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分析

2019-11-29钟志宇

时代经贸 2019年33期
关键词:流程行政部门

钟志宇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很多都是公共服务单位,因此其履行职责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其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质量,想要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提升内部的控制手段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内部控制能够从多个方面对内部进行协调,其中包括强化资产、预算、财务等多个方面,只有形成这种一体化的管控机制,才能够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提升其中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强化整个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的能力。

(二)有利于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率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是国家的财政拨款,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透明度,并且由于国家财政拨款专项性较强,即在使用的过程中专款专用,防止出现浪费公款或者私自盗用的现象出现,同时在财政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需要制定详细的使用流程,其中包括财政使用前的调查,使用时的控制操作以及使用完成后的统计、评价等。只有在使用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这样的流程进行,才能够保证公款的合理使用,保证资金在使用中能够达到较高的使用效率。

(三)有利于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从本质上来说是国有资产,因此在进行资产的处置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复杂的流程,从制定计划、审核计划、处置、监督以及总结等多个流程,在这个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会有会计、审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参与,这样复杂就是为了能够保证国有资产不会被违规处置,并且处置国有资产过程中需要时刻将账目做清楚,需要时刻与市面上同等物品进行对比,只有这样才能够杜绝出现资金滥用以及国有资产缩水现象的发生。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内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就是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没有客观的认识,在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中,认为内部控制更多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这就造成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之中缺乏内部控制,造成内部财务部门缺乏对资产的管理手段,导致了内部工作效率低下,而已经建立内部控制的单位也存在问题,这批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对单位没有做出充分的调查,没有让工作人员建立足够的心理准备,这样实施的结果就是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能够很好结合自身单位的情况,造成了内部控制制度名存实亡的现象。

(二)风险评估无法起到作用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中关于风险评估做的不够到位,很多单位甚至没有风险评估机构,这就造成了内部控制无法实施,内部控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事前防范,这一点需要风险控制部门插手才可以得以实现,一旦行政事业单位中缺乏风险控制部门,就会造成内部控制措施难以实施。其次就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虽然有风险控制部门,但是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风险控制部门主要是通过对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应对措施以及应急预案等部分构成,但是在很多的事业单位中,单位内部控制不能够和风险控制部门进行合作,导致了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够有效实施。

(三)内部控制不注重重点的控制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对所有的内部控制内容都着重进行控制,一种就是对所有的内部控制都不在意。第一种现象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但最终的收益与支出明显难以达到平衡,这就让工作人员在实施内部控制时承受着过大的压力。而第二种情况下,内部控制成为了一种口头制度政策,自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起不到任何帮助。

因此在当前的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有重点的实施制度,这样一方面能够增强该制度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则能够对预算进行控制以及调整,明确了内部控制的侧重点后,在实施的过程中自然也能够更好抓住主要矛盾,从而对其进行解决。

(四)信息沟通不畅以及监督制度的缺乏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中,信息的沟通是限制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一个问题。在当前的单位活动中,其实已经有很多的地方能够使用信息通信。虽然有通信系统,但是工作人员之间缺乏交流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工作人员之间交流较少,导致双方之间信息交流不畅。其次就是内部交流的手段较为缺乏,导致了内部信息流通不畅。

完善监督制度则是内部控制实施的另一个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并没有审计部门,这就导致了在工作的过程中,财务部门兼任审计的职责,这样一方面会造成审计工作不够专注,另一方面造成了审计工作缺乏权威性,导致了单位内部存在的问题很难发现,最终问题扩大,造成单位巨大的损失。

三、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对策

(一)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时,首先应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中有良好的环境,这样才能够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政策能够实施。在完善内部控制环境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首先是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一项措施的实施需要工作人员的配合,素质的培训不仅限于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同时在培训的过程中也应该对工作人员的认识进行改变,让工作人员能够自发接受内部控制的政策,这样才能够为内部控制的实施提供一个基础。其次是完善自身人力资源制度,在工作人员的工作中,不仅需要对专业素养进行培养,同时也应该增强工作人员思想方面的教育,让工作人员能够对内部控制制度有着明显的认知,并且产生认同感。除此之外,应该多招收一些审计方面的人才,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多的人才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二)建立风控部门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有自身的风控部门,在风控部门建立后,应该对自身单位的业务需要以及业务开展有着充分认知的前提上,对单位内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取证,找出其中的关键所在,制定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计划,并且在计划的制定中应该对突发事件进行充分考虑,做好应急预案。将上述的流程做好,并制定出完整的体系后,才能对单位内相关的事项进行运作,并且将项目实施的风险预估以及控制等提前上报管理部门,同时实时对项目进展进行记录以及分析,分析结果同样对上级部门进行汇报,从而为管理层制定措施提供足够的依据。

(三)内部控制应该抓住重点

在行政事业单位提升其内部控制有效性时,应该抓住内部控制的重点内容,其中包括: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的流程,文件以及收支记录、凭证等多个方面,确保上述文件的完整后,才能够继续后续的事项。同时在内部的管理过程中,对预算、决算等各个阶段都应该有严格的流程。其中在进行决策时,必须有单位领导班子集体进行表决,一旦表决完成,不能够轻易更改,同时应该避免由个人进行事件的决策,在决策时应该由多人进行商议后决定。

(四)建立信息沟通体系

想要提升非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信息沟通体系,首先应该对信息沟通的机制进行改善,在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的信息制定中,应该能够让工作人员即使对信息进行了解,同时在各部门之间也应该有足够多沟通的手段,同时,信息系统的使用也能够让决策层对单位内部的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制定出更加符合单位发展的政策。

(五)加强监督机制

监督是内部控制能够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监督机制的不仅能够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同时也能够对单位的收支进行管控,因此加强监督机制,首先应该加强审计部门的建设,在内部审计建设完成后,就应该对资金的使用程序进行科学制定,这样才能够让杜绝出现贪污腐败、作风不良等现象的出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中,内部控制的实施存在很多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单位,只有优化自身的内部控制手段,保证自身财产的安全、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才能更好为公共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的完善与发展。

猜你喜欢

流程行政部门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米其林行政主厨的GENTLEL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