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9-11-28章丽琴

儿童大世界 2019年2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诚信儿童

章丽琴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尧渡镇中心校 ,安徽 池州市 247200)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国度,绵延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岁月的交替中,在与其他国家的沟通和交流中,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留下了“礼仪之邦”的美誉。这便是一种传统文化,它包含了我们华夏儿女仁义礼智信等精神方面的重要内容。因此,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责无旁贷。故,笔者结合了自己所教学的科目,简要分析了几点将传统文化与小学低年级语文融合的教学拙见,希望可以帮助推进课程改革,落实全面育人。

一、深入贯彻课程改革精神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曾明确提出教学改革的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另外,《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所以,笔者认为,在基础教育改革部门实施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渗透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择取语文课文,适当渗透传统文化

教材中的语文课文,虽然在我们成年人的眼中是浅显易懂的,但是,在低年级孩子们的视野中,这些课文就是他们对世界、对万物的认识起点,教材中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可以有效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可以结合低年级的语文教材,对儿童实施道德观、价值观和是非观等引导,让他们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和经典文学艺术,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更进一步落实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比如,在教学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我们就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对儿童实施感恩教育。如“同学们,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小蝌蚪要寻找妈妈呢?”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是谁生养了我们呢?”以这一思路为起点,引导儿童发散思维,进而感悟父母生养子女的艰辛,以培养儿童从小懂得感恩父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恩情的高尚品质,知恩图报,正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们希望能够将这一优秀品质延续下去。

又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我们就可以择取其中一点“节日”,继而向外引申,启发学生思考“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特有节日呢?我们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还知晓其他民族有哪些特殊的节日吗?”由此,激发儿童思考和联想的兴趣,带领他们认识更多的少数民族,以及各个少数民族独有节日,懂得节日和节日应当具有的礼节、行为规范等,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扬,所以,此课也可以作为我们渗透传统文化的一个基点。

三、结合经典故事,发扬优秀传统

记得在一次教师座谈会中,一名优秀教师曾提到:“当学生已经意识到你在教育他的时候,其实就已经代表你的教育失败了!”,所以,真正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教师,总是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懂得知识,知晓做人做事的道理。比如,我们知晓儿童是喜欢听故事的,那么,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我们将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合在故事的讲解中,就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当低年级的儿童听完故事的时候,自然也就可以从故事中得到相应的感悟。比如,通过讲解《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孩子们兄弟之间要懂得谦虚礼让的道理,唯有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家庭才能更加兴盛,家庭成员才能够凝结为一股绳锁,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会退缩。另外,我们还可以讲解《立木为信》的故事,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商鞅作为当时的政府官员,他之所以在街头实施这样的一个测验,目的是什么?”由此,让低年级儿童感悟出“诚信乃立身之本,立国之本”的道理,继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努力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的传统美德,做一个懂诚信、知诚信、护诚信的人,传递社会中的正能量。

综上所述,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像是一颗熠熠生辉的宝石,虽然它质朴,经历了岁月的沧桑,但是其本身依旧具有夺目的光彩,是具有很高教育引导价值的。将它进行分析,并且与小学低年级语文学科进行融合,很有必要。对此,笔者结合了自身的经验,对实施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祖国的明天再添几道亮丽的风景,让教育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诚信儿童
身边的传统美德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留守儿童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六一儿童
《弟子规》与传统美德研究中心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