆管闭锁患儿,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6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胆道闭锁患儿52例,均经过外科手术确诊为胆道闭锁,且行肝门空肠吻合术治疗,术后黄疸均未消退。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男12例,女14例;年龄26~88 d,平均年龄42.3 d。研究组男11例,女15例;年龄25~89 d,平均年龄43.8 d。2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手术方法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1)患儿均经手术证实为胆道闭锁;(2)症状表现为皮肤黄染、巩膜黄染,尿黄,陶土色粪便,化验检测肝功能异常、贫血、不同程度营养不良。进行肝门空肠吻合术,手术日龄<90 d;(3)坚持服药、定期随诊者。

1.3 排除标准(1)手术日龄>90 d,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肝内胆管结石等;(2)严重的心脏、肝脏、肾脏、神经系统等疾病,肝衰竭者;(3)不配合治疗,不定期随诊者。

1.4 干预方法

1.4.1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进行加味茵陈四逆汤治疗。药物组成:茵陈30 g,制附子15 g,川芎10 g,甘草10 g,干姜15 g,水煎至100~150 mL,每日1剂,早晚各1次空腹温服。2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

1.4.2 护理方法(1)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护理。术后心电监护、吸氧、口腔护理、管道护理等,术后1~2 d患儿出监护室,对家长进行宣教指导;(2)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①减少肠道菌群。术前给予生理盐水洗肠,低压回流,仔细、充分的洗肠可有效降低术后胆管炎的发病率;②减少肠内容反流。术后患儿进食时,让母亲右手抱喂患儿,头部紧贴母亲右臂,呈舒服姿势,患儿胸部紧贴胸部,腹部紧贴腹部,哺乳后抬高患儿上半身呈35°,患儿睡觉时保持左侧卧位上身略高;③胆管炎先兆。排除不明原因的哭闹、烦躁、低声呻吟、噩梦惊叫,出现上述症状均为“胆管炎先兆”。出现症状后1~2 d,患儿发热、黄疸加重、腹胀、茶色尿、血胆红素明显升高,因此发现胆管炎先兆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是预见性护理的重点;④饮食指导。建议母乳喂养,在母乳不足时给予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喂养,根据患儿不同发育阶段,及时添加辅食,多补充维生素、高蛋白食物,增强抵抗力,饮水量每日>1000 mL;⑤用药指导。术后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及利胆相关药物。由于术后患儿肝功能较差,糖皮质激素可改善肝功能及胆汁反流情况,因此广泛应用。人免疫球蛋白具有调节免疫、免疫替代等作用,丙种球蛋白可改善免疫力状态,益生菌可调节肠道微生物生态平衡,因此建议患儿选用,可有效促进患儿康复。

1.5 观察指标(1)2组患儿干预前、干预3个月黄疸消退情况及总胆红素水平;(2)胆管炎发病率、生长发育异常率、腹腔积液和肝衰竭发病率、大便色卡分级异常率。

1.6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皮肤黄疸消退明显,外观无黄染,血总胆红素值下降>75%;有效:皮肤黄染大部分消退,血总胆红素值下降50%~70%;无效:皮肤黄染无明显消退,甚至加重,血总胆红素值下降<5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х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胆道闭锁患儿黄疸消退情况及总胆红素水平 干预后研究组患儿黄疸消退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总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胆道闭锁患儿黄疸消退情况及总胆红素水平比较

2.2 2组胆道闭锁患儿临床疗效 干预后,研究组胆管炎发病率、生长发育异常率、腹腔积液和肝衰竭发病率、大便色卡分级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胆道闭锁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胆道闭锁在中医学中属于“胎黄”“黄疸”范畴,患儿多有元阳不足,气机不畅,血行瘀滞;胆道闭锁多虚实夹杂,虚证表现为脾气虚、脾肾阳虚,实证表现为血瘀、寒湿、气滞,因此治疗以温阳化湿、培本扶正、活血化瘀为主。《金匮要略》中关于本病的描述:“与寒湿中求之”“利其小便”“以汗解之”。《医门法律》中描述茵陈四逆汤,配伍严谨,主要治疗黄疸阴证。加味茵陈四逆汤中茵陈蒿具有祛湿退黄的功效;附子是回阳救逆的的第一要药,配伍干姜可温肾扶阳;川芎性温,入肝胆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肝小动脉,有效改善肝内微循环,对降低肝脏纤维化有独特的功效[3]。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患儿黄疸消退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本研究中预见性护理对减少肠道菌群、减少肠内容物反流、胆管炎先兆等症状有重要的预防性作用[4]。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胆管炎发病率、生长发育异常率、腹腔积液和肝衰竭发病率、大便色卡分级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中药配合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改善胆道闭锁患儿黄疸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患儿的预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胆管炎预见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胆道闭锁Kasai术后胆管炎的诊治及预后研究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