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三级乙等医院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9-11-27张凤琴毕育学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5期
关键词:干预对策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张凤琴 毕育学

[摘要] 目的 了解某三级乙等医院住院患者的感染特点及有关影响因素,制定医院感染干预对策,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7年9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1 66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并制定干预对策。结果 11 663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53例,感染率1.31%;发生例次感染158例次,例次感染率1.35%。158例感染病例送检标本86份,医院感染标本送检率54.43%;阳性标本54份,阳性率62.79%。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免疫抑制剂、高龄、肿瘤、糖尿病、高血压、长期卧床为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依据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关键词]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 R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9(a)-000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infe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a third-grade hospital, and to develop hospital infection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to reduce the hospital infection rate.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1 663 inpatients admitted from September 2017 to August 2018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o understand the hospital infection during hospitalization,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ospital infection and formulate intervention measures. Results A total of 153 hospitalized patients were infected, the infection rate was 1.31%; 158 cases were infected, and the infection rate was 1.35%. 86 cases were sent to 158 cases, and the rate of detection of nosocomial specimens was 54.43%; 54 cases were positive, and the positive rate was 62.79%.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advanced age, tumor, diabetes, hypertension, and long-term bed rest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nosocomial infection.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s and risk factors analysis results, targeted interventions were developed to reduce the hospital infection rate, ensur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care, and ensure patient safety.

[Key words] Nosocomial infection; Risk factors;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醫院感染的防控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如老龄化人口、早产儿增多,器官移植和恶性肿瘤等患者增加,以及各种侵袭性操作、免疫抑制剂、大量新型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等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威胁患者安全,消耗有限的卫生资源[1]。医院感染不仅增加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也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严重时可致患者残废或死亡,给患者、社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2]。而进行医院感染现状调查有助于了解和探究医院感染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为防控医院感染,制定干预对策提供参考,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现分析2017年9月—2018年8月间该院收治的11 66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收住该院的11 663例患者。

1.2  调查方法

①设计《医院感染调查表》,对11 66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具体人数取出院人数为基数;感染病例统一填写《医院感染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医院感染信息、医院感染病原体信息、危险因素等。②以2017年9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医院感染患者为实验组,接近1:1的比例,收集非医院感染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确定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1.3  诊断方法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住院患者在入院48 h后发生的感染判断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则要求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才诊断为医院感染。

1.4  统计方法

用Epidate3.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调查数据,利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构成比进行描述,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基本情况

11 663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53例,感染率1.31%;发生例次感染158例次,例次感染率1.35%。

2.2  医院感染标本送检及病原体分布情况

158例感染病例送检标本86份,医院感染标本送检率54.43%,有54份标本检出病原菌,阳性率62.79%;检出前5位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8.52%)、大肠埃希菌(14.81%)、鲍氏不动杆菌(12.96%)、阴沟肠杆菌(9.26%)、金黄色葡萄球菌(7.41%),见表1。

2.3  医院感染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泌尿道插管,免疫抑制剂,肾病,放疗化疗,高龄(>60岁),肿瘤,透析,糖尿病,高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结果显示:免疫抑制剂(OR=4.664),高龄(OR=2.906),肿瘤(OR=8.357),糖尿病(OR=3.147),高血压(OR=2.285),长期卧床(OR=3.607)为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具体情况见表3。

3  讨论

该研究结果显示医院感染率为1.31%,符合等级医院评审细则中规定的三级及以上医院的医院感染率应低于10%的要求[4]。检出病原菌共54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3株,占79.63%,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革兰氏阳性菌9株,占16.67%,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2株,仅占3.70%,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与侯艺蕾[5]等报道的革兰阴性菌占68.46%,革兰阳性球菌占21.37%,真菌占10.17%的结果基本一致。该院下一步应加强对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感染的防控。

依据该研究结果该院独立危险因素为:①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导致患者自身免疫力降低,增加了患者感染的概率[5]。②高龄(>60岁):老年患者脏器功能衰退,免疫力低,带菌量高,易发生医院感染[6]。③肿瘤:患者基础免疫力低、病情复杂且住院时间较长,大部分患者接受放化疗,易继发医院感染[7]。④糖尿病:患者持续高血糖状态造成中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内的杀伤、粘附、趋化、吞噬作用下降,从而易发生感染[8]。⑤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引起血管壁中层弹力纤维变性,易引发血管破裂;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引起机体内正常菌群平衡的失调[9]。⑥长期卧床:患者由于缺乏活动、体位降低、痰易聚集肺部难于排出;且容易发生压疮,增加了肺部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的风险[10]。

4  对策

根据该次研究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降低医院感染率,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①夯实基础工作,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②充分利用PDCA管理工具积极发现工作中存在问题分析并解决,不断进行质量持续改进。③依据感染部位及病原体分布,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严格消毒病区医疗用品、空气及物品表面;同时,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掌握各类侵入性操作的适应指征,置管患者病情允许时及时拔管。④依据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加强对易感人群及高危因素的关注,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沟通,提供切合实际、时效性及针对性强的干预指导,并保证各项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到位。⑤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以预警处理为抓手,发现可疑病例及时有效防控医院感染,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参考文献]

[1]  李六亿.医院感染防控的新技术、新进展[J].华西医学,2018, 33(3):240-243.

[2]  王莹,谈宜斌,邓澜,等.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技术的重症医学医院感染风险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 28(11):1719-1723.

[3]  姚静,陈潇君,邢虎.基于新媒体的医院感染全过程管理[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8,17(11):989-992,997.

[4]  麦尔哈巴·麦麦提(Maierhaba·MAIMAITI).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感染现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6.

[5]  侯艺蕾,戴茹,邹翠美,等.某医院连续6年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监测[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9):882-884.

[6]  陆燕飞,林飞云,赵欣梅.我院妇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现状与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2):36-38.

[7]  高丽萍,张亮,杨会志.医院死亡病例的医院感染情况调查分析[J].安徽医药,2018,22(12):2385-2389.

[8]  王莹,胡一宇,徐惠芳,等.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 29(1):63-66,70.

[9]  王莎莎,陈会波,杜明梅,等.心血管外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6):1325-1327.

[10]  黄志坚,倪玉娥,唐炳娣.重症监护病房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8,17(12):1103-1106.

(收稿日期:2019-06-09)

猜你喜欢

干预对策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医院悬挂式输液架细菌污染情况调查与干预对策
精神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现状分析及干预对策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干预对策研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