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介入的价值与影响
2019-11-27雷莹
雷莹
摘 要:音乐介入体育舞蹈,既是艺术相通相融的表现,更是体育舞蹈表现力强化的需求。本文从音乐与体育舞蹈的潜在关系联系谈起,深度分析了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介入的价值意义,认为音乐介入能够诱发舞蹈表现的灵感,增进舞蹈表演的内涵,强化舞蹈动作的记忆,最后研究提出影响音乐介入价值的问题破解之法,主要聚焦基础音乐知识的夯实、舞蹈音乐选择的匹配、舞蹈音乐动作的协调等层面。
关键词:体育舞蹈 音乐介入 音乐知识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9(c)-0039-02
“音乐是体育舞蹈的灵魂,体育舞蹈是音乐的回声[1]。”在教育领域体育课程中融入舞蹈元素已经成为常态,其无论从健身价值还是娱乐功能都深受各个阶层的欢迎。而音乐舞蹈本身是难以分家的,酷炫的音乐给舞蹈以灵动的风格,柔婉的旋律赋予舞蹈以和美的节奏,体育舞蹈因音乐的介入而显得别有韵味。而作为观众,音乐的搭配,更容易引导其注意力,人们更容易进入氛围,理解舞蹈动作的意蕴与风格。故而,体育舞蹈如果离开音乐就成为干瘪的肢体,缺少灵感与美感字样;音乐也能带给体育舞蹈以更强大的表现力。正基于此价值,本文更加重视体育舞蹈教学中介入音乐的价值意义,并依照其影响因素在音乐介入重点难题解决上做出了尝试性研究。
1 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介入的价值意义
体育舞蹈与音乐互为融入、彼此衬托,是不可分割与难以割离的两个部分。音乐的介入,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对于体育舞蹈教学起到了十分凸显的促进价值。
1.1 诱发舞蹈表现的灵感
体育舞蹈的教育本身偏重于实践练习。音乐的介入让体育舞蹈练习者有了可依从的节奏,在音乐旋律的引导下,不断灵动地做出肢体动作,并在丰富的想象中自然舒展,完美达到体育舞蹈的动作要求,提升观众视觉审美的认同程度。实质上,音乐之所以可以诱发舞蹈灵感,就在于有节奏的音乐对于舞蹈者听觉、大脑中枢可形成干扰与诱导,舞蹈者在音乐风格与节奏的刺激下有了即时的心理反应,并进入到想象联想情境,融入肢体动作表达更富有灵动的体育舞蹈。
1.2 增进舞蹈表演的内涵
“体育舞蹈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将情感与动作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2]。”肢体动作仅是外在表现,一个体育舞蹈者能够借助动作来传递其丰富的内心世界,源于其表现能力的培育。音乐的介入,更为丰富了体育舞蹈者表演肢体动作的渠道途径,更丰富地表现舞蹈内涵,引导观众与舞蹈肢体动作的共鸣,让观众在非直接的对话中深切感知其所饱含的肢体情感。舞蹈与音乐的融合、肢体与情感的统一,为台上台下之间架起沟通理解桥梁。因此体育舞蹈课堂,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风格、节奏的感知能力,让其在感知音乐魅力的基础上更将其与舞蹈意境一脉相承,增强舞蹈动作的内涵与品质。
1.3 强化舞蹈动作的记忆
如上所述,神经中枢对于音乐所给予的外在刺激有着极为显著的反应。舞蹈动作是为视觉所见,而音乐则是听觉所至。所以音乐的介入与舞蹈肢体动作形成了潛在联系、融为一体。肢体动作通过音乐旋律印记在大脑皮层,产生固化认知。故而这种意义上来看,音乐节律等都成为舞蹈动作的牵引,只要音乐响起相匹配的动作规范就会在舞蹈者脑海开始重播,并对舞蹈节奏、舞蹈速率、舞蹈风格等进行回放式表演,音乐对舞蹈动作表演形成了无意识的启示与引导。故而,我们可以看到如是现象,一些舞蹈者长期没有练习,即便在动作要领都已模糊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在音乐的辅助下熟练、标准完成相关动作。这也许就是音乐的魅力,是音乐之于舞蹈表演的价值。
1.4 协调动作表现的美度
音乐富有特点的节奏与律动能够帮助舞蹈者对既有动作表演进行取舍协调。很多初入体育舞蹈领域的学生,往往在动作力度、速度与准度等层面的学习出现困难。音乐的介入,让学生有了可依从的节拍旋律,在练习中其更容易对不同动作所对应的肢体动作产生印记,更容易感知在怎样的音乐阶段进行怎样的舞蹈动作,且能够从观众审美角度来考量动作与音乐的协调性,为观众在视觉与听觉层面都演绎唯美的舞蹈语言。当然,不同的体育舞蹈演绎者,其在团体中可能出现动作幅度、动作方向与动作速度等层面的差异,进而整体上产生不协调。故而体育舞蹈教学要着力于团体动作整体上的协调,在舞蹈要领上形成一致。
2 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介入的问题解决
2.1 基础音乐知识的夯实
从艺术视角来看,音乐演绎与舞蹈表现都有其差异化的特性。要想让音乐更为专业、完美地融入体育舞蹈,就必须了解并夯实专业音乐知识基础。一是音乐节律的理解、音乐内涵的理解。体育舞蹈者要更为专注于音乐乐理知识的适配性记忆与运用,能够更为到位地感知音乐意境,并在音乐中传递舞蹈之灵动,完美演绎舞蹈魅力。二是民族音乐特色的差异性。体育舞蹈因地区范围、民族风俗等不同而拥有不同的情感内涵。作为舞蹈表演者,要首先掌握这些差异性,要逐步具备按照不同舞蹈风格甄选不同背景音乐的能力。不过,要想具备这种遴选能力,必须要从海量的音乐聆听中感知音乐节奏、音乐情境等,形成对音乐的独特理解。体育舞蹈课堂,教师要重视基础音乐知识的植入,让学生在逐步深入了解掌握的过程中,初步具备舞蹈音乐的甄别融合能力,舞蹈音乐的协调表现能力。
2.2 舞蹈音乐选择的匹配
从程序上说,体育舞蹈动作等的确定,主体依据就是背景音乐。不过不同风格的体育舞蹈对音乐具有选择性,尤其是在二者风格上要做到整体统一。如伦巴舞蹈将速率较快、节奏动律鲜明的曲子作为背景音乐就显得难以匹配,而这样的音乐正好适合的是现代迪斯科舞蹈。从观众印象来看,凡打动观众、引起共鸣的体育舞蹈,一是要具备民族特色、风格特色等;二是要有与特色相匹配的高质量音乐“助阵”,进而在音调的高低协调、节奏的快慢变化中传递舞蹈美感。
2.3 舞蹈音乐动作的协调
差异化的舞蹈,其动作速率与节奏等存在显著不同。故而音乐的介入必然要保证其与舞蹈本身需求的一致性,尤其是舞蹈节奏上。舞蹈动作有起承转合,而音乐有抑扬顿挫,二者在节奏上的协调是整体舞蹈表现的关键。如华尔兹的节奏速率考量下,宜选节奏为3/4拍的音乐;探戈的风格匹配下,宜选节奏为4/4拍的音乐相搭。故而体育舞蹈课堂,教师要着重培育学生听音乐感知节奏的习惯,让其在音乐乐感的培养中,准确了解音乐风格而择之,进而保证音乐介入舞蹈的完美契合,使得舞蹈表现更富有内涵,更富有感染力。
3 结语
“体育舞蹈是一种融艺术、美学、音乐、体育于一体的运动[3]。”体育舞蹈的包容性为音乐介入提供了极大的协调空间。体育舞蹈是基于视觉层面的美感演绎,音乐则是基于听觉层面的美感传递。在不同的节拍、旋律中,表演者对于体育舞蹈有了更为切近的理解,并通过肢体动作将这种理解表现出来。基于音乐的表现功能,体育舞蹈课堂,教师更应从基础音乐知识的夯实做起,培养学生理解选择背景音乐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舞蹈动作表现力与魅力。
参考文献
[1] 刘健,成兆启.音乐对体育舞蹈教学的重要影响[J].科技信息,2010(35):382.
[2] 周勇.论音乐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运用[J].大舞台,2013(7):228-229.
[3] 冮学功,朱红.浅析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现状及其改进策略[J].艺术教育,2017(17):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