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的“错点”变为“亮点”
2019-11-27朱汉强
朱汉强
在学习的道路上,“出错”是每一位学生都要经历的过程,面对错误,教师首先应转变自身思路,尽量不要苛责学生,而是合理利用错误来进一步开展教学,让学生既具备抗挫折的心理素质,又具备改正错误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允许学生出现错误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在课前会要求学生进行预习自学,随后在课堂提问中期待学生回答精准的答案。这样的理念除了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学习压力以外,还会导致教师无法看到学生的学习缺漏之处。因此,教师应修正自身教育理念,首先明确学生回答问题出错是一个必然的事件,应允许出错,随后根据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解析,反思学生对知识理解得不透彻还是知识结构有所缺失,还是学生的经验局限所造成的?进而再予以针对性的指正。例如,教材中有一例题:“同样大的筐子,苹果能装20个,草莓能装多少个?”学生对该题的出错率非常高,无法回答出正确的答案。因此,教师应将抽象转化为具象,拿出真实的苹果与草莓向学生展示,让学生了解到一个苹果约等于4个草莓的大小,让学生清晰了解到之前出现的错误,从而主动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心理发育尚不健全,因此较为纤细敏感,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盲目对其出现的错误进行惩罚、严厉指责,则可能会导致其丧失对整个科目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严重者甚至认为以后都无法学习好这一门科目。对此,教师应该善待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并且帮助学生将错误转变成进步的跳板,激活其对数学的兴趣与信心。例如,在进行“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或小棍子来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计算“20+47”“2+47”这组题目时会遇到阻碍,得出错误的答案。此时,教师可以邀请一名后进生上台进行计算,后进生的答案极可能是错误的,此时教师不应对其进行苛责,而是适当予以提示:“你可以试试把‘47+20与‘47+2算式中的前后数字调换过来后再计算。”学生则可以较为轻松地算出结果,并进一步掌握了做题思路。给后进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同时也提升了后进生与全班学生的学习信心。
三、利用错误拓宽解题思路
学生在课堂中可能会出现匪夷所思或各式各样的错误,但由于其掌握的知识架构基本类似,因此学生出现的错误中不乏一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性或普遍性的错误。所以,教师经过长时间的教学摸索,应熟悉并提炼此类错误,第一时间予以分析,并将知识拓宽,嵌入巧妙的解题方法,进而达到将错误转变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的目的。例如,在帮助学生复习“长度单位换算”的知识点时,学生会普遍出现一个问题,即无法清晰分辨不相邻计数单位的关系,从而导致单位换算错误,如“7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有可能会回答70厘米。此时,教师应把这一错误作为切入点,带入新的解题思路:在换算不相邻的计数单位时,首先应找到谁是大单位,谁是小单位,再弄明白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小单位转换成大单位时要去0,大单位转换成小单位时要加0。随后请学生再次做题,学生则可很轻松地根据方法一步一步进行推算:米是大单位,厘米是小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所以7米转换成厘米就要加两个0,也就是700厘米。当学生成功计算正确答案后,教师应趁热打铁,随机举出更多的类似例题,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大量计算,直至熟练掌握该方法。
四、借助错误提升学生主动性
学生在出现错误后,往往教师会迫不及待点出其错误,随后对此展开解题指导。但由于此类指导属于单向性的指导,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而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造成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学习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对此,教师应首先明确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应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找到错误的原因,进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乘法分配率”时,学生很容易将题目(49+63)÷7和 360÷(9+3)计算错误。此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按顺序计算,再看看结果是多少,随后让学生们通过思考及争论来发现错误,为何两种算法会导致结果相差甚远。当学生的求知欲达到高峰时,再进行引导,即乘法分配律拓展到除法算式中时,被除数可以分或合,但除数不可以。◆(作者单位:江蘇省海门市东洲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