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病夏治联合风险管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2019-11-28刘志梅

上海护理 2019年11期
关键词:持续时间支气管炎症状

刘志梅

(湖北省公安县中医医院,湖北 荆州 434300)

慢性支气管炎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中,临床表现为反复的喘息、气促、胸闷等,且随着病情不断发展,表现为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语言不连贯等,严重者甚至出现意识丧失,威胁患者生命[1-2]。文献报道显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病后常伴有黏膜肿胀、黏液腺肥大,可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加,从而造成气道狭窄、阻力增加,导致阻塞性通气屏障[3]。慢性支气管炎的常规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虽然能延缓病情的发展,但是远期疗效欠佳,难以持续改善患者肺功能,导致预后较差。冬病夏治是重要的中医理论,更多强调“缓则治其本”的原则,通过培元固本、生发阳气等驱散寒邪,维持阴阳平衡,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4]。因此,本文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探讨冬病夏治联合风险管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6月收治于本院呼吸内科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4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医《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5]中关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标准;符合西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且年龄均超过60岁;能正常表述,无活动受限,能遵循医嘱完成相关检查、治疗。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精神疾病者;造血系统异常或伴有严重脑血管疾病者。以随机数字法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观察组中,男28例,女 19例;年龄 61~81岁,平均年龄(72.1±5.7)岁;病程4~14年,平均病程(10.2±2.5)年;合并症:高血压20例,糖尿病16例,冠心病18例;中医证型:肾虚型30例,脾虚型17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71.0±5.7)岁;病程4~15年,平均病程(10.2±2.5)年;合并症:高血压 21例,糖尿病15例,冠心病17例;中医证型:肾虚型31例,脾虚型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课题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1.2.1.1 对照组 实施常规对症支持,并给予患者吸氧、补液、化痰止咳、抗感染及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治疗。①生活护理。针对诱发因素予以干预。引发慢性支气管炎的因素有多种,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掌握常见相关诱发因素并告知患者,使其对相关机制内容能够有所了解,通过配合医护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生活当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嘱患者避免接触粉尘、烟雾及花粉等,以降低呼吸道黏膜刺激。同时,还应加强患者饮食指导,嘱其清淡饮食,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呼吸道,保持合理的作息以及饮食,注意保暖。②心理管理。由于病情不能彻底得到处理,疗程时间偏长,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状态,心理波动较大。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家庭条件等加强心理干预,耐心倾听患者的疑虑,认真解答和劝导,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让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治疗配合度。③病情观测。观察并记录患者咳嗽的频率、持续时间、剧烈程度,咳痰的性状、量等,是否存在呼吸困难等,必要时报告医师。④呼吸训练。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呼吸训练,使其了解呼吸训练的重要性和相关注意事项等,确保训练能循序渐进地开展。此外,治疗过程中积极告知患者疾病有关知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1.2.1.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冬病夏治联合风险管理。(1)冬病夏治护理。将外敷药物(白芥子20 g、延胡索 20 g、甘遂 10 g、细辛 10 g)加入少许肉桂,研磨成细粉后采用生姜汁、甘油等混合均匀,制成直径为2 cm的圆饼,并采用3 cm×4 cm规格的敷贴。穴位选择:背俞穴、肺俞、哮喘穴、风门、心俞等,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加减相应的穴位[6]。具体做法:①敷贴前先对相关穴位(避开破溃或者红肿穴位)进行按摩,每穴2~5 min,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②将自制圆饼膏药贴至所选穴位并用胶布固定,贴敷时间为2~4 h,以局部充血潮红、灼热为宜。治疗时间为三伏天,从头伏第1天起,1次/10 d,3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指导患者忌食辛辣、生冷等食物,注意休息并做好皮肤护理。(2)风险管理。针对可能的病情变化,预见性给予相关护理措施,以有效预防疾病加重发展的风险,主要包括:①根据患者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的严重程度,在医师指导下给予预见性干预,包括吸痰、气管插管、甚至气管切开等,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和氧供良好。②氧疗护理。对于伴有气短症状者预先予以氧疗。治疗时应从低流量给氧开始,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增加氧流量。吸氧停止前需要适当降低氧浓度,对于停止吸氧后出现发绀、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者,则需及时恢复给氧,巩固治疗效果。此外,护理中进一步强调生活护理中的诱因预防,加强呼吸训练指导。

1.2.2 观察指标 相关护理干预实施15 d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①症状改善时间及持续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喘息、咳痰、咳嗽症状改善时间、急性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7]。症状改善的判断标准为:患者缺氧的症状彻底消失,痰量基本恢复正常,听诊肺音减轻,胸片或胸部 CT结果基本恢复正常。症状持续时间为自入院起至护理后患者缺氧的症状、痰量、肺音、胸片或胸部CT结果改善明显。②肺功能水平。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5 d,采用德国powerCube肺功能仪测评两组患者第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 FEV1/FVC 水平[8]。 ③免疫球蛋白水平。 取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5 d早晨空腹静脉血3 mL,完成血清分离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患者的IgA、IgM 及 IgG 免疫球蛋白水平[9]。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及持续时间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水平比较 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所需时间及持续时间比较 ()

表1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所需时间及持续时间比较 ()

组别 n 症状改善所需时间(d) 急性发作频率(次/年) 症状持续时间(d)喘息 咳痰 咳嗽观察组 47 2.41±0.89 1.79±0.94 3.05±1.02 5.42±1.04 1.06±0.43对照组 47 4.09±0.94 3.24±1.02 5.64±1.21 8.96±1.20 3.41±0.99 t值 8.897 7.187 11.255 15.283 14.926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水平比较 ()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水平比较 ()

组别 n FEV1(%) FVC(L) FEV1/FVC(%)治疗前 治疗前 治疗前 治疗后15 d观察组 47 52.31±4.53 74.36±4.92 0.91±0.32 1.24±0.56 49.32±4.51 73.02±5.61对照组 47 54.09±4.56 64.35±4.65 0.89±0.29 1.03±0.61 50.09±4.61 64.23±5.35 t值 1.899 10.137 0.318 1.739 0.819 7.774 P值 0.061 <0.001 0.752 0.085 0.415 <0.001治疗后15 d 治疗后15 d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

组别 n IgA IgM IgG治疗前 治疗前 治疗前 治疗后15 d观察组 47 2.71±0.62 2.95±0.84 1.48±0.70 1.77±0.89 13.03±2.13 15.63±2.16对照组 47 2.70±0.61 2.55±0.72 1.49±0.71 1.65±0.78 13.05±2.14 14.02±2.15 t值 0.079 2.336 0.069 0.695 0.045 3.622 P值 0.937 0.022 0.945 0.489 0.964 <0.001治疗后15 d 治疗后15 d

3 讨论

3.1 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及中医发病机理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发病后临床表现为反复发展性咳嗽、咳痰、喘息及气促等,且在夜间或清晨疾病加重,导致机体内大量炎症细胞发生浸润,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同时,疾病将造成患者气道上皮受损,引起纤毛细胞受损,导致气道壁增厚,逐渐形成气道黏液栓,影响患者健康。对症支持治疗虽然能改善患者症状,但是远期疗效欠佳,并不能持续改善患者肺功能,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10]。 祖国中医认为[11],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肺、脾、肾气血不足等引起,再加上外感风邪或正气不足引起。此外,老年患者本身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不同疾病之间相互影响,进一步加剧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3.2 冬病夏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理论基础 冬病夏治根植于中医特色理论,是指对于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会明显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缓解阶段采用内服或外敷等方法,以有效实现疾病预防的效果。冬病夏治理论认为,夏季温度相对较高,机体气血、阳气相对旺盛,该时间段用药能实现阴阳调节作用,实现疾病治愈的目的[12]。本研究中使用方药包括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等。药物中,白芥子味苦、性温,具有温肺祛痰、利气散结及通络止痛等功效;延胡索具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等功效;甘遂具有峻下逐水、涤痰逐饮等功效;细辛具有祛风、散寒、行水等功效。诸药共奏,能发挥祛痰、温肺化饮等功效,并且能提高机体免疫,实现脏腑平衡等作用。由此可见,冬病夏治敷贴有助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患者恢复。

3.3 冬病夏治联合风险管理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管理中的效果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喘息、咳痰、咳嗽等症状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急性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冬病夏治联合风险管理的实施有助于缩短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促进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康复。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再加上病情的反复迁延难愈,发病前后可能心理波动较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13]。护理风险管理能从生活护理、心理管理、呼吸训练及氧疗管理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其负性心理情绪,促进其严格遵循医嘱完成相应的训练和治疗,通过实施预见性干预措施有效预防了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对于提高患者肺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持续时间支气管炎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临床诊治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
晕厥的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