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铁制剂对梨缺铁性黄化病的防治效果
2019-11-29朱守卫胡长效张浩
朱守卫,胡长效,张浩
(1.徐州市果树站,江苏徐州 221009;2.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3.徐州市铜山区宫品合作社)
缺铁性黄化病是果树的重要生理性病害[1]。梨缺铁性黄化病最早表现症状的是枝条的幼嫩叶片,然后向老叶片发展。发病初期,叶脉绿色,脉间组织黄化。严重缺铁时,枝条中下部老叶片叶缘或叶尖出现枯焦或坏死,早期脱落,严重影响梨果产量。本试验选取不同浓度的EDDHA-Fe螯合铁、黄腐酸铁和硫酸亚铁肥料进行了梨黄化病的田间防效试验,为梨树黄化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江苏省睢宁县王集镇平楼村高效梨示范园进行,果园面积7hm2,试验地位于东经34°1′4.79″,北纬117°40′8.48″。平地,砂壤土,主栽品种丰水梨、新高梨,树龄15年,株行距3m× 4m,果园自然生草,肥力一般,历年梨黄化病较重。
1.2 供试肥料
试验用肥料分别为①EDDHA-Fe 螯合铁(山东冠县阜丰化肥有限公司),含铁量 Fe≥6%;②硫酸亚铁(青岛德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FeSO4·7H2O≥90%;③黄腐酸铁(山东创新腐殖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氮、钾≥8%,黄腐酸≥8%,铁≥5%,腐殖酸≥10%,氨基酸≥5%。
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置9个处理,分别为:EDDHA-Fe螯合铁3000倍、3500倍、4000倍液,FeSO4·7H2O 1000倍、1500倍液,黄腐酸铁1500倍、2000倍、3000倍液,以喷清水的作为对照。随机区组设计,5株为1个处理小区,每个处理重复4次。选中度黄化的梨树,采用背负式喷雾器喷施,每株喷2kg。隔5天喷1次,共喷2次。每株树喷施前1天和喷施后15天随机选取2个叶片测定叶绿素含量(SPAD-502叶绿素含量测定仪),15天后调查树体的黄化病发生情况,统计发病级值,计算失绿指数和防治效果。黄化病的发病级值标准为:0 级,树体正常;1级,轻度失绿,病梢占全部新梢的1/4;2级,中度失绿,病梢占全部新梢的1/2;3级,较重失绿,病梢占全部新梢的3/4;4级,重度失绿,病梢全部黄化[2,3]。
失绿指数=∑ (各失绿级别×级别株数)/(最高失绿级别×总调查株数)。
防治效果(%)=[(对照区失绿指数-处理区失绿指数)/对照区失绿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知,EDDHA-Fe螯合铁、黄腐酸铁、FeSO4·7H2O均对梨黄化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EDDHA-Fe 螯合铁3000倍和3500倍液对梨黄化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分别为66.5%、62.5%;叶绿素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42.3%、128.9%。EDDHA-Fe螯合铁4000倍和黄腐酸铁1500倍液次之,防效为59.9%、58.6%;叶绿素的增加率115.4%和112.5%。黄腐酸铁1500~3000倍液的防效为52.0%~58.6%。FeSO4·7H2O 1000、1500倍液的防效为50.0%、47.0%。观察各处理的叶片转绿均匀度,EDDHA-Fe螯合铁和黄腐酸铁处理的转色均匀,明显好于FeSO4·7H2O。
表1 不同铁制剂对梨缺铁性黄化病的防效
注:同列数字旁不同小写字母表示P<0.05水平差异显著。
图1不同铁制剂对梨缺铁性黄化病的处理效果
3 小结与讨论
3种形态铁均对梨黄化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EDDHA-Fe螯合铁3000、3500倍液防效最佳,EDDHA-Fe螯合铁4000倍与黄腐酸铁1500倍液防效相当,FeSO4·7H2O防效最差。EDDHA-Fe螯合铁价格最高,相当于黄腐酸铁和硫酸亚铁的3倍左右,但同等防效下使用量仅是黄腐酸铁和硫酸亚铁的1/3,因此,三者的使用成本基本相当,故生产上应优先选择EDDHA-Fe螯合铁,使用浓度以3000~3500倍液为宜。
EDDHA-Fe螯合铁和黄腐酸铁转绿的均匀度明显好于FeSO4·7H2O,这与徐晓燕等(1994)在苹果上的观察结果基本一致[1]。这可能是EDDHA-Fe螯合铁更容易被果树吸收利用,黄腐酸铁中的黄腐酸有提高植物呼吸酶活性的作用。
梨树黄化病诱发因素很多,有病理性,也有生理性的,生理性的包括土壤贫瘠、缺素、干旱、洪涝、大气毒害等诸多因素,营养元素中铁、镁、锰、氮、钾、锌、铜等缺乏均可引起黄化,要注意鉴别,对症防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