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2019-11-27王聆语
王聆语
【摘 要】牛顿第二定律是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给出了力、质量、加速度三个物理之间的定量关系,是经典力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理论学习相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为了印证这个定律的科学性,结合气垫导轨设计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同学们亲手操作实验步骤,得到了实验数据,用坐标法处理实验数据,结合图象得到实验结論,可以使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点的认识更加深刻,记忆更加牢固。
【关键词】牛顿第二定律;气垫导轨
【新课引入】
教师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大家认为8名小学生可以拉动130吨的磁悬浮列车吗?”,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观看《加油向未来》的视频片段,直观看到8名小学生可以拉动130吨磁悬浮列车的真实情况,分析合外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引出课题“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目的】
1、理解实验原理及控制变量法。
2、熟悉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
3、用坐标法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仪器】
气垫导轨、光电门、滑块、重物、细绳、数字毫秒计、天平
【实验原理】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所获得的加速度a的大小与合外力F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a的方向与合外力F的方向相同。表达式:F=Ma,F为系统所受合外力,M为系统的总质量,a为系统的加速度。
【实验方法】
由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得知,想要研究两个物理量的关系,就需要保持一个物理量不变,因此本节课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两部分内容,实验一:总质量一定时,验证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实验二:合外力一定时,验证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实验装置图】
如图1所示,本实验将在气垫导轨上进行,气垫导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力学实验设备。它利用从导轨表面喷出的压缩空气,在导轨与滑行器之间形成空气薄膜,浮起滑块,使滑块悬浮在导轨表面,从而大大减少了物体运动时的摩擦阻力,为测量创造了比较理想的实验条件。
把滑块放在水平导轨上,滑块和重物由细绳相连挂在滑轮上,由重物、滑块、细绳和滑轮组成的这一系统,其系统所受到的合外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减去阻力,在本实验中阻力可忽略,因此重物的重力就等于作用在系统上合外力的大小。系统的质量M就等于重物的质量、滑块的质量和滑轮的折合质量的总和.
在导轨上相距S的两处放置两光电门,当滑块在重物的作用下开始滑动,滑块上的遮光片依次通过光电门时,即可在数字毫秒计上得到滑块通过两光电门和速度v1和v2,以及系统的加速度a。
如图2,遮光片这四条边依次经过光电门,光电门会记录第一条边到第三条边的时间t,而我们能测得这两条边的距离△d,由于△d较窄,所以在范围内,滑块的速度变化比较小,故可把平均速度△d/t,看成是滑块上遮光片经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这个计算过程是通过数字毫秒计实现的,数字毫秒计还可以计算加速度,所以我们要把光电门和数字毫秒计相连,功能选择在加速度的档位,我们可以直接在数字毫秒计上读出加速度的大小。
【实验内容与步骤】
首先是调,在正确连接实验装置后,调节气垫导轨为水平状态。打开气源,将滑块放在导轨中间位置,如果向着一个方向移动,说明没调平,旋转调节按钮,直至滑块在导轨上不动,或左右移动距离相等,则达到平衡状态。
实验一:验证M一定时,a与F成正比
1、打开数字毫秒计,选择“加速度”档,将细绳的一端接在滑块上,另一端绕过滑轮后悬挂重物,先把所有砝码都放在滑块上,并将滑块置于第一个光电门外侧,使遮光片距离第一个光电门约20cm处,打开气源后松开滑块,当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后,然后按数字毫秒计面板的转换键,分别记录v1、v2和加速度a,为消除随机误差,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数。将实验数据记录于表-1中。
2、用天平称出此时重物的质量m和滑块的质量M。
3、只改变合外力的大小,保证总质量不变,逐次从滑块上取下砝码加到重物上,重复1、2的测量。
4、从表-1中取5组数据,用作图法处理数据,验证加速度与外力之间的正比关系
实验二:验证F一定时,a与M成反比
1、打开数字毫秒计,选择“加速度”档,将细绳的一端接在滑块上,另一端绕过滑轮后悬挂重物,将滑块置于第一个光电门外侧,使遮光片距离第一个光电门约20cm处,打开气源后松开滑块,当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后,然后按数字毫秒计面板的转换键,分别记录v1、v2和加速度a。将实验数据记录于表-2中。
2、用天平称出此时重物的质量m和滑块的质量M。
3、逐次改变滑块的质量(通过改变配重),重复1、2的测量
4、从表-2中取5组数据,用作图法处理数据,验证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反比关系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重物质量m重物= g M=m重物+m滑块
作图F-a,分析其斜率的物理意义,看F与a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
作图a-1/M,分析斜率含义,看其图像是否为一直线
作完以上两个图后,通过求斜率分别计算总质量和合外力的实验值,与实际值(理论值)比较,分别计算相对百分误差
B=| l×100%和B=□ l×100%
【实验结论】
根据所画的图表分析其物理含义,在一定误差允许范围内便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注意事项】
1、先检查绳子是否有打结的地方,滑轮是否有腐锈的。
2、应先通气再放滑块,不允许未通气时强行在导轨上推动滑块;实验完毕后要先取下滑块再关闭气源。
3、要注意绳子的长度,如果绳子过长,将导致重物很快落地,不再对滑块提供拉力,滑块将减速,靠着惯性通过第二个光电门,这样测出的加速度是不准确的,所以绳子长度要选取适中。
4、要先测量遮光片的宽度,在数字毫秒计背面设置好遮光片宽度。
5、确认遮光片是否可以扫过光电门的,如果是弯曲的,说明实际遮光片的宽度不是数字毫秒计上设置的大小,直接影响加速度的测量结果。
6、使用天平时要先游码归零,然后调节平衡螺母,是指针在标尺中央,或指针左右摆动幅度相同时,则达到平衡状态。
7、称量滑块质量时,滑块上的细绳不要解下,其质量一并算在滑块的质量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