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质量为核心的供应商管理

2019-11-28郎屹

商品与质量 2019年15期
关键词:供方交底供应商

郎屹

长春长客-庞巴迪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吉林长春 130000

对供应商的管理,应在指导思想上贯彻与供方互利关系的原则,在具体的控制方法中以质量为核心,完善详细的合同要求和交付验收技术文件的制定,做好供应商的选择、沟通和定期评价工作,从而实现互利共赢、持续改进的局面。

1 供应商质量管理概述

(1)规范性。这一管理目标的实现,需要企业始终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构建理念,并且全面落实这一理念的具体要求。首先,一般情况下,产品的生产商或零售商是供应链中的核心环节,所以应在不破坏原有供应链完整性、综合性的基础上,加大对它们的管控力度。其次,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质量评估与监督体系,要根据生产的具体阶段、具体环节、生产要素、实际规模,有针对性地选用监督方式,实现对产品质量的全面管控。最后,还可借助于现代化的计算机平台,构建起覆盖整个供应链的网络质量管理系统,全面收集、有效整合、合理分析、高效利用相关的质量信息,确保评估结果的精确化、全面化[1]。

(2)针对性。质量管控工作的开展,必须始终将其所处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当作管控工作开展的重点对象,即彰显出管控对象的针对性。以此为基础,以科学的监督与管控方式,实现对供应商服务及产品的科学管理。需注意的是,管理内容也必须凸显出针对性特征,即不能全面监督、管控供应商生产的全部过程,应适当选取几个关键节点,加大对其的控制力度,从而为供应商服务或产品质量的提升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2 供方的选择和沟通

根据供方按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根据评价的结果编制合格供方名录,作为选择供方和采购的依据。在供方的选择上依据以下准则:优先在本行业、本系统、本企业产品所属总体单位的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选择,名录中的供应商可直接选作本企业产品的合格供应商,不必再进行供方评价。其次在建立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在需方所需产品制造领域专业化水平一流的企业中选择,选择这样的供应商,经过产品研制、首件鉴定、评审、小量供货、实物评价后即可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录[2]。最后在试生产送样或具有详尽的产品质量技术保证方案的基础上货比三家、价比三家、质比三家,经综合评议后选为供应商,纳入供应商管理。在市场零星采购时对供应商的选择要把握产品生产商明确、供货渠道清楚、质量手续齐全的原则。在与供方沟通上可采取不定期高层走访、建立厂际质量保证体系、参加对方的归零评审或专题会议、定期召开质量总结会、下厂验收等方式进行。

3 采购产品的验证

为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要求,避免后续造成质量故障或损失,对入厂的产品要进行复验验证。对无法复验验证或无法经济地复验验证的产品,采取在供方现场实施共同检验方式进行。

复验验证工作首先需编制针对产品的、供需双方认可的产品交付验收技术条件,作为检验人员对产品进行检验验收的依据。这项工作十分重要,必须高度重视,一方面要切实的对采购产品进行入厂把关,另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在能保证质量要求的情况下适当减少或取消某些产品的入厂复验要求,这些要求需贯彻落实到产品交付验收技术条件中。其次要确保供需双方使用的专用检测器具、检测方法一致。另外,要按表格化管理要求作好检测记录,对发现的异常要书面反馈对方进行处理。采购产品的质量原始记录是很重要的文件,必须对记录要求进行认真策划,在合同中明确并对记录进行妥善保存。同时,还要保持采购产品入厂复验人员的相对稳定[3]。

4 供需双方互利共赢

(1)供需双方高层领导,特别是一把手要有清醒和正确的认识。双方要保持联系和沟通,互相了解和理解,相互尊重,从管理上、技术上、资金上相互支持。另外,不论是供方还是需方,应一律平等对待。

(2)协调一致,体现在产品的供货合同及配套的质量技术协议达成一致,体现在产品的交付、接收、质量问题处理、资金拨付、技术和管理交流等过程协调和谐。具体操作中要对产品的技术要求、使用要求进行充分交底;对需方后续加工检测要求进行交底;对质量问题的处理程序和产品记录要求进行充分交底。在交底基础上双方协调沟通达成一致并落实到合同及质量技术协议中。

(3)将有效的工艺方法、手段互惠互利。供需双方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从质量控制、工艺技术手段、检验检测方法等方面都各有优点、长处、亮点,双方要及时进行交流,互惠互利。

(4)将协调、改进机制常态化。质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持续改进是质量工作永恒的要求。只有持续改进,才能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只有持续改进,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实现供需双方共赢。因此,供需双方要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各层面的交流和沟通。

(5)在经济利益上着眼长远和大局。企业以赢利为目的,这是铁的法则,但在我国国情条件下,还有比经济利益更重要的国家利益、社会责任、法律责任等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在具体的产品采购中,要着眼于质量第一、确保完成任务为前提,资金的拨付、进度的协调、高层的沟通要为此前提服务,不计较某一次合同、某一件产品的得失,着眼于长期合作共赢。比如,在某个构件比较普遍的问题,在需方加工到一定时发现其存在质量问题,按道理应由供方承担废品损失,但供方受工艺水平和工业基础的限制,不可能做到100%的合格,而且供方也同样有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双方相互理解,本着实事求是、合作共赢、着眼长远的原则,需方可采取供方无偿补投、损失各自承担、按既定指标考核、超预期指标给奖的办法,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供方交底供应商
供应链环境下的供方管理模式
供应商和客户是否可以抑制企业在职消费?
一份来自客户的肯定:广日电梯获中梁地产“长期合作供方”荣誉称号
中国船级社大力推进海外供方认可服务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汽车备件供应商选择
外购供方质量准入管理与标准化
施工中技术交底的探讨
独立基础施工实训学材
浅谈施工技术交底的实施过程
2016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