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报表粉饰及防范
2019-11-28孙砚舒
孙砚舒
[摘要]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在上市公司中较为常见。以康美药业事件为例,对其粉饰财务报表的动因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等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财务报表粉饰;动因;防范及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问题不能完全遏制,但进行修饰后的财务报表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给企业的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带来巨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康美药业事件财务报表粉饰问题的探讨研究,期望我国上市公司能规范地进行操作运行,以保护相关者的利益不受损失,进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1 报表粉饰的概念
报表粉饰简称“粉饰”。是指企业美化财务报表的一种行为。报表粉饰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类型:①符合法规的粉饰,也叫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是指在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控制或调整企业外部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利益的行为。②不符合法规的粉饰,也叫利润操纵。利润操纵是公司管理层通过各种方式操纵公司的财务利润或盈利能力的行为,这些手段利用了法规和政策的空白或灵活性,有的甚至违反法律法规。
2 案例分析
2.1 事件概述
2018年12月28日,由于违反信息披露,康美药业受到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在康美药业公布的财务数据中存在较大问题的是大额存款和大额贷款。在康美药业2018年半年度报告中,其货币资金余额为399亿元,计息负债高达347亿元。净资产率分别高达119%和104%,呈现双重高特征。今年4月29日,康美药业在2018年年度报告发布时,还公布了《关于纠正过去会计错误的通知》。更正了2017年度报告中的错误数据,从而导致康美药业的294.4亿元资金缺失。2019年5月17日,证监会公布了对康美药业的调查进展情况。经调查,初步确定康美药业2016-2018财务报告存在虚假信息,涉嫌违反《证券法》第63条的有关规定。一是利用虚假银行凭证增加存款,二是伪造商业凭证进行收益欺诈,三是将部分资金转入关联方账户买卖公司的股票。
2.2 报表粉饰的动因
企业通常是为了满足绩效评估、获得信贷资金、发行股票、减税等目的才对报表进行粉饰。在康美药业会计差错更正报告中,康美药业对2017年的报表进行了调整,包括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内的22个报告项目,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货币资金余额调节减少的金额高达近300亿元,这也证实了市场对其账面虚高的怀疑。会计差错更正报告揭示了三个主要问题:虚增的收入和利润,大股东非法占用上市公司巨额资金,以及虚增的巨额货币资金。其中问题最大的就是虚增利润,其次是大股东违规占款问题,虚增货币资金的问题则是在以上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衍生的问题,货币资金的大幅虚增是为了掩盖其夸大的利润和其主要股东的违规行为。一方面,虚增净利润本身不会增加企业的资产或减少负债,但为了使资产和负债达到平衡,就需要在财务报表中相应地增加资产或减少负债;另一方面,大股东违反规定,资金由大股东无偿占用,但为了掩盖其在关联公司使用的巨额资金,而且康美药业又不想如实地反映资金已被大股东占用的事实,因此仍没有在公司报表的“货币资金账户”上将其删除,由此才导致虚增货币资金。
3 报表粉饰的防范及措施
3.1 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
3.1.1 强化独立董事职责。独立董事不是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成员。在对此发表独立意见时,在对此提出独立意见时,其实质是从“旁观者”的角度监督上市公司的运作。但是其关注点只是如何获取更大的利益为目的。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强化独立董事的职责,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的监督,防止财务报表粉饰的发生。
3.1.2 增强监事会的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监事会是上市公司的基本设置机构,设立监事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董事会和经理滥用权力,损害公司和股东的利益,其实质是代表股东大会监督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监事会具有较强的监督职能,将在防止报表粉饰行为发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1.3 完善内控机制。一般在上市公司发生财务报表粉饰行为时在其内部控制上大多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公司应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完善内部控制,尽可能地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体系,防止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发生。
3.2 加强上市公司外部治理
3.2.1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依法披露或者公布企业有关信息和资料的一种规定,这种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相关方的利益,接受公众的监督。通过信息披露的实施,用户可以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使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并且帮助公众根据获得的信息及时采取措施;股东和公众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也是有益的。
3.2.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我國现行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处罚往往低于通过这种手段所获得的利益。因此,我们应该完善与其相关的法律法规,正确理解粉饰财务信息,来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此外,还有必要加强中国证监会对企业的监管,提高监管效率,防止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业丹.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危害性和有效防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0):79.
[2] 高玉娟.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及其防范对策分析[J].财经界,2018(07):78-79.
[3] 夏慕雪.试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及其防范[J].财会学习,2018(15):31-32.
[4] 解长达.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识别与防范[J].时代金融,2018(11):187.
[5] 刘雨黁.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危害性和有效防范[J].财会学习,2018(10):111.
[6] 任风莲.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及防范研究—以绿大地财务报表粉饰事件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2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