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和监管问题探究

2019-11-27蒋珂

智富时代 2019年9期
关键词:风险防范互联网金融监管

蒋珂

【摘 要】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融合的新产品,互联网金融可以提高金融效率,促进金融创新。虽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在我国出现和发展的时间很短,存在的风险也很大。互联网金融的复杂性不仅没有降低传统金融行业的高风险,而且使它们更加危险。本文简述了互联网的概念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和监管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监管

一、引言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金融发展打开了新的时代,不仅大大减低了获得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难度,降低了金融产品的门槛,而且增加了企业和低资产人员获得更全面、更直接融资的机会。但是,由于金融和其他行业的高度性融合,所以风险会更加凸显。传统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在适应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管理时已经难以满足新需求,所以迫切需要对互联网融资风险类型进行深入分析,对金融监管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建立多元化风险控制系统和监管体系。

二、互联网金融概述

(一)什么是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一種虚拟经济,是电子货币发展的较高阶段。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金融产品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高度,电子银行就是一种很好的体现。互联网金融的基础性功能有:第一,更好的进行金融资源配置;第二,支付清算;第三,进行风险管理等。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利弊并存,其优点是:一是成本低;二是效率高;三是覆盖面广;四是发展快。互联网金融的缺点是:一是风险大;二是管理不到位。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首先,互联网金融将继续深度发展。从2013年开始,互联网金融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我国政府和市场在2016年时共同加强了对互联网金融的管理,更加的规范化、制度化,以实现减少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目标。面对金融部门的高门槛、运行费用的增加以及市场竞争的压力,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在没有输得很彻底之前选择了退出。2017年,在海南举行了博鳌亚洲论坛,会上发表了2017年的金融报告。报告说,金融监管和管理仍将继续运作,预计今年将实行更严格的管制政策。此外,随着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成熟,市场竞争也在增加,一些小型、无竞争力的中小型平台从这一行业中走出来,退出了这个行业,大型平台的集聚效应壮大了互联网金融业,使得互联网金融最终能够健康地发展。

其次,养老金融市场的开拓,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主要的人口大国,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我们国家对老龄化的关注程度越来越大。伴随着老龄化的增长,退休后的养老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这也意味着,新的市场将会出现,那就是“养老金融市场”。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养老金融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人用支付养老保险的方式来确保自己的老年生活的安稳。没有一个平台能够考虑到将养老金融这一方面的市场。对于退休人员来说,没有专门针对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因此,互联网金融公司可以考虑开发这一空白领域,可以扩大其业务领域,也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金融科技发展将越来越快。传统的科技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新兴科技,如大数据、5G等等,才是现在时代的弄潮儿。这些新兴的技术不仅使得金融行业的工作更加便捷,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也保证了工作的质量,企业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获得信息的时间更短。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科技与金融的相互依存,深度融合大大促进了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所面临的风险

(一)互联网金融带来较高的信用风险,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虚拟化的金融交易平台,仍将面临信用风险。在传统金融条件下,银行等金融机构主要依靠线下业务,个人和中小企业不能提供资格审查方法,相关信用信息或抵押品,难以获得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为这些消费者提供了获得金融产品的途径,以及金融服务机会,然而这些消费者的资格审查主要的途径是“在线模式”,并没有实物资产。在欧美,各国家的信贷制度都比较成熟,信息也比较完善,为那些依赖个人信用评级进行决策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提供了依据。而目前,我国现有的社会征信系统的非常不充分,互联网金融公司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透明度也不高,面临着两难境地,很容易导致信任的危机和风险的积累。

(三)用户信息暴露的风险增大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由于互联网金融公司拥有着海量数据、信息和技术,用户信息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和更有效的方式获得,对用户来说,互联网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的问题时效果不是那么明显,而且因为技术的复杂性,模式的多样化,主体的分散性,用户在搜集企业贷款条件、资金流之类的信息时,复杂性和风险性会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公司和个人信息的暴露现象也成为了很严重的问题,这对商业信息和个人信息保护有着不利的影响。虚拟平台的防御技术已经相对落后了,很难保护它免受计算机病毒和电脑黑客的攻击,这就很容易造成用户信息的泄漏和资金的丢失。而且,用户的信息也很容易地被包装起来,从而使得互联网上的错误信息泛滥开来,日趋严重,这危害了我国的征信制度建设,损害了互联网金融的长远发展。更重要的是,我国仍然无法完全的保护公民的信息,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互联网金融公司相互出售信息,这进一步增加了泄露用户信息的风险,网络犯罪集团利用这些数据和信息犯罪将对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监管失灵阻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网络金融是在金融抑制背景下对传统金融的创新和革命。因此,网络金融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传统金融监管的空白和缺点上的,容易导致管理不善和监管失灵的现象。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工具,是发展先进生产能力的一个方向,而且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在金融创新方面,抵制监管有其自然优势,但是有时候为了地区的发展,监管会进行一定程度的让位,使互联网金融监管失灵成为正常现象。更重要的是,与互联网金融有关的金融工具和金融创新在能力和认知方面都比较复杂,使得无法有效管理风险的调节范围,所以,监管失灵风险已成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最大的区别之一。

四、互联网金融如何防范与监管

(一)改进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改进相关法律,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市场准入的审核,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运作提供规范,并确保金融服务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准入壁垒过低是造成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的主要原因,所以,把控好准入壁垒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制定准入限制标准时,也不可过于苛刻,门槛过于高,否则会影响到互联网金融业的正常竞争,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降低工作效率。 所以,重点应当是从注册的资金和行业资质的角度对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情况进行核查,以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解决投资者的反向选择问题,使更多的高质量的企业可以生存。特别是,关于贷款网络平台,应禁止企业设立“资金池”,规范其行为。关于其他类型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也应当制定适当的法律规则,确保在互联网上进行公平的竞争,消除行业主体的风险。

(二)改革监管体制,加大监管力度

要大力改革监管体制,提高监管机构的独立性。目前缺乏监管是造成互联网金融监管失灵的主要原因,如上文所述,监管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分业监管容易造成监管的空白;第二,是监管竞争与规范目标之间的冲突,导致监管不善;第三,监管效率低下,技术落后,能力不足。因此,要想维护财政安全和预防金融风险,就必须进行具体的监管改革。很长时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都承担着进行宏观调控的角色。但是,调节微观金融主体的权力,却是“三会”所控制的,中国人民银行并没有从容应对金融问题的能力,这就加大了风险的影响。监管不应仅适用于互联网上的金融创新,也应规范发展,平衡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只有二者实现有效的平衡,监管的效率才能更高。同时,加强市场和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运用预警机制和网络财务检测机制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审查,以确保能够及时的做出防范措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三)信用体系的构建促进互联网金融的有序发展

信用体系的建立可以为互联网金融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决定了通过互联网上的主要信息渠道获得信用信息来对交易过程进行信用评估的必要性。这使得我国要想要求信贷信息系统正常化和可靠运作,就必须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信用信息系统,来确保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改进信息收集渠道,增加对收集者信息的保护和对泄露信息行为的处罚。

(四)内控体系的完善,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

行业自律是互联网金融朝正确方向发展的先决条件。只有建立健全成熟的企业内控体系,才能保障企业的有序、健康运行。通过贷款前的预防、贷款中的控制和后期的贷款管理来防范企业内控出现问题从而引发风险,确保工作进展顺利。

(五)维护投资者的权利,维持互联网金融发展

投资者除了基本的金融安全、获得赔偿的权利、获得信息的权利和知情权之外,投资者的隐私权的保护在这个金融环境下也是尤为重要的。在这方面,我们首先要制定各项相关的办法,建立各项途径,来保护投资者权益,解决各项纠纷,同时,加强对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金融知识,以避免不必要的问题。

五、结语

互联网金融在刺激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带来的一系列风险也是不容小觑的。我们只有了解什么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以及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风险,才能更好的对这个金融行业进行防范与监管。互联网金融是蓬勃发展的朝阳,如何能够这朝阳照耀大地,为经济发展做贡献,是一门必修课,加强监管、维护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以及相关法律法規的完善等等措施的施行,可以为促进互联网金融更好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亚征. 互联网金融各主体间的博弈关系及其风险评估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

[2]贾楠. 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度量、监管博弈与监管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17.

[3]林莉芳. 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风险形成机理及应对策略[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08):66-70.

[4]何文虎. 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研究——基于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的视角[J]. 金融发展评论,2014(10):55-65.

猜你喜欢

风险防范互联网金融监管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