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样化教学,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2019-11-28

儿童大世界 2019年2期
关键词:调动桃子数学知识

鲁 彬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郝坪中学,湖南 常德 415709)

前言: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逻辑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构建高效数学课堂越来越迫切。然而,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很多落后和不足的地方,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数学教学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开展多样化教学,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目前小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教授模式,老师“一言堂”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数学知识的传播还是单向的灌输模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无法充分调动,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气氛枯燥,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热情不高涨,甚至会使学生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小学数学知识较为基础,如何把基础的知识讲出个性化的内容,变枯燥为有趣,激发学生兴趣;如何把简单的知识点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开展多样化教学,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策略分析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一方面能够为以后的数学知识奠基,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两者要兼顾,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习惯,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情景化教学,丰富课堂气氛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讲,学生记,课堂氛围枯燥乏味,教学效率也不高。打造情景化教学,就是充分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场景中学习。

例如在“10以内加减法”教学中,带领学生认识哪些数相加可以相加等于“10”;传统的模式下,课堂教学显得较为枯燥,显然是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如果此时将情景教学引入进来,将1-10摆在学生面前,不是直接的让学生们计算哪些数字相加可以等于“10”,而是告诉学生,我们来玩一个游戏,为1-10这些数字找朋友,只有相加等于“十”的两个数字才是好朋友,让学生自己动脑,帮助数字找到好朋友。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活跃了课堂氛围,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

(二)调动学生主动性,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只有学生愿意学,主动学,才能学得进去。构建高效数学课堂,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最为关键。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呢?其实,调动学生主动性,首先要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在哪,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他们才会主动去做。

每个学生的天性都不一样,要找到共同的兴趣点似乎有些困难。但是总会有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比如集体荣誉感。例如,在“乘法口诀”课堂教学中,不是单纯的让学生自己去记忆背诵,而是将班上不同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课堂竞赛;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参与进来,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在为小组的荣誉而战,学习的主动性自然空前高涨,教学的效率也自然提高了。

(三)用学生愿意接受的沟通方式教学

数学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沟通,老师带着数学知识和学生进行沟通,希望学生能够从这种沟通里,夯实数学基础,为以后的学习铺路。在数学沟通过程中用什么样的语言去沟通至关重要;如果,我们还是一副“老夫子”语气与学生沟通,很显然是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因此,高效的沟通,首先要打入到学生的“语言圈”。例如:在“十以内的加减法”教学中,我们大人的语言是这样的“小明有三个苹果,妈妈又给了小明两个苹果,那小明此时有几个苹果”。这样的表述,学生听不到兴趣点,自然接受度也不会高。如果我们在课堂上用一个学生比较喜欢的卡通人物开展教学,比如孙悟空,转化一下语言,这样表述:“齐天大圣孙悟空最喜欢吃桃子,他现在有三个桃子,唐僧又给了他两个桃子,那么此时,孙悟空有几个桃子?”前后两种表述逻辑和内容都没有变化,只是后者的表述中,讲“小明”替换成了学生们熟悉和喜爱的卡通人物“孙悟空”,很明显,学生们更喜欢第二种沟通方式。自然,接受起来效率也更高。

三、结论

综上所述,多样化教学,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本身是一项创新的教学尝试。目的在于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数学课堂,让学生喜欢学习数学,并且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学会数学思维,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既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业务水平,又要时刻关注学生,了解学生,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开多样化教学,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调动桃子数学知识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桃子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桃子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等我回来再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