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具在美术课手工教学中的五大功能
2019-11-27朱亲萍
朱亲萍
提到美术学具,人们总联想到彩色蜡光纸、剪刀胶水等等。其实,随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的不断推广,随着美术课程《新课程》的推行,师生们使用的学具已被赋予新的意义,师生自制的学具和具有游戏功能的学具已在学生手中出现。
一、用学具帮学生迅速掌握制法
手工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正确制作,充分表现创造性。对于这部分教学要求,教师必须集中精力,重点攻关。在以前上课时,笔者常常按常规模式一步一步地教给学生,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目的。随着美术新课标的颁布,美术教师应更新观念,让学生自主学习。如在教学《手工作品——小树》时,让学生一步步跟教师做,由于小树制作较复杂,所以尽管笔者不停地示范、讲解、指导,仍有许多学生做不好。后来在教一(4)班时,笔者改进了方法,给每一桌学生发一个做好的小树模型,要求他们自己拆,边拆边记,然后再按照步骤动手还原成原样。经反复几次练习,学生不仅能制作出小树模型,甚至能设计并制作出学生没见过的一些树型。通过实践摸索,学生掌握了制作小树的基本技能,同时学会了求知的方法。
二、用学具帮学生增进制作水平
在教学中,笔者经常碰到这种状况:有的同学想象力很丰富,但动手能力较差;而有的同学制作精细,但思路不宽。如果学生能把这二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是最完美不过的。于是笔者采取了利用学具教学和学生出点子相结合的方法,效果很明显。例如:在教活动课《纸拖鞋》时,笔者带了15双不同款式、花纹的拖鞋当学具,让学生分成4人小组,每组得1双拖鞋。学生初步欣赏,再让学生分小组设计出纸拖鞋的款式及花纹。结果学生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设计意图,谈得兴高采烈,连芭比娃娃穿的高跟鞋都想到了。在之后的动手制作环节中,学生也充分研究了拖鞋的结构,他们的纸拖鞋做得很顺利,使拖鞋这种学具得到了高效的利用,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得到同步发展。另一方面,作业的时间相对缩短,作业的质量也提高了,学生的技能也增强了。通过合作使用学具、讨论制法,还能促进学生去合作、探究,体会到集体的智慧与力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态度。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用学具帮学生增进了制作水平,这也是学具的功能之一。
三、用学具帮学生增长知识才干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在教《折纸动物》时,笔者预先准备好一幅挂图,图上是一座动物园,园里没画动物。学生现场用纸条折出动物,让学生把作品贴到“动物园”里,并且把食肉动物(虎、狗)和其他素食动物(羊、鹿、马)分开来住。学生越玩越有劲,又进一步根据过去的体验,选取最喜爱的动物,分门别类放进“动物园”里。结果一堂课下来,学生创作出一大批各具特点、充满童真童趣的动物作品,创造出更丰富的动物世界,也培养了学生爱自然、爱动物的环保意识。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到了有关动物的点滴知识,还训练了学生对事物按特点归类的能力。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学生自制的折纸动物成了最好的学具兼玩具。
四、用学具帮学生增加游戏乐趣
贺拉斯曾提出过著名的“寓教于乐”观点,儿童在愉悦的状态下才能不停地进取。孩子们具有游戏的天性,他们喜欢玩自己亲手做的东西,并且在做做玩玩中,他们能明白很多常识。如教美术活动《七彩飞虹》时,学生对七彩虹很感兴趣。为了让学生更感兴趣,笔者发动学生自制了七彩陀螺,当飞速旋转时,七彩会消失,只看得见白色。学生对七彩陀螺表示出空前的兴趣,做好后玩了一次又一次,不知疲倦。在这个游戏中,学生在玩中学到了七色光谱知识,学中玩,玩中学。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用学具帮学生增加了游戏乐趣。
五、用学具帮学生提高欣赏水平
《学记》就提出“摩赏”的教学原则。“赏”可以是组织学生看名作,也可以是欣赏身边同学的优秀作业。例如笔者在教社团活动《小树快快长》时,做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出示一座城市模型,里面没有花草树木。接着引导学生说出环境恶劣、植被被破坏后的结果。这时,让学生把各自制作的小树模型安插到这座城市之中,为绿化城市、保护环境作贡献。
总之,在近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真贯彻实施了《新课标》的精神,充分发挥了“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學,开展了一系列与学具有关的教学实践。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造能力,让祖国的下一代出现更多的巧手艺术家,让学具在美术课手工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邮政路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