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方本科院校篮球主修学生身功能性筛查与矫正的研究
2019-11-29赵凡,黄涛
赵 凡,黄 涛
(1.西藏民族大学 体育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2.黄冈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
1.前言
篮球运动是一项拥有广大群众基础的体育活动,其对抗贯穿于整个篮球运动过程之中,也是吸引人们参与的重要特点之一。篮球主修课程是高等院校体育专业为篮球专业人才培养而开设的核心课程,学生在进行篮球主修的学习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性要求很高。我国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任务主要依靠各类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然而地方本科院校本研究中的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指建立在全国各地,并由地方管理的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招生生源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存在接受的训练方法手段、训练年限和所达到的运动水平等方面都相对不足,学生普遍存在身体素质发展不全面的状况,导致他们在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学习时经常出现伤病、学习能力偏弱、对抗能力较差、影响了专项技术学习效果。从而严重影响了地方体育师资培养的质量,进一步影响到了当地学校体育的发展。
身体功能性动作筛查与矫正是Gray cook等人研究设计出的,简称FMS测试。它是一种简便的、量化的基础运动能力评估方法,通过简单的7个动作来检测运动参与者再进行测试动作时的稳定性、关节灵活性、左右两侧是否对称,提供具体的数据来反映运动参与者的身体功能动作基本情况和有无潜在伤病。
目前,我国关于身体功能性动作筛查与矫正的应用和研究很多,但主要是集中针对国家队和高水平运动队当中,但对于学校体育和体育专业等方面的研究很少,为本研究的提出和实施提供了契机,对高校体育专业运用身体功能动作筛查与矫正展开对比研究,期望通过本研究所达到的效果可以改善地方性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不全面和运动伤病的困扰,对体育专业其他术科的建设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2.研究对象
2.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黄冈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篮球15级专修班20名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在中国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网络资源平台,对“身体功能训练”“FMS测试”“篮球专修班学生”“地方性高校”等关键词进行检索,了解相关的学术研究,为论文撰写、FMS 测量步骤的确定及最后结果分析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2.2.2 测试法
应用功能性动作筛查专用器材、皮尺等对黄冈师范学院体育学院15级篮球专修班20名学生进行功能筛查测试和身体部位长度和围度的测量。
测量方法与步骤
(1)受试者填写个人基本信息,测量身高体重。
(2)对测试中注意事项进行提前说明。
(3)将测试方法和流程在测试之前进行1次正确示范。
(4)筛查共进行7项动作模式测试,每项测试都有2次机会,7项身体功能筛查动作分别为:深蹲、跨栏架、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性、直腿上抬、躯干稳定俯卧撑、旋转稳定性。
2.2.3 实验法
根据功能动作筛查得分的结果,针对篮球专修学生存在的运动弱项设计一套具体的功能训练矫正方法和计划,并将这些计划融入到实验组学生的日常课堂训练中。
2.2.4 数理统计法
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11.5对受试者基本情况、测试得分进行录入整理,制成数据图表对所得出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FMS测试结果分析
3.1.1 实验前两组学生FMS成绩对比分析
功能性动作筛查包括以下7个动作测试,根据筛查标准,每种动作模式筛查的最高得分为3分,最低得分为0分,1分和2分根据动作完成情况打分,功能动作筛查结果总分为21分。
结果分析如下:
表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学生身体功能动作筛查总体成绩对比统计表
(注:P﹤0.01 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 存在显著性差异)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通过身体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检验结果P值都大于0.05,说明两组学生7个动作的总成绩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保证了实验的同质进行。
通过此表可以看出,测试得分最少的项目为跨栏架动作。跨栏架动作反映的是学生的单腿支撑时的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的稳定性以及髋部的伸展能力,这个结果表明学生的单腿支撑平衡能力、核心控制能力和关节灵活性有待提高,主要是由于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不规范动作和缺少身体功能训练导致的。
测试积分最高的两个动作是肩关节的灵活性动作和直线弓箭步,肩关节灵活性两组学生平均得分2.37分,肩关节灵活性动作是测试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向内外旋转能力以及灵活性。肩关节灵活性好说明学生肩关节可以做较大幅度灵活的动作。直线弓箭步两组学生平均分为2.085分,直线弓箭步动作可以检测学生的股四头肌力量大小和膝关节以及髋部稳定性,相对其他测试动作而言得分较高,说明学生整体股四头肌较发达,身体自上而下的运动链稳定。
深蹲动作两组学生平均得分1.78分,深蹲动作是检测学生身体两侧的对称性以及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灵活性。影响深蹲测试得分成绩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学生运动时身体左右不对称,身体的躯干、髋关节和膝关节的没有有力的稳定性,髋关节灵活性差,在做动作时不能提供有效支撑和稳定性。
直腿上抬两组学生平均得分1.89分,直腿上抬动作是检测学生的后侧肌群的柔韧性、前侧主动收缩能力和骨盆的稳定性。影响直腿上抬动作得分成绩主要因素是学生的髋部灵活性、和两侧韧带较差,下肢肌群力量不足,导致了学生在做动作时不能达到理想的要求。
躯干稳定俯卧撑两组学生平均得分是1.675分,躯干稳定俯卧撑动作是检测学生躯干稳定性和肩关节力量。影响躯干稳定俯卧撑的测试得分成绩主要因素是学生上半身左右的力量不均匀,主要因为上肢力量和核心力量不足以支撑动作的高质量完成,导致肩部左右侧上下发力外部表现较差,不对称。
旋转稳定性测试两组学生平均得分为1.698分,旋转稳定性动作是检测学生在上下肢同时发力运动时躯干的稳定平衡性。影响旋转稳定性动作得分成绩主要因素是学生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较差有待提高,运动时身体有旋转动作失去平衡的时候,躯干和髋关节对身体保持较高稳定性和平衡性的能力不足。
通过测试的结果表明学生存在的问题,反映了由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招生生源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存在接受的训练方法手段、训练年限和所达到的运动水平等方面都相对不足,学生普遍存在身体素质发展不全面的状况,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不规范动作和缺少身体部分功能训练导致的,虽然大学长期接受专项运动的训练,但由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性存在差异造成很少有对身体部位针对性的训练,所以造成了学生髋部、膝关节的活动幅度和灵活性比较差。
3.2 篮球专修学生低分动作模式矫正性训练方案实施
根据身体功能性动作筛查得分情况,对测试动作得分低于两分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筛查诊断,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身体稳定性、柔韧性和各关节灵活性教差,说明在之前的训练活动中动作针对性较小。
通过学生在FMS测试中表现差的动作进行分析设计,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身体功能训练矫正动作,矫正训练原则:先进行放松联系,再进行提高稳定性联系,综合动作模式最后的原则来进行排序,并依次解决主动直腿上腿、肩部灵活性、躯干稳定俯卧撑、旋转稳定性、直线弓箭步、跨栏架步、深蹲等动作中存在的问题。
表2 矫正训练项目统计表
表3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学生身体功能动作筛查总体成绩对比统计表
(注:P﹤0.01 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 存在显著性差异)
3.3 矫正试验后结果与分析
3.3.1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FMS成绩对比分析
实验周期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FMS水平测试,分别对两组测试结果进行总体分析,对比所取得的实验效果,成绩结果如下:
通过身体功能动作筛查成绩表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实验后的FMS得分成绩情况,深蹲、直线弓箭步、肩关节灵活性、直腿上抬、躯干稳定性俯卧撑成绩,在实验后实验组的成绩要高于对照组,证明身体功能训练矫正对训练的有效性和积极提高作用。
由数据观察看出,加入身体功能训练使学生FMS成绩大幅度的提高,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从而可以达到实验预期的控制运动损伤发生几率和预防损伤的目的。FMS测试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在主修课的学习训练手段和方法上进行设计实施,加入身体功能训练,实验组的学生在做测试动作时较对照组完成质量高,FMS测试的得分情况也有明显的提高。
实验组学生较对照组学生FMS测试成绩优越的原因在于:1、实验组学生在3个月后FMS测试成绩有所提高取决于身体功能训练方法的使用,篮球运动本身就需要很高的全面身体素质,充分调动个人的全身协调用力,才可以发挥出较高的技战术能力,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身体有足够的稳定性来保障。2、在篮球专修课中加入身体功能训练与矫正动作练习,比如在准备环节制定了臀部激活动作迷你带深蹲,提高了学生柔韧素质和协调能力,增强身体大肌肉群的力量,提高了髋关节、和膝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幅度。
身体功能训练强调的是动作整合和发现训练动作的问题并矫正运用,而不只是肌肉的运用,传统专项学习训练重视身体素质的提高发展,但动作针对性明显不足,身体功能训练对传统训练针对性不足的缺点进行了弥补,对身体动作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实验组在课上接受的训练刺激和针对性要强于对照组,所以,实验组学生在FMS测试成绩要优于对照组。
3.3.2 实验组学生在实验前后的FMS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实验结束后,实验训练组FMS得分情况有明显的提高,对实验组学生的FMS测试得分情况进行总体分析。
表4 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身体功能筛查总体成绩对比统计表
(注:P﹤0.01 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 存在显著性差异)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在3个月的实验后实验组FMS总体成绩有明显提高,总体的成绩实验组学生身体功能筛查动作测试成绩7个动作全部都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说明身体功能训练与矫正动作可以提高测试动作的积分成绩。
实验前实验组学生7个动作的总平均分为13.09分,通过实验身体功能训练与矫正后的总平均分为15.61分,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在总分上有着显著性的提高。
实验组在篮球专修课内容上作出了一定的改变富有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功能训练动作和矫正动作,例如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稳定性的胸前平举壶铃深蹲、牵引辅助深蹲;提高髋关节伸展活动范围、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力量传递的协调性的跪姿臀部肌群拉伸动作、跪姿股四头肌拉伸动作。通过3个月的身体功能训练和矫正实验组的学生身体功能动作筛查测试得分情况有很大的提高改善,如高位屈髋举壶铃、牵引辅助深蹲等动作都可以提高学生生的稳定性,增加了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灵活性,从而使神经肌肉协调运用,发展全面的身体素质。俯卧肘撑平板静力练习提高了肩关节活动范围和灵活性,牵引辅助深蹲等练习使深蹲动作和直线弓步蹲动作完成质量提高。
综上所述,实验组身体功能动作筛查的积分成绩的显著提高是因为身体功能训练和矫正动作的设计加入篮球专修课堂内容中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传统训练模式和身体功能训练都是提高身体功能性动作筛查积分成绩的积极因素,但是身体功能训练与矫正可以弥补传统训练方法与手段的不足,对FMS测试成绩的提高由实验检测有着明显大幅度的提高,可以起到检测潜在伤病和对运动损伤情况的控制作用。
以地方性本科院校—黄冈师范学院为例的实验,证明此研究的可行性有效性,对地方性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在技术类课程中的帮助很大,保证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伤病的减少,从而对其体育人才的培养有积极影响作用,应在其他技术类课程中应该借鉴推广运用,让身体功能筛查与矫正成为技术课程有效的评估方法和科学的训练手段。
4.结论
4.1 通过身体功能性动作筛查可以说明地方性本科院校体育专业篮球专修班20名学生的动作得分情况,学生普遍存在膝关节稳定性较差,髋部的活动范围伸展区域不够理想,踝关节灵活性较弱情况。
4.2 通过实验前后学生FMS测试成绩的对比分析,通过具体数据证明学生身体功能弱点,证明FMS测试可以作为教学训练中的评估手段。
4.3 通过本文实验数据可以说明,矫正训练对于篮球专修学生的效果非常显著,尤其是对于FMS检测中得分较低的动作,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学习,提高运动参与者的动作缺点,对运动能力有基础保障,同时促进了篮球技能技术的发展。
4.4 通过实验的结果,说明在现阶段学习训练中,身体功能筛查和身体功能训练领域的普及运用还有待发展提高,学生接触知识面接触过少不够重视身体功能筛查与身体功能训练的积极作用。
5.建议
5.1 对FMS测试平均分较低的测试动作应多关注,进行全面的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身体功能训练,重点解决关节灵活性、身体协调能力和核心控制能力,循序渐进开展身体功能训练提高动作质量和效率。
5.2 FMS测试和身体功能训练可以弥补传统训练方法和手段在动作针对性上的不足,在篮球主修课堂内容中加入身体功能训练与矫正动作,并由FMS测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丰富课堂内容,将身体功能训练与传统训练方法融合,因项而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参考运用FMS测试和矫正训练时要因项因人而异,结合运动参与者之间特点差异性进行制定,不要盲目测试制定,要合理运用。
5.3 重视身体功能动作筛查在地方性本科院校其他体育项目中的运用,通过对运动参与者的FMS测试和身体功能训练矫正,对检测中存在的动作问题分析并制定相关训练内容,以有效避免潜在受伤的风险,保证了健康运动为提高运动成绩或运动表现有着积极的意义。
5.4 积极推广FMS测试在高校和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引入到其他运动项目当中,使更多的体育参与者了解并且使用,从而排除运动参与者的受伤几率,可以更加规范的参加体育运动,延长了运动寿命。
5.5 地方性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在技术学习中应该重视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把传统体能训练和身体功能训练相结合,以FMS测试作为基本的评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