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研究
2019-11-28
董 明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维度,分别是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印证,共同构成政治学科育人的学科架构。在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的双重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要革新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和学科观,融政治学科知识于学生的生活背景、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中,帮助学生基于自身的认知结构进行学科知识建构,从而培养学科能力。这既是课程标准的需求,也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也指导着实践生活。高中政治学科理论性强,但其实践性更强,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生活案例和生活经验进行深度思考,并和教师结成学习共同体,从而真正内化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树立政治自信和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第一,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2016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指出,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思想政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将生活知识和书本知识融会贯通,这既是课程目标,也是课程育人的直接体现。
第二,有助于教师创造性地教学。有些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往往照本宣科,导致学生觉得政治枯燥且不适用。有些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不重视联系生活也是学生学习兴趣较低的重要原因。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教学,重视理论与生活的结合,让学生意识到政治这门学科的实用性,意识到政治课本中理论的科学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意识。
第三,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有些教师往往以自己为教学主体。而现代教学中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倾吐心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动力。当然,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驱动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这些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措施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性。
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远离学习疲劳,让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学习。因此,高中政治课堂实现教学多元化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教师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创设生活情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人格、情感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教师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展示社会热点现象,与教学内容相呼应,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思考,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文化生活》中“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生活化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不同文化环境中欢度节日的视频,通过展示不同文化习俗、服饰、饮食习惯,直观地让学生意识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产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认识的有少数民族朋友吗?谈谈对他们的看法。这样,学生就会开始积极思考发言。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如何看待“中国年轻一代过圣诞成习惯”这种现象。学生们各抒己见。通过让学生谈论春节和圣诞节这两个节日,顺理成章地引出文化遗产。从逻辑上看,民族节日属于民族文化,它体现了民族情感。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这样,学生就会充分投入到文化多样性的情境中,对所学知识进行积极的讨论。
2.进行知识拓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知识只有转化为能力,才能成为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知识只有应用在生活中,才能成为学生发展的利器。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有些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导致政治知识生活化的程度较低。题海战术虽然在提高应试成绩上效果明显,但是相比之下学生的应用能力也受到了较大的约束,不利于学生长久发展。
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为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教学生活化要求教师将学生的政治知识进行拓展和深化,将课前预习、课内思考、课后巩固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教学生活化的意识。政治教学生活化有效地将高中政治知识进行了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开展各种应用拓展活动,结合社会热点实事,进行辩论和讨论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学会分析生活中的实例,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课本理论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最重要的是,生活化的应用并不是要求学生生搬硬套地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而是要合理地将课本知识与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例如,在教学《经济生活》中“价格变动的影响”时,可以引用节假日商品价格波动的实例,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五一期间,什么有打折活动的商店里顾客格外多一些?学生回答因为商品降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出现这个现象的本质是什么。经过讨论,学生就可以得出价格影响需求和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反向变动的结论。紧接着,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大米、蔬菜有没有很大幅度的降价?为什么?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渐渐地导入本节课的下一个学习要点:价格变动对高档消费品和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是不同的。对前者影响较大,对后者影响较小。让学生感悟到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等等。只有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多用知识,学生才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学科应用能力,并将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拉近师生距离。
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实现,离不开良好教学环境的建立。所以,教师要营造活跃、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政治学习中,并在学习中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例如,在教学《文化生活》中“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来,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讲解。通过学生的讲述,了解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不需要将知识点讲全,可以仅挑选自己最熟悉的部分进行讲解。在学生讲解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对其进行提问。例如,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对其答案进行评价,给予适当的表扬。如果答案不够完善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也可以与教师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密切师生关系。而且良好的师生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这是建设良好的课堂环境的必备条件。
“教法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标,立足中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生活体验,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总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是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关键之处,对提升学生政治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在现代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潮流中,教师要推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使学生树立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