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将德育与中学语文进行良好的结合

2019-11-28

儿童大世界 2019年2期
关键词:言行中学语文课外

林 翠

(广西桂平市西山镇长安工业园浔郡中学,广西 桂平 537200)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就目前中学生的道德品质现状来看,着实令人担忧,所以将中学语文教学和德育进行有机的结合是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必然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规范教师自身的言行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站在讲台上,就是台下学生的一个标杆,是台下学生的一面镜子,很多时候教师在讲台上的所做和所为,都会映射到学生身上,从而对学生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或许有人说初中生正处在一个叛逆的年龄阶段,他们叛逆一切可以叛逆的对象,包括教师和家长,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所有的言行教育都会成为学生叛逆的目标。其实,这是一个悲观的看法,也是对学生心理不够了解的看法,叛逆确实是初中生的特征,但这并不是缺点,而是一个特点,一个学生追求自己个性化的特点,如果透过叛逆的表面,在很多学生心里依旧对教师有着敬仰之心。此外,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因为处于叛逆阶段的学生有着较为突出的个性特点,如果教师能够让他们信服,他们反而会更加钦佩和喜欢这个教师,因此教师的言行也自然会更具影响力。所以,从以上各个角度来看,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出发,规范自己的言行,用自身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学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无声渗透。

二、挖掘教材中德育因素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在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元素,所以将德育与中学语文相结合的第二步就是开发教材,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子,从而在讲解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将德育渗透其中。例如,在学习《我的母亲》这一篇课文时,文章展现了母亲的伟大,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为了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母亲,比如描绘一下母亲在其心中的形象,说一说他们和母亲之间最难忘的事等,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更可以让学生通过联系他们的母亲,激发其对母亲的感恩之心。总之,诸如此类的素材在初中语文的教材中十分丰富,只要教师进行充分的挖掘,就可以实现教材和德育的有机结合,这无疑是初中语文中德育教育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三、丰富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践行教学活动的主要手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所以要将德育和中学语文教学相结合,教学方法是教师不能忽视的重要一步,因此探究的第三步便是丰富教学方法,并将教学方法和德育相结合。的确,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基本以“满堂灌”为主,这种教学方法只是将知识的传授作为目标,如果不改变这种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德育教育将成为妄谈。至于如何丰富教学方法,并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和德育相结合,在此暂时提出两个思路:其一,是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即将教想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比如将一些时事热点引入到课堂之中,并结合课文内容对这些热点进行剖析,从而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分析下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其二,是采取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即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去分析课文,这样也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进而深化课文章所要传达的主题思想。

四、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教学不能一味的停留在课堂之上,尤其是德育教育更不能单纯的依靠理论,所以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的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去验证、去加深认知。如果从整体策略上来讲,这是第四步,是拓展到课外,也是将主体回归到学生身上,从而在课外实践中实现学生主体和德育的有机结合。例如,当课文涉及到一些爱国类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布置一个去烈士陵园扫墓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休息日的时候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那些革命先烈所做出的奉献和牺牲。又例如,当课文涉及到一些服务社会类文章的时候,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在寒冬的时候为城市的清洁工做一些志愿服务,比如送上一杯热水,送上一杯热粥等。

总之,教师既要立足于课堂,又要放眼于课外,既要考虑其自身的言行,又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经过一个整体性的思考和探索,才能更好的实现德育与中学语文的有机结合。

猜你喜欢

言行中学语文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请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妙语连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