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题为导向增加政治课堂教学的逻辑性

2019-11-28

中学政史地 2019年15期
关键词:逻辑性知识点学科

曾卫平

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来看,问题是贯穿始终的基本导线。我们常说“学,贵在问”。对于教师而言,“善问”往往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而问题的逻辑性是“善问”的重要要求。

一、问题的逻辑性能架起学生求知的桥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梳理知识点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对于课堂提问的统筹考虑,往往需要突出学科重、难点,同时兼顾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关系。由一个问题递进到另一个问题,再从问题归纳中层层铺垫,步步为营,促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内化为系统性的知识网络。可以说,在政治课堂,问题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联系、自然连贯的。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关于宏观调控的探究,我们可以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关系,就宏观调控的内涵、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如何实施宏观调控等内容进行有效贯穿,既融入了学科教学目标,又顺应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从而让课堂组织自然过渡、环环相扣。

二、问题的逻辑性是实现知识与能力衔接的云梯

事实上,在每个学科知识体系中,只有将知识与能力有机连贯,才能促进知识向人文素养转变。在学习“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时,我们可以结合当前“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向学生提出要求:假如你是“一带一路”战略高峰论坛的策划者,请结合本节内容,就如何推动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提出几点建议。由此,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联系真实的问题情境,从自我对知识的理解、应用中挖掘潜能,也可以借助论坛策划课堂交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的逻辑性能促进学生政治学科素养的内化

思想政治课程承载着特殊的育人功能。在课堂问题设计的逻辑性上,要以问题为载体,关注立德树人,发挥政治课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化。从近年来高考政治试题向学科素养方向的转变来看,教师在优化课堂问题设计中,要渗透和融入政治学科核心素养。通常,知识的学习相对容易,能力的培养相对较难,而核心素养的提升则是更高目标。基于当前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学科素养培养目标,教师要从问题的逻辑性上,注重价值引领,培养学生有理想、有立场、有自尊、有担当的品质,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康发展,着力围绕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让核心素养内化到学生的思想、行为中。在学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时,人口迁徙是增进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而借助于交通建设、经济合作等方式,实现文化的有效交流。于是,我提出问题:每个同学的家乡都有文化,你们想了解他人家乡的文化吗?你们想将自己家乡的文化传播给其他同学吗?请从人口迁徙视角,就如何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播提出几点建议。这个问题贴近学生的认知逻辑,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并从学科素养上,寓情于问题中。

四、问题的逻辑性要从完整事例中对接高考

在高考政治试题中,主观题多为年度时事材料或热点问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等能力。在课堂事例融入上,如果材料过多,虽然可以让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但学生易被材料所淹没,无法探寻解读主题,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度思考。所以,要强调课堂事例的典型性、关联性和完整性,能够通过某一事例来实现政治知识的承载,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以“征税和纳税”的教学为例,我们引入生活实例:张三与税收的故事。张三爱买彩票,连续买了三年后终获500万大奖。去领奖时被告知只能领400万,另100万是税款。张三有点迷茫:什么是税收?为什么要缴100万?100万能不能讨价还价?缴了100万以后,国家会不会还找我要税?这些问题的引出,将税收的含义、特征等内容进行了有效呈现。整个问题在逻辑性上思路清晰,便于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探究税法,增强自觉纳税等意识。

总之,以问题为导向来重构政治课堂逻辑性教学,要从问题的设计、引出、呈现上,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衔接好政治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把握好问题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有机连贯性,让政治课堂更加绚丽多彩。

猜你喜欢

逻辑性知识点学科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学科新书导览】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逻辑性
“超学科”来啦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浅谈法律解释的重要性和方法
巧引路轻点拨,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