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改革视域下大学生体育竞赛课程开展效果的实证研究

2019-11-29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体育竞赛心肺耐力

马 成

(上海理工大学 体育教学部,上海 200093)

教育部2002年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将“健康第一”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尽管在10余年的体育课程改革努力中,我们取得了进步,但与我们的期望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传统的大学体育课程作为“健康第一”理念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包括:1、无法充分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乐趣;2、传统体育课程设置受多方因素制约无法完全贯彻“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性”的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技能掌握、发挥体育特长方面优势不足。3.更为重要的是,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近30年呈下降趋势,在《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6)》[1]中更指出大学生体质状况远不如中小学生,这一现象突出表现在心肺耐力方面。

本研究以“运动教育模式”为理论基础,融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以改善大学生心肺耐力水平与提高体育运动技能为目的,探索在高校开展“体育竞赛课程”能否有效改善传统体育课中出现的弊端,并对后续体育竞赛课程的发展方向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教学实验

本研究采用准实验研究法,教学实验周期为大二年级第二学期,共计16周(32学时)。将羽毛球体育竞赛班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16周的竞赛课程干预试验,普通教学班作为对照组。在试验前后分别进行心肺耐力测试与技能水平测试。

1.2 研究对象与分组

本研究以2019年上海理工大学大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准实验法,随机抽取80名大二第一学期选修过羽毛球课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取男生20名、女生20名参与大二第二学期普通羽毛球教学班作为对照组,另选取男生20名,女生20名参加羽毛球竞赛班作为教学实验组。开课前,经对比大二第一学期心肺耐力测试成绩,受试者在心肺耐力方面无显著差异,并在羽毛球技能表现方面无显著差异。

1.3 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心肺功能测评系统(德国产,型号:ergosana XC-100)”评价学生心肺耐力水平。

羽毛球技能水平测试通过按规定步法四点移动进行测试,运用正确的羽毛球移动步法,在单位时间内越快完成,证明技能掌握更加娴熟。

1.4 数据处理

以不同教学法(羽毛球竞赛班、普通教学班)作为自变量,以心肺耐力测试结果与羽毛球四点移动测试成绩作为因变量,通过SPSS 12.0统计套装软体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性水准定为α=.05),探讨羽毛球竞赛课程在提高学生心肺耐力,推进学生技能掌握方面的贡献。

2.研究结果

2.1 不同教学班级在心肺耐力水平上的差异性比较

如表1所示,经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羽毛球竞赛班学生在心肺耐力测试中成绩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班级(p <.02),这说明从体质健康层面,在高校以竞赛的形式开展体育课程可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肺耐力。

表1不同教学班级心肺耐力测试成绩差异情形分析表

2.2 不同教学班级在羽毛球技能表现方面的差异性比较

表2不同羽毛球教学班级四点移动测试成绩(男生)差异情形分析表

表3 不同羽毛球教学班级四点移动测试成绩(女生)差异情形分析表

本研究中羽毛球技能掌握程度通过全场四点移动测试完成,在测试中,以规定步法完成10次全场移动用时越短成绩越好,由于移动速度受性别变量影响,故本研究对大学男生、女生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表2、表3),无论男生或女生在羽毛球技能表现方面,参与竞赛课程的学生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班学生,且在统计分析中达显著性水准(男生:p <.00,女生:p <.00)。在羽毛球技能教学中,传统体育班级采用教师讲解、示范、练习、纠错的方式进行,而羽毛球竞赛班级采用线上教学方式完成,教师将技术动作的示范与讲解以视频的形式上传网络,竞赛班级学生可自行查看,自主安排练习。此研究结果暗示,竞赛班级的开设可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技能掌握,学生通过线上基本技术的学习,配合线下自主练习,并在整学期的竞赛中结合实战应用所学技能,竞赛课程与传统体育课程相比较,优势体现在学生对羽毛球项目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3.讨论

3.1 兴趣培养、掌握技能、发展特长、终身锻炼是当今时代背景下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具象化诉求[2]。本研究探讨通过开展体育竞赛课程,以竞赛的方式组织体育教学,在实践教学指导思想层面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体育竞赛课程是以“运动教育模式”作为理论基础,该理论强调竞赛是“高级的游戏”,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可增加运动技能、规则认知、情意发展,并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参与竞赛学会遵守运动礼仪[3]。本研究经过16周教学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分析表明,体育竞赛课程在改善学生心肺耐力水平与提高学生羽毛球技能表现方面显著优于传统体育课程。

3.2 在体育课程深化改革进程中需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有学者指出传统的体育课程比较侧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容易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这样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在体育理论与实践上的偏离[4]。在本研究中开展“体育竞赛课程”在实施阶段充分践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中强调将课程从“授课模式”向“学习模式”的转变,强调学生在竞赛中对羽毛球技能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强调合作意识、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态度。

4.结论

4.1 与传统体育课程相比,在羽毛球项目中开展体育竞赛课程,可以更好的改善大学生的心肺耐力水平。

4.2 羽毛球竞赛课程在提高大学生技能表现方面有显著效果,大学生通过线上技能学习,线下独立练习,竞赛课程中尝试技能运用的方式,与传统体育课程相比,学生能更好的融合羽毛球项目理论知识与运用能力。

猜你喜欢

体育竞赛心肺耐力
倍耐力P Zero Elect原配超高性能极氪001FR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小象接受心肺复苏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开展管理现状研究
高校课外体育竞赛对大学生健康干预机制的研究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
陕西省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