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级甲等医院神经科专科护士培养需求的质性研究

2019-11-28,蒋,赵

上海护理 2019年11期
关键词:神经科专科神经

徐 雲 ,蒋 红 ,赵 敏

(1.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 200040;2.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上海 200032)

自1983年世界第一个神经学资格认证考试开始实行,至今已有4900多名神经科护士通过美国专科护士认证考试[1]。神经系统疾病是严重残疾的最常见原因,对医疗保健有重大影响[2],而神经专科护士可在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前检测其变化,不仅可以降低医疗费用成本,更有助于患者护理的延续性[3]。我国大陆地区专科护士的培养基本为院内培养模式,研究多集中在急诊[4]、ICU[5]等。本研究以上海地区三级甲等医院神经科为研究场所,调查目前神经科专科护士培养需求现状,以期为神经科专科护士培养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访谈对象,2017年12月—2018年2月,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科医师、护理管理者、临床护士及患者20人进行访谈。纳入标准:神经科护理管理经验>5年的护理管理者;神经科工作>10年、大专及以上学历、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的临床护士;神经科领域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神经科住院≥2次,高中及以上学历且沟通良好的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访谈对象一般资料,见表1。

1.2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资料,每名被访者访谈1次,访谈时间30~60 min,以被访谈者谈完自己的想法,无新信息出现为原则。被访者访谈提纲,见表2。

1.3 资料整理与分析 同一被访者的相关资料采用相同编号,建立专属文件夹进行文档分类。资料分析采用质性研究中的Claizzi内容分析法,结合MAXQDA 10的运用进行分析整理。

1.4 质量控制 由研究者本人对访谈对象进行预访谈,根据访谈结果,对提纲进行修改,形成正式的访谈提纲。向被访谈者介绍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内容,以代码代替姓名,签署《知情同意书》。每次访谈后于48 h内反复聆听录音,结合访谈笔记逐字逐句进行转录。

2 结果

2.1 定位明确的神经科专科护士的培养具有必要性 神经科医护人员普遍认为当前神经科专科护士的培养很重要,尤其是监护室需要设立神经科专科护士,H-4:“监护室患者病情很重……专科护士能够在患者病情变化时比别人早发现患者的情况”。D-1和H-1均认为:“现在医疗亚专科分的比较细,但神经科专科护士对神经科的知识应是全面的……不应只会护理单病种”;H-3也认为:“等到专科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后,再在专科的基础上发展亚专科方向。”

2.2 三维一体的综合能力培养是神经科专科护士培养内容需求 15名医务人员认为,护理专业知识是神经科专科护士的首要要求。此外,D-3和N-6认为达到专科水平,基础的解剖知识、疾病知识和影像学知识必不可少。D-2认为目前临床上的神经科护士的知识有所欠缺,神经科专科护士需要知晓神经科常见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常用药物的使用和效果观察等知识。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患者均认为 “操作是专科护士的基础”,医务人员对专科护士的要求已不再满足于以护理专业技术为主的“硬技能”,评判性思维、教育咨询、沟通协调已作为软技能越来越被重视,沟通协调被17名受访者认为是除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外最重要的技能。D-1和D-2认为,临床上很多操作医师和护士均可完成,但作为神经科专科护士在操作技能上需有所拓宽和提升。医护人员认为神经科专科护士培养准入中,是否愿意成为专科护士比学历和职称更重要。H-2认为:“有想成为专科护士的觉悟很重要”,H-1和D-2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同时,神经科的医师、管理者、护士和患者均认为责任心是专科护士需首要具备的,其次为服务意识和慎独精神,而患者是四类人群中最看重态度的群体。

表1 访谈对象一般资料 (N=20)

表2 被访者访谈提纲

2.3 规范化临床培训、人力配置和激励政策是神经科专科护士培养的临床实践需求 医务被访者认为神经科专科护士不能仅局限于神经科,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症状复杂、并发症多,D-2认为:“轮转后再回到神经科进行专科培训,普外科、ICU、心内科和内分泌是需要纳入轮转范围的”。H-3认为,专科护士各阶段的培养需要设立学习标准和规范。护理管理者表示护理人力资源短缺使得临床护士缺乏精力来提升自身能力,阻碍神经科专科护士的形成。H-1:“现在人力的配置只能保证工作安全、高效,更何况女性还有家庭和孩子要兼顾”。 此外,被访者表示要突出神经科专科护士与普通护士的绩效差别,D-2和N-3认为:“专科护士培养需和绩效考核挂钩,体现差距,让护士具有发展的前景,提高其行动力”。

3 讨论

3.1 神经科专科护士的定位应符合我国临床实践需求 19世纪70年代,神经疾病护理学作为一个专科领域取得飞速发展[6],神经专科护士应运而生,其培养的重要性随着神经医学的发展而日益凸显[7]。目前,国内外对神经科专科护士定义有所不同[8-9],其中,波兰将神经科专科护士分为初级专科护士和高级专科护士两种[10]。管理者关于专科护士模糊的角色理解和岗位定位对专科护士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阻碍[11]。由于国内专科护士的学历水平和职责限制,更倾向于在某专科领域为患者提供专业化水平服务,进行更高层次护理实践的护士称为专科护士,但尚未上升到临床护理专家的高度[12]。

3.2 神经科专科护士的综合能力应成为专科培养的标准 国际护士会发展了护士能力框架,为基础护理教育、在职教育、护理人员的聘用及晋升提供了指导,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方面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护士能力的基本内涵[13]。在波兰,无论本科还是硕士学历,均可以通过神经科护理专科培训成为神经科专科护士,各学历层次培训内容有所不同。神经科护理教育包括6个模块: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提供护理的若干问题、神经疾病保守治疗的护理、神经疾病外科治疗的护理、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精神障碍的护理。每个模块均设立目标、理论和实践规范、课程[10]。美国则必须通过神经科专科护士资格考试,认证考试需具备护士执照和至少4160 h(或2年全职)神经专科实践和至少75 h的继续教育学时,考试主要分神经障碍性疾病和护理措施分类两部分,并对神经疾病专科护士实践标准进行了界定,具体包括服务品质、绩效评估、教育、共同决策、伦理遵循、多团队合作、科研和资源有效利用8个模块[8]。加拿大神经科学护理学会主要从知识、技能和实践3个方面对神经疾病专科护士进行评价,知识方面主要包括相关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神经系统评估与诊断、颅内压监测与脑灌注原则、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脊髓损伤相关知识、癫病等;技能方面主要包括神经系统相应的健康评估、正确使用评估测量量表、准确分析数据能力、良好沟通与多团队合作能力;专业实践方面主要包括多途径应用知识、参与临床决策、建立治疗性沟通与合作关系、理解国家相应的医疗卫生政策[9]。国内对神经疾病专科护士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各医疗机构、培训机构[14-15],在加强神经疾病专科护士培养的同时,需要借鉴国内外研究经验,建立统一培养规范和认证机构。

3.3 建立系统化临床实践条件是神经科专科护士的培养基础 国外护理学院设有神经科护理系,该系本科三年级学生即进行神经科结构化临床实践考核。我国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是护理本科生课程设置中的一部分,但由于神经科知识的复杂性,是学生最难掌握的内容之一[16],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缺少明确的培养方向,与培养专科护士的目标不统一,高等护理教育应结合临床急需的护理专科尽快进行护理学二级学科建设[17]。神经科专科护士的发展对象需经过规范化的临床培训,至少完成内外科和重症监护等重点科室的轮转学习。姜小鹰等[18]指出,规范化培训存在形式化问题,结合我国专科培养现状,有研究者认为,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可与神经科专科护士培养衔接,或与神经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19-20]。此外,神经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是影响神经科专科护士培养的主要因素。神经科患者每日总护理时数与患者日均护理时数均高于其他病房[21],不同专科护理工作量不同,应根据专科性质配置护理人力[22]。同时,寻找适合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模式,激励专科护士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针对神经科专科护士的培养,管理者需采用多元化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其成为专科护士的积极性[23]。

4 小结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访谈与神经科专科护士培养直接相关的人群,了解并分析神经科专科护士培养的定位、培养要求和影响三甲医院神经科专科护士培养的临床环境因素,为今后神经科专科护士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神经科专科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案例教学法在神经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药师参与3例神经科临床药物治疗的体会
综合医院神经科焦虑、抑郁障碍的识别与治疗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神经”病友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