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9-11-27缪义
缪义
【摘 要】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政府部门在园林绿化中的建设投入日益增加,但相关部门只注重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缺乏对后期管理和养护的重视。因此,相关部门应采取合理的优化措施,改善园林绿化养护问题。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问题;对策
一、园林绿化养护的相关内容
1.园林绿化养护概述。园林绿化养护指的是植物栽植成活后开展的小间断管理工作,其是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具有持续性和反复性特点,在园林绿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负责的主要工作之一,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的整体环境,是一项惠民工程。但是,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人民群众无法认识到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往往会将其看作一项体力劳动,缺乏对其专业性的认识。但是,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既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进行支撑,又需要相关技术人员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和专业技能。除此之外,园林工程建设需要持续很长的时间,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养护工作,提升园林绿化建设的整体质量,实现良好的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因此,相关技术人员既要掌握园林设计的方式,还应该了解植物生长规律、病虫害防治和植物养护等内容,建设完善的整体管理体系,实现园林绿化的深层次管理,为了有效地实现预期的园林绿化建设成果,技术人员需要充分发挥出绿化景观的重要作用。
2.园林绿化养护的重要性。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准备阶段,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特点转变自身的设计理念,以实现预期的设计效果,在完成园林绿化工程后,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植物的养护,提高园林绿化的整体效果。因此,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合理的优化措施予以改善。在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中,人民群众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建设园林绿化工作,并将其作为城市化建设中的核心内容,为大家提供一个释放压力的场所。除此之外,园林绿化工程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有效地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改善工业发展中的大气污染问题,提升了空气的整体质量,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园林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1.园林绿化设计问题。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大家越来越关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不仅是简单的种花、植草,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各个区域的文化特色,是城市景观的象征。在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缺乏创新能力,设计的园林绿化工程普遍是一片广场草坪、一个喷泉和一座凉亭,在小区住宅前会涉及一片绿树,各个地区的园林绿化工程千篇一律,无法反映出区域的人文景观特点,无法充分发挥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功能。
2.园林绿化种植问题。我国的地质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园林生长对土壤条件的要求比较高,但很多城市的天然土壤比较少,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开展土壤改良工作。但是,园林绿化工作人员无法掌握基础的植物和土壤等理论知识,往往会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设计和规划工作中,很多根据植被的实际生长条件开展园林绿化工作。除此之外,很多区域的植被种植密度很高,各个植物存在地表交叉、根系错综复杂的问题,对植被的生长空间进行了限制。并且,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搭配缺乏合理性,无法改善种植协调性差等问题,季节性搭配种植不够明显。
3.园林绿化养护资金不足。园林建设和后期养护工作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但很多城市为了改善自身的环境,很少为后期的养护工作投入大量的资金,使得园林养护工作中的技术和设备不够先进。并且,养护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比较差,极易出现养护工作停止等问题,还有一些城市只重视经济发展,未将资金投入到园林建设和后期养护工作中,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4.园林绿化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在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直接影响著绿色植物养护的有效性,但在实际的园林绿化养护中,养护人员未参加专业的培训活动,无法掌握养护工作的操作流程,且认为园林养护工作是简单的修剪植被,无法实现预期的养护效果。因此,园林养护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养护的相关知识,掌握植被的生长条件,促进园林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园林绿化养护的效果。
三、园林绿化养护问题的改进对策
1.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中,园林绿化工程极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绿化养护过程中做好病虫害防治和病虫害管理工作,实现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园林绿化工程养护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方式越来越多,如提前植物检疫、合理应用化学药剂、引入微生物等,并将其和后期的管理、养护工作进行融合,实现预期的效果。除此之外,城市园林建设质量直接决定着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与企业的综合效益和长期发展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园林绿化养护企业需要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深入分析园林绿化建设的质量问题,以此为基础制定完善的建设质量管理措施,并建立完善的园林施工体系,应用合理的方式对企业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规划施工作业的有效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实现城市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1]。
2.浇水。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气候,植物特性、土壤干湿度等内容,对植物进行浇水,并遵循“适时、适量、不遗漏”的原则,确保浇水深度达到植物根部,还应该及时地对叶面进行冲洗。通常情况下,植物的浇水时间在1到8月,在夏季需要在早晨和傍晚进行浇水,冬季需要在午后浇水,还应该做好雨季的防洪涝工作,避免树木倒伏,并安排专业人员负责防洪工作。
3.中耕除草。在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及时地清除乔木和灌木中的野草和藤蔓,保证树木根部土壤的疏松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松土,还要在晴天进行中耕除草,严禁在湿度大的土壤中除草,确保中跟深部不影响根系的自由生长。
4.施肥。在树木休眠阶段和栽种之前,养护人员应该注重施肥工作,并根据植物的司机情况长期追肥,确保植株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施肥量需要满足树木生长、土壤肥力等需求,并根据树种、树木所处时期和土壤肥力,合理地选择肥料,例如,氮肥会增加树木的冠幅,观赏树种可以选择磷肥和钾肥等肥料。同时,养护人员还应该根据微量元素和根外施工技术,尽量使用复合肥料,并在有机肥腐熟后进行使用。通常情况下,养护人员要在晴天时完成根部施肥工作,确保土壤的干燥性。除此之外,在根部施肥的过程中,养护人员应该合理地控制肥料浓度,避免出现肥害问题,并在花和灌木开花后施肥,在春季进行乔木施肥。
5.修剪。在植物修剪过程中,养护人员需要合理地调整树势,在树种伤流的情况下,需要在夏秋季节进行修剪,并根据树木的生长特点和相关要求进行。例如,乔木类植物主要修剪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并生枝、下垂枝、扭伤枝以及枯枝和烂头。在实际修剪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遵循“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去弱留强,去老留新”的原则。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是城市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相关企业应该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养护工作的重视。在实际的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企业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实现预期的绿化效果,为后期的园林绿化养护工程提供支持。因此,园林绿化工作人员应该树立养护意识,加强对绿化植被的培育和养护,提升园林绿化的整体养护效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实现城市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左芬.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