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金融工具准则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2019-11-28
一、新准则的相关概念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简单的说,金融工具就是进行投资、筹资和风险管理的工具。2006年,我国首次发布金融工具准则,2017年3月31日修订并颁布新金融工具准则,这是财政部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防控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稳中求进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修订完善,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的重要成果。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的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金融资产的分类由原四分类转换为三分类,主要内容是在修订之前,金融工具确认按照持有金融资产的意图和目的,分为以公允价值变动且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新修订后分类调整为三类,主要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减少了金融资产的类别和复杂性,更加客观的分析金融资产的分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可比性,其次,金融资产减值由“已发生损失法”改为“预期损失法”,已发生损失法主要是指,在有客观证据表明金融资产已经发生损失,才能对金融资产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而预期损失法主要是指,需要考虑金融资产未来预期的信用损失情况,从而更加及时足额的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为了更加有效地防控金融资产的风险,提高金融资产的信用。再次,新准则规定的套期会计更加能够反映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在修订之前的套期会计准则下,对套期会计做出了严格的适用条件,导致在一些实务中,企业开展的套期业务,无法通过会计准则在财务报表中予以反应。新修订的会计准则更加强调套期会计与企业风险业务相结合。因此,在合理拓宽套期工具以及套期范围的基础上,有助于更加直观客观的反映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同时新准则还做出了其他的调整和完善,例如简化了嵌入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嵌入衍生工具应当从混合合同中分拆,作为单独的衍生工具进行会计处理,进一步明确了金融资产转移的判断原则及其会计处理,对相关判断标准以及过程进行了相互对应,对相关会计实务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要求与指引,更加有利于会计实务。最后,增加了套期会计中期权的时间价值的处理方法,在之前的准则中,当企业仅指定期权的内在价值为套期项目时,剩余的未至指定部门即期权的时间价值部分作为衍生工具的一部分,造成了损益的潜在波动,但是在新准则规定之后,引入了新的会计处理方法,期权时间价值的公允价值变动应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后续的会计处理应该根据被套期项目的性质分别进行处理,更加有利于反映企业交易的实质,提高了会计结果的可比性,减少了企业损失的波动性。可以看出,在新准则颁布之后,更加能够反映企业交易的实质,并且简化了企业的会计业务处理程序,更准确反映企业财务风险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新准则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由于新准则对金融分类以及衍生工具等都做出了一定的修改,因此,对于银行业的经营来说分析其影响十分必要,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下,分析了新准则对银行经营的影响,主要从对银行员工的业务水平,商业银行的投资策略等角度进行分析。
1.对银行员工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新准则下,金融资产的重新分类以及衍生工具的调整等都有较大的改变,因此,对于银行人员的业务水平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的会计准则下,银行人员对金融资产的判定主观成分较多,但是,在现行准则下,银行人员需要根据重新调整的准则进行职业判断,进而制定相应的策略,实现银行盈利,这就需要银行人员加强对会计准则的解读,认真落实政策的相关事项,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因此,新准则的颁布对于银行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与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银行的投资策略发生改变,主观性减少
在原来的金融准则下,对于金融资产的分类以及确认方法主观性较大,导致了资产分类不能真实客观反映资产的实际情况等现象。在新颁布的金融准则下,对于金融资产以及金额的确定都有了明确的要求,金融资产分类以及确认重视业务模式以及合作条款,并且将这些内容作为客观依据,因此,银行需要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与盈利要求重新定义资产行为,对资产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划分,合理设置投融资资产的分类,在后续投资时,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资产的实际分类情况制定投融资计划,最终实现银行的盈利。
3.提升了监督管理水平,加强了银行监管力度
在原金融准则下,一些金融资产的分类以及金额的确定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定,而新的金融准则对于金融资产的基础确认和计量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进一步提升了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深度,因此,有利于提升银行业市场的交易的效率,风险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因此,银行业要加强对相关业务的监管力度,制定完善合理的风险管理办法,按照金融制度的要求加强对金融资产的管理与监督,防止资产乱象,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与资产安全。
三、新准则下针对银行经营提出的建议措施
由于新准则的金融资产分类,衍生工具以及金融资产的数额的确定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建议促进银行经营的发展,主要是从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加强风险监管,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发挥协同效应这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提升银行员工的业务能力,进行定期培训
在新准则的规定下,对于金融资产的分类以及相关数值的确定都进行了更加明确的说明,为员工针对业务的处理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减少了员工的主管判断,因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需要对银行员工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业务人员专业能力。不仅需要对他们进行新准则政策的解读,使他们了解新准则,而且需要对他们进行专项的培训和实务操作交流,提升他们的业务处理水平,建立专家团队,提高工作效率。其次,银行要做好新准则在各业务板块的宣讲,加强跨各业务条线的沟通,从业务源头提高业务人员综合素质。同时加强财务与风险管理的系统改造,在会计核算系统中,增加会计估值模块,在风险管理系统中增加相应的风险计量模型和预警阀值,帮助银行员工正确理解新准则,正确进行金融工具核算,把握好财务核算与风险成本的控制,最终提升银行的整体的经济效益,促进银行的发展与进步。
2.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加快信息流通
在新准则下,对银行的经营发展,内部管理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为了有效保障新准则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加快信息流通,互通有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银行管理层明确战略规划和总体的发展目标,并且及时进行传导。其次,需要在银行的前台,中台以及后台部门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定期组织讨论会,形成一个多部门联合制动的实施团队,对政策的执行以及管理层的战略目标和部署进行沟通,保证信息高效传达,业务高效处理,规避信息不畅带来的风险。最后,提升银行精细化管理水平,新准则实施后,商业银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占比或将有所提升,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变化的不确定加大。银行应该重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对不同期限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和客户进行差异化定价,探索和提升有效的精细化水平,最终实现银行业的自身发展。
3.建立完善的信息科技系统,为有效实施金融准则提供较好的环境
在新准则下,由于对金融资产以及衍生工具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说明,这些科目的金额的确定必须依赖于较为复杂的计算系统,因此,银行业需要加强对科技信息系统的技术改造,升级已有的信息系统。例如,在金融工具的分类以及确认上,必须通过系统改造对业务模式进行重新审视,对现金流进行测试,并且自动完成账务处理,这样不仅提升了会计业务处理的准确性,减少了主观性,还可以提升工作效率,缩短处理时间,最终实现银行业的自动化运营,促进银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4.建立完善的风控监督系统,加强对会计业务的监督
内控和风险管理系统是银行有序发展运营的充分保障,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监督与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制定完备的内控管理制度,制度是银行业有效运营的基础,通过内控管理制度可以使员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提升新准则下员工业务处理透明度。其次,对已有的内控管理环节进行分析并且完善,其主要工作就是不断分析整理业务节点,优化业务流程,对会计业务进行监督,避免产生业务差错。为了提升效率,必须与其他部门的工作相互独立,形成的报告定期对管理层负责。再次,优化风险管理和内控流程,通过不断加强风险管理,可以规避重复监督或者监督死角的情况,对重点环节进行重点排查,制定风险应对方案,有效降低会计处理风险,最终实现高效监督管理,银行有效运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