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

2019-11-27陈亦丽

江西教育C 2019年9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教材

陈亦丽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里的美育元素,对学生进行美育,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让他们在美的土壤中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崇高的理想,为自己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美育元素:《望庐山瀑布》《观潮》和《黄山奇石》凸显了大自然之美;《长城》展现了历史之美;《地震中的父与子》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彰显了情感之美;《小英雄雨来》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突出了信仰之美;《白鹅》和《猫》体现了动物之美,而所有的古诗词则体现了凝練之美和韵律之美。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现状

当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认为美育就是单纯地做个简单的投影或者PPT,让学生欣赏优美的图片、听听美妙的音乐而已,而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性以及个性发展和审美的要求。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容易忽略对学生的美育,以及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二、借助故事,有效感悟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或古诗词,如唐朝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的前两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展现出一片秀丽宜人的乡村风光,春色之美仿佛映入眼帘;而随后的两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则是景中有情。教师可让学生根据作者的人生历程,想象作者的人生故事,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厌倦官场上的明争暗斗,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的情感。

再比如在讲授《小英雄雨来》一课时,教师课前可以让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以了解在战火连天、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涌现出的许多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然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小英雄”讲故事比赛,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信仰之美。

三、巧设情境,深入感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大胆地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感受汉语的魅力,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如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麦哨》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一蓬蓬的种子。”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抓住了田间最具代表性的油菜、蚕豆、萝卜等几种作物的花开花谢、长势情况,为人们生动地展现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田园风光,也营造出了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而在讲授此课之前,教师可让学生了解农田里各种农作物生长、开花、结果的次序,以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农作物的颜色、形状等等,甚至可以采摘一些农作物实物进行展示讲解,这样更有利于达到美育的目的。

四、鼓励表达,注重交流

小学语文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表达,要求他们注重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比如,在讲授《桂林山水》一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利用课余时间查找关于桂林山水的资料,之后让他们进行小组交流,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心中的桂林。同时,学生也要注意倾听别人的讲述,然后进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五、古今对比,加深体会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还要通过古今对比,让学生加深对美的体会。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描述了一家五口幸福悠闲的乡村生活,第一句中的“茅檐”“小溪”“青草”给人以宁静的舒适感,体现了乡村恬静自然的美;老夫妇相亲相爱,以及大儿、二儿的形象也让人动容,而更加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小儿子“溪头卧剥莲蓬”的调皮可爱。整首词静中有动,静动结合,弥漫着悠然自得的情感。而在现代文《麦哨》中,作者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无拘无束嬉戏的场景,整篇文章到处跳动着欢快的音符:“湖边的草又肥又嫩,只消用手拉拉,竹篮很快就装满了。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上述古今两篇不同体裁的文章对比,各有精彩,各有千秋:一个简练,一个详细;一个短小精悍,一个内容丰富;一个静中有动,自然和谐,娓娓道来,一个满怀喜悦,生机勃勃,节奏明快……

六、学以致用,实践熏陶

笔者在教学完《乡村四月》和《乡下人家》等描写乡间田园生活的美文之后,布置习作,要求学生结合所学课文来写。学生们都写得情文并茂,有血有肉,充分展现了美。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而且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为新课改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的保障。◆(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万永勇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