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政府与银行业改革的互动效应研究

2019-11-27刘园园

智富时代 2019年9期
关键词:政府干预制度变迁

【摘 要】本文在中国银行业改革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之下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与银行之间的互动效应。进一步分析这种互动效应形成的原因认为此种互动效应的形成可以用历史制度主义来解释。最后针对该种互动效应对中国银行业改革中的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银行业改革;制度变迁;政府干预;互动效应

一、引言

近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迅速推进,民营银行获批试点,上海自贸区有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我国金融改革不断纵深发展。一直以来,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始终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李扬(2017)主张围绕金融的基本功能来看待“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命题。其认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其根本要求就是有效发挥其媒介资源配置的功能,所谓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则要求的是降低流通成本,提高金融的中介效率和分配效率。如此看来,一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对资源配置的效率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早期国内一些学者运用中国的数据实证得出了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谈儒勇,1999;周立和王子明,2002)。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便是中国近些年来不断进行的金融体系改革究竟效果如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尚处在新兴加转轨的重要时期,法律制度以及资本市场的欠发达等因素决定了目前我国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与之相伴的是中国银行业改革始终在不断进行。中国的银行业改革作为一种宏大的产业制度变迁过程,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形态三十多年间的变迁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转型(王海英,2016)。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渐进式改革的特定路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行政干预与市场运作会同时并存(巴曙松等,2005)。计划轨和市场轨的相互制约和影响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在地方治理与银行改革方面,突出地表现为地方政府在自身改革的不同阶段,从自身利益出发,利用银行改革中的漏洞,不断改变对银行金融资源的争夺方式,由初始的直接行政干预到对银行决策施加影响,再过渡到目前的通过逃废银行债务间接争夺银行资源(巴曙松等,2005)。地方政府与银行之间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而伴随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是一系列的制度变迁。而制度是人类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是构建人类相互行为的人为设定约束。在不同的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不同,由此形成一定的利益格局——利益在利益主体间的分配方式不同。制度长期来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从短时期来看则处于相对稳定的“制度均衡”状态(巫景飞和吉伶华,2001)。那么在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之下,地方政府与银行业的互动效应为何会形成?中国政府干预对银行业改革成效究竟如何?中国银行业改革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究竟在于执行还是归因于制度因素?厘清这些问题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更加客观地认识我国现阶段不断进行的金融体系改革,另一方面也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对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二、地方政府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互动效应分析

我们认为中国的地方政府干预与银行业改革两者之间的互动效应是制度变迁背景之下的必然选择,无论银行改革的制度变迁究竟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还是自下而上的诱导性变迁。其可能更适用于历史制度理论来解释。历史制度主义倾向于在相对广泛的意义上来界定制度与个人行为间的相互关系;强调在制度运作和产生过程中权力的非对称型;在分析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强调路径依赖和意外后果;关注其他因素尤其是能够产生某种政治后果的因素来整合制度分析(Hall & Taylor,1996;何俊志,2002)。

历史制度主义所强调的制度运行和产生过程中权力的非对称性,而这种非对称权力在我国长期存在。尽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被确立为改革的根本目标,按照这一改革思路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管制与干涉将逐渐减少,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决定性作用将越来越突出。但目前中国仍然处于新兴加转轨阶段,法律等各项制度体系尚不健全,我国的市场体制并不完善,政府干预可能是对法律履约体制的有效替代。如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降低了债务契约的履约成本,使得当地企业获得更多长期贷款。而在中国独特的制度背景之下,只要政府对于资源配置起到决定性的左右,掌握着资源配置权的政府始终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而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政府对银行信贷资源的干预仅仅是形式的变化。从本文第二部分关于地方政府与银行业两者之间的互动效应我们也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在对银行等信贷资源的获取形式上从最初的直接控制到现在的从通过债务逃离、隐性担保等形式进行控制。

而目前关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绩效研究虽然众多,但是从政府干预角度研究其对银行业改革绩效影响的文章较少。尽管目前学术界众多研究表明政府干预会对资源错配、信贷配置、政策有效性、企业投资、融资结构、以及创新等多方面产生影响(赵勇和魏后凯,2015;章卫东等,2014;黎文靖和郑曼妮,2016),尽管这些影响更多的可能偏向于政府干预的负面效应,但是在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尤其在对于银行业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难以确定政府干预的究竟对中国银行业改革起到何种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近些年来中国始终在不断推进金融自由化、市场化改革。但是,由于渐进式改革的特定路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行政干预与市场运作会同时并存。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在中国银行业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之下,地方政府与银行业之间两者始终处于相互博弈的互动状态,且这种互动状态的形成可以用历史制度理论来解释。我们难以对政府干预在银行业改革中的作用进行评价。但我们在不断推进中国银行业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善银行内部治理体系、强化信贷风险管控等具体途径进行;另一方面还可以可以通过改善地方政府职能转换、投融资体制改革地方官员政绩的考核方式等相应的制度来进一步配合中国银行业的改革。

【参考文献】

[1]Peter Hall and Rosemary Taylor,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Vol.44:936-957,Issue 5, December 1996.

[2]巴曙松,劉孝红,牛播坤.转型时期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地方治理与银行改革的互动研究[J].金融研究,2005(05):25-37.

[3]黎文靖,郑曼妮.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宏观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创新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6,51(04):60-73.

[4]李扬.“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辨[J].经济研究,2017,52(06):4-16.

[5]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10):53-61.

[6]巫景飞,吉伶华.中国银行业的制度变迁及其绩效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1(03):39-43.

[7]章卫东,成志策,周冬华,张洪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多元化经营与地方政府干预[J].经济评论,2014(03):139-152.

[8]赵勇,魏后凯.政府干预、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地区差距——兼论中国区域政策的有效性[J].管理世界,2015(08):14-29+187.

[9]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10):1-13.

作者简介:刘园园,女,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政府干预制度变迁
企业并购中政府干预的动机与效果:综述与启示
政府干预、金融集聚与地区技术进步
路径依赖视角下我国政治发展的透析
我国土地储备机构组织管理体系重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