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天津金融业繁荣发展的启示
2019-11-28于明言
◎文/杨 艳 于明言 王 蔚
在中国近、现代金融史上,天津曾是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所谓 “南有上海,北有天津”。截止1934年末,天津有华商银行29家,银号269家,典当行88家,外国银行17家,外商保险公司100余家,华商保险公司50余家,并设有白银、外币、京钞、申汇、黄金、证券、外汇和同业拆借等各类金融市场。天津的证券交易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遥相呼应,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一、近代天津金融业繁荣发展的原因
(一)被迫开埠与主动变革的结果
一是被迫开埠,西方银行资本涌入。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根据《北京条约》,天津被迫开埠成为通商口岸,英、法、美、德、日、奥、意、俄以及比利时等9国先后在天津强设租界,外国银行纷纷涌入,海河两岸遍布外国洋行。比较著名的有:汇丰银行、德华银行、麦加利银行、华俄道胜银行、横滨正金银行、花旗银行、华比银行、东方汇理银行等。由此,西方资本蜂拥而入,大量投资金融业、工业、航运业等。据推断,在 1936年,各国对天津金融业的投资达到4624.4万美元,占全国金融业投资总额的6.1%。
二是主动变革,华商银行应运而生。随着国外银行资本的涌入,古老钱庄票号逐步被取代,民族资本的商业银行应运而生,著名的“北四行”即盐业银行(1915年)、金城银行(1917 年)和大陆银行(1919年)就是在这一时期在天津设立了总行,而四行之一的中南银行(1921年)总行虽然不在天津,但是它的业务重心却在天津。与此同时,国内一些重要的银行也纷纷到天津开设分支机构,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浙江兴业银行、中孚银行、国民商储银行、中国垦业银行、新华银行、中国实业银行、中国农工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等,截止到20世纪30年代末,天津无论在金融需求、金融机构、金融人才等方面均达到鼎盛,从而确立了天津在北方金融界的主导地位。
三是租界特权,吸引达官显贵投资。根据不平等条约和协议,各国租界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同时租借地颇具异域风情的各式建筑,发达的金融业、商业、娱乐业,吸引了大批达官显贵、富商巨贾来津居住和投资。这些人的到来促使大量资本流向天津,为天津近代金融业的肇兴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
以金城银行为例,1919年1月,实收资本200万元,其中官僚军阀投资162万元,占比81%,其他为工商投资。金城银行在1926年的个人定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65%,1927年该项占比为68%。
(二)工商业与金融业的相互促进
1866年开始,天津成为洋务运动的核心区,洋务运动带动民族工商业兴起。清政府在天津及周边地区逐步建立了一系列官办和官督商办的近代工业企业,如天津机器局、天津电报局、北洋水师大沽船坞、轮船招商局天津局等。在官资和外资近代工业企业的带动下,民间资本也逐渐兴起,尤其是民国初至日军侵占前这段时期是天津近代工业的兴盛期,这段时期主要表现在商办产业的兴盛。面粉、火柴、纺织、化学、制革等类型的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天津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的工业中心,全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扩大了金融需求,为金融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实业基础。
(三)交错布局形成的空间集聚效应
近代天津的金融业中心,是指由有“东方华尔街”之称的原英中街 (今解放北路)、和平路、滨江道、哈尔滨道围成的井字区域。该处聚集了近代天津几乎所有的外资和中资商业银行,还有大量的洋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此外,该区域还设有白银、外币、京钞、申汇、黄金、证券、外汇和同业拆借等各种金融市场。众多金融机构集聚于此的重要原因:
一是由于各行各业门类齐全,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英中街(今解放北路)贯穿英法租界,直通海河和天津东站,地处水路连接要道,周边洋行、工厂、轮船公司、仓库以及一些为进出口服务的行业都跻身于此,形成了金融业和工商业的交错、融合发展。
二是由于各类设施齐全,文化底蕴浓厚,周边汇聚了商场、饭店、戏院等消费娱乐场所,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形成了繁忙工作和便利生活相互交融的生态系统。
(四)同业协会自律与稳定作用的发挥
从1860年到1949年,近代天津民间金融资本借助强大的自组织能力对抗由于剧烈的社会动荡、政府更迭、外敌入侵而不断引发的货币贬值、汇兑危机、恶性竞争等天灾人祸。如1916年,京津和济南发生中国、交通两行发行纸币的挤兑风潮,有鉴于此,“北四行”先成立 “四行联营事务所”,后又成立“四行准备库”来增强货币信誉。再后来 “北四行”共同出资成立的“四行储蓄会”1927年还成为全国最大的储蓄银行。又如清咸丰年间,天津就有最早的钱业组织钱号公所;1915年,天津成立钱业公会;1918年成立天津市银行公会;1921年直隶各县典业联合会在天津成立;1934年正式成立天津市保险业同业公会。近代天津金融各业公会不仅互助自律,还发挥着调节金融业和工商业之间的关系,在政府与金融业之间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非常有利于维护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和政府的有效管理。
(五)大量优秀本土金融人才的汇集
近代天津金融业的发展,还源于拥有一批爱国、敬业、务实的本土金融人才。这些本土金融家在经营活动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善于总结和吸收西方金融业的经验与长处,积极发展适合本土的金融产品,他们通过资本运作,积极为本土工商业提供融资便利与优惠。例如永利碱厂在1921年创立时资金仅40万元,为打破我国长期依赖进口英商 “卜内门”洋碱的局面,金城银行为永利提供大量的信贷资金,不仅使永利顶住了英商的倾销压力,而且打破了 “卜内门”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到1927年,永利日出碱36吨,国产“红三角”畅销大江南北乃至国际市场。
天津本土金融家表现出的民族意识、创新务实、团结协作的精神,在中国近代北方金融界中独树一帜,为天津成为近代北方最重要的金融、经济港口城市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对天津金融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近代天津金融业的繁荣,为新时期天津金融业的再次腾飞、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以下启示:
(一)构建“双城双核”的空间集聚发展格局
近代天津金融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空间的集聚发展,这一特征也体现在一些金融发达地区如伦敦金融城,上海陆家嘴金融城等。这一集聚的空间是一个“城”的概念,在地理空间上既要形成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集聚,又要具备“城”的所有配套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特别是能满足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业人员需求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同时还要拥有一个城市所特有的文化底蕴和氛围,唯此才能有助于吸引、留住人才。
从目前天津滨海新区和市内六区金融业发展的现状看,已经形成了具备一定集聚程度的区域,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解放北路金融创新示范区,友谊北路金融服务集聚区,东疆国家租赁、保理、基金产业园等。但是,与一些金融发达地区相比,整体的集聚程度仍显不足。因此建议:借助天津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依托已有的金融业集聚优势,建立天津市金融业“双城双核”的空间集聚发展格局。一是打造以解放北路为轴心的“天津金融城”。依托天津金融业自近代以来的传统优势与浓厚文化底蕴,在保持存量格局基础上,市内六区合力,天津金融业增量部分向解放北路金融创新示范区集聚。二是打造以于家堡为核心的 “滨海自贸金融城”。滨海新区合力新区资源,形成集聚。在上述金融城打造过程中,高标准对标上海陆家嘴金融城、伦敦金融城。
(二)依托自贸区,扩大金融双向开放
扩大对外开放,不仅是近代天津金融业繁荣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天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外开放思想的体现。2014年12月3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天津自贸区为依托,吸收上海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加快天津金融引进来和走出去。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在贯彻开放发展理念、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探索与 “一带一路”建设相结合,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体系作为自贸区金融创新中最具含金量的内容,是整个金融创新与金融开放的载体和平台,在FT账户最后落地之前,结合天津实际做好推广和复制上海自贸区的有益经验为天津自贸区所用的对接工作,以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依托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完善天津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管理体系,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在境外融资、结售汇便利化等方面的金融改革探索夯实基础,加快建立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便利化程度。
对标国际自贸区金融最高标准。加大压力测试力度,探索适当放开离岸账户和在岸账户的相互渗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循序渐进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等后续相关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完善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
(三)突出金融服务,实现京津冀错位发展
积极为工商业融资、为本土经济竭诚服务,与实业互为支持是近代天津金融业繁荣发展的主要原因。2015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赋予天津“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成为中央赋予天津的新名片。因此,天津的金融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定位服务,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京津冀的金融机构。
一是要深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完善区域金融体系、培育一体化金融市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金融监管改革等方面建立更深层次交流合作。利用天津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成果,创新京津冀一体化金融服务模式,更好服务京津冀地区企业的金融需求,完善跨省市金融创新与合作机制,增加区域金融部门联动性。
二是加强金融协同顶层设计。建立区域金融协同发展领导机构,协同推进京津冀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跨省市金融机构合作,促进区域金融信息共享和资金区域内自由流动,开展区域统一金融支付结算业务,加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与防范等。推动一省二市政府、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共同合作设立金融服务协同发展的专项投资基金。
三是依托自身优势错位发展。北京是全国的金融管理中心,大量金融机构总部所在地。河北省幅员辽阔,可以为京津两地提供金融后台支持,承担京津两地的数据处理和优化等金融后台业务,为京津两地提供金融后台支持。天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具有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的优势,应侧重发展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离岸金融等金融改革创新。吸引国际知名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信用评级公司、金融服务外包公司落户天津,利用其既有的国际知名度和市场声誉,发挥其在金融产品、服务、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的优势,带动天津金融业繁荣。
(四)培育多层次的金融市场
天津近、现代金融业繁荣的历史表明,一个城市金融业的发展,除了要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相互促进共荣共生之外,还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市场,以实现资源集聚与辐射功能,如此才能反过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具体建议:
一是以融资租赁资产交易市场为突破口,尽快在天津落地一个全国性金融市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作为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目前租赁标的物已经涵盖航空、航运、海洋工程、轨道交通、大型设备、无形资产等全领域,境内外租赁资产总额超过1.3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4。借助这一领先优势,尽快在天津建立一个全国性融资租赁资产交易市场,不仅可以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巩固天津金融租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而且未来也可以发展成为天津面向世界国际金融市场的突破口。
二是做大天津OTC,助力中小企业与民营经济发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金融业的核心任务,重点要抓好发展资本市场,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2017年国务院在发布的 《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区域性股权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服务于区域内中小微企业,是地方人民政府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措施的综合运用平台。
天津滨海柜台交易市场(简称“天津 OTC”)作为天津区域性股权市场和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自成立以来,以服务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发展为己任,融资企业数量和融资总额逐年增长,仅2016—2018年,即为63家中小微企业成功融资19575.04万元,但这距离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还相距甚远,而且由于目前市场规模尚小、市场交易不活跃,影响了融资服务功能的发挥,因此仍需发挥政府、市场等各方力量,推动天津OTC实现量的积累,以达到质的飞跃,推动天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金融服务于京津冀民营经济及中小企业发展。
(五)理顺机制体系,发挥金融行业协会自组织作用
近代天津金融业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启示是近代天津金融业的自组织能力很强。而我们现在社会治理的许多矛盾其实都反映出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社会组织作用发挥不足。因此,在已经建立行业协会的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传统金融领域,由于其往往作为各行业监督管理部门的内设机构对待,因此可以由市工商联牵头,和市银保监会和市证监局沟通协商,理顺各行业协会的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各行业协会自律互助协调作用。对还没有建立行业协会的金融行业,尤其是一些新兴的金融业态,可以由市工商联引导扶持,加快建立行业协会,提高行业自组织能力。
(六)培育城市气质,留住、吸引高端复合型金融人才
人才资源是核心资源,天津近代金融业的发展也有赖于金融人才的汇集。为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天津现已出台了 《关于支持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在津发展的政策措施》。然而,要想留住、吸引高端金融人才,仅仅依靠住房、税收、子女教育、奖励基金是远远不够的。高端专业人才更希望自己事业上能有个广阔的上升空间,希望自我价值得到最大体现。所以,我们除了给予各种政策优惠以外,还应该着力打造天津成为一个能够使各类人才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够成就个人职业生涯的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